沂南县岸堤镇:共建共享建设“颜值+气质”和美环境

2025-01-12 12:40: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张萍
play

  金色岸堤,希望的田野奏响丰收的喜悦;秋风习习,吹去了一天金灿灿满载而归的疲劳。干净整洁的广场、文化气息浓厚的墙面、喜笑颜开的精神面貌点缀着田家北村的“同心小院”,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正在给村里下一步人居环境整治建言献策。

  “咱村里路是修的很好了,绿化也没的说,就是大家伙得好好保持,每天自觉地打扫好房前屋后,谁家不干净咱也得去说道说道。”沂南县岸堤镇田家北村村民王彦桂说,在田家北村各人自觉清理门口卫生已经成为每天的打卡,“看着村里哪里不干净都觉得难受,我就骑着三轮车给打扫打扫。”

  近年来,岸堤镇把党的领导贯穿同心共建行动全过程、各方面,以环境先行,把组织提升落脚到发动群众上来,统筹各方力量和资源,营造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浓厚氛围。

  如何在人居环境整治中创造性发挥群众的核心作用,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显得至关重要。“今年我们创新性提出岸堤镇高质量发展‘四大提升’行动,为提高镇村干部干事创业能力,我们选派了70名机关干部进行包村,每周四早例会随机点一到两名机关包村干部汇报所包村居工作开展情况,同时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年底考核包村干部政绩的重要指标”。岸堤镇党委书记武玉华感慨道,“机关干部作风更实了,群众的心气更顺了,才能够同心同力同向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工作”。

  帮包靠的是责任和担当。“我们村每天6:30组织26名公益岗进行‘点名’,点完后各自到自己所包的胡同巷子打扫卫生。”新兴村包村干部袁标说,“我们建立了一个村庄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群,专门晾晒村庄五堆和清理情况,群众每天可以把村里有五堆的地方进行图片上传,村里派专人当天晚上七点汇总,第二天就组织公益岗到‘图斑’地点进行精准打扫。”

  公益岗只是岸堤镇人居环境整治的一小部分。2019年岸堤镇探索出用“积分制”这张“无形的手”抓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每天除了把自家房前屋后打扫干净,我也会顺手把门前这条巷子扫一遍,既能为村子出点力,也能获得积分。积分攒起来,还能到蒲公英超市换盐、酱油等生活日用品。”小峪庄村村民吕茂兴一边清理着路边上的杂草,一边这样说道。在岸堤镇,像吕茂兴一样攒积分、用积分兑换生活用品的村民并不少见。把“积分”作为奖品,打造成实打实的“硬通货”成为了村民的共识,也掀起了一场“村务齐参与,村貌共整洁,乡风同守护”的热潮,村民的“主人翁”意识,责任感显著增强。

  “我在村里从事石匠已经50多年了,出去打工人家嫌年纪大,正好村里搞同心共建,我就想着没事给村里垒垒干插墙、插花墙,给村里美化美化,还能让我的手艺不失传,大家可以共同分享我的劳动成果,何尝不是一种乐事。”小峪庄村73岁的公兰厚正在村里一边垒着干插墙一边高兴地说着。谈起村里的这些老石匠,村党支部书记郭仁明非常感动。“像公兰厚这样的老石匠,俺村里有13个,他们听着村里搞这个同心共建助力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二话不说就主动参与进来,通过自己出工出力的小力量,打造出个性鲜明、富有特色的宜居乡村。”有事一起议,有活一起干,村民的心拧在一块,这就是同心共建。

  同样在不远处的柳行岔村,处处呈现着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崭新气象。家家美如画,户户讲文明,房前漂亮的石头小花园,房后新鲜的四季果蔬,室内温馨的绿植摆设。“我的家乡我建设,我就照着房前微花园,房后微菜园的模式,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为我们村的人居环境整治贡献自己的一份微薄力量。”李俊华说道。

  围绕“我的家乡我建设”主题,在池畔村的村委办公室里一场同心共建在外人才恳谈会成为了村里的“焦点”。近日,池畔村组织了12名在外人才进行座谈。“我们听取了池畔村的基本发展情况和未来五年规划后,深感作为池畔村发展的重要一分子,要有力出力,有智出智,团结一心全力支持村庄发展。”在外人才王友杰慷慨激昂地说道,“我和田茂进商量着出一万来块钱助力咱村里的人居环境整治,也算是提升了老百姓的幸福感。”他继续说道。

  人居环境整治不是千篇一律,大刀阔斧,而是各有千秋,因地制宜,全民参与。下一步岸堤镇将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一切可以参与的主体,带动“我的家乡我建设”,实现“自上而下”工作安排向“上下互动、以下促上”共建转变,提高乡村可持续发展能力。(通讯员 张萍)

初审编辑:魏振彬

责任编辑:邓梦娇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