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魏振彬
责任编辑:邓梦娇
“现在县级专家直接到卫生院,真是太方便了!”在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青驼镇高里卫生院,72岁的高树梅对医改带来的变化赞不绝口。她患有慢性胃炎,以往为了治病不得不奔波于县城医院,如今,县里的专家定期到卫生院坐诊,让她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一直以来,县、乡医院是基层群众健康的第一道防线,但过去因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基层服务能力弱化,县域医疗服务能力一度面临瓶颈。为破解这一难题,近年来,沂南县积极响应国家紧密型医共体建设要求,以医共体建设为契机,整合3家县直医疗机构,23家乡镇卫生院、396个村卫生室,组建三家医疗集团,实行人、财、物统一管理,构建起“县乡村三级贯通、资源均衡布局”的医疗服务新格局。让群众足不出村,便可享受到安全有效、公平可及、全面普惠的医疗卫生健康服务。这一创新实践不仅破解了基层医疗资源匮乏的难题,也为全省深化医改提供了宝贵经验。
高树梅的经历,正是沂南县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成效的缩影。沂南县紧盯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不足的痛点,通过“重心下移、资源下沉”,打破医疗机构之间的壁垒,引导优质医疗资源流向农村基层。如今,像她这样的基层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县级专家的诊疗服务。
基层不强,群众看病难的问题就难以根治。为此,沂南县将“强基层”作为医改的重要目标,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倾斜。县直医院专家定期到乡镇卫生院坐诊带教,基层医护人员轮流到县医院轮训,提升了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促进了县乡医务人员的双向交流。截至目前,沂南县累计下派专家和骨干医师240人,已有284名基层医护人员在县医院急诊、重症监护等科室完成轮训。“我刚从县医院进修回来,学到了很多新技术,现在看病更有把握了。”辛集镇卫生院全科住院医师王希龙说。
此外,集团总院与分院建立“一对一”帮带责任制,确保各卫生院“周周有名医、天天有专家”。如今,各卫生院的服务能力显著提升,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看得上病、看得好病。
“您的心电图检查结果马上就能传回来,稍等几分钟。”在辛集镇刘家庄子卫生室,村医刘焕奎一边安抚患者,一边将心电图数据上传至远程诊疗平台。不到3分钟,集团心内科专家的诊断结果就传了回来:心电图显示有轻微心肌缺血,建议调整用药,定期复查。
凭借信息化赋能,打通了医疗资源“最后一公里”。通过远程心电、影像、检验等六大中心,沂南县实现了县级医院与乡镇卫生院的无缝对接。“信息化赋能,不仅让群众少跑腿、少花钱,更重要的是为患者赢得了宝贵的救治时间。”沂南县卫生健康局局长陈纪雪介绍,自远程诊疗中心运行以来,已累计完成远程诊断6.7万余例,其中发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87例,均得到及时救治。
除此之外,沂南县利用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打造县域智慧共享中药服务平台,实现了中药饮片的统一采购、调配、煎煮和配送。自运行以来,共享中药房累计调配中药饮片处方138万余付,代煎74万余付,免费配送47万余付,为群众减免费用160余万元。“现在抓中药医院给煎好还免费送到家,真是太方便了。”苏村镇联营村的房文菊对智慧共享中药房的服务赞不绝口。
一系列医改实践,使沂南县获评全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成效明显县,紧密型医共体建设获省级奖励。这不仅充分展现了沂南县紧密型医共体的建设成果,也进一步坚定了沂南深化医改的信心与决心。未来沂南县将继续紧扣民生福祉,推动医改走深走实,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为全省乃至全国医改探索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通讯员 李先东 薛阳 卢绪坤)
初审编辑:魏振彬
责任编辑:邓梦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