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魏振彬
责任编辑:邓梦娇
为深入贯彻乡村振兴战略,沂南县苏村镇实施农村宅基地建房“阳光审批”工程,通过构建“申请-审核-监管-验收”全链条管理体系,实现农村建房管理规范化、精细化,为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注入法治动能。
闭环式审批流程 筑牢管理“防火墙”。申请人到镇便民服务大厅领取《农村宅基地建房申请表》,经村级组织审核通过后,由镇经管站统一收件。组织农业农村、乡建、国土、综合执法等部门组成联合踏勘组,对宅基地位置、面积、四至等进行实地测绘,同步核查申请人资格、土地权属等信息。通过“多审合一”联席会议研究后,乡建办、国土所联合现场放线定位。建设过程中,村级网格员与管理区干部实行“双轨巡查”,重点监管宅基地使用范围、建筑高度、风貌管控等内容。竣工后,由镇经管站牵头组织多部门联合验收,确保建设标准与审批内容完全一致。
标准化材料清单 打造服务“明白纸”。申请人需提交“四书两证三图”材料:包括申请书、审批表、承诺书、四议两公开会议记录复印件,身份证及户口簿复印件,公示照片;特殊建设需求还需提供二层房屋构造图、沿街房外立面效果图等。为进一步方便群众办事,由村干部负责收集材料,切实减少群众跑腿次数,助力“最多跑一次”改革落地见效。
全周期监管机制 织密耕地“保护网”。通过建立宅基地审批“一宅一档”电子台账,实现从申请到验收的全流程可追溯管理。严格落实“三到场”制度,即踏勘选址到场、放线定位到场、竣工验收到场。对未批先建、超面积建设等行为,综合执法部门依法查处,情节严重的纳入信用档案。自2024年下半年以来,全镇累计审批宅基地39宗,确保了耕地保护红线与群众建房需求的有机统一。
通过这一举措既保障了村民合法权益,又有效遏制了无序建房现象,为推进乡村建设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让群众住得安心、建得放心,共同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通讯员 齐明兰)
初审编辑:魏振彬
责任编辑:邓梦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