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魏振彬
责任编辑:邓梦娇
端午临仲夏,时清日复长。在端午节来临之际,山东省沂南县马牧池乡以“传承端午文化 厚植家国情怀”为主题,组织中小学生通过制作香囊、趣味赛龙舟、投壶竞技等传统民俗活动,沉浸式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在寓教于乐中赓续家国情怀,传递节日温情。
巧手制香囊 药香传情意。26日上午,马牧池乡沂蒙红色研学营地的教室里艾香袅袅。来自沂南县多所学校的60余名研学学生围坐一堂,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学习制作艾草香囊。桌上摆放着五色丝线、彩布、艾叶等材料,学生们穿针引线、填药缝制,将祝福一针一线缝入香囊中。“端午节佩戴香囊不仅能驱虫避瘟,还承载着平安顺遂的寓意。”研学营地教师张晓利向孩子们讲述端午习俗。研学学生刘铭扬捧着自己缝制的香囊说:“我想把香囊寄给在外地工作的爸爸,希望他健康平安。”
童心赛龙舟 笑语承传统。“一二,加油!一二,冲呀!”在马牧池乡中心幼儿园的操场上,一场别开生面的“旱地龙舟赛”如火如荼。小朋友们5人一组跨坐在装饰着彩带的玩具龙舟上,双手紧握扶手,双脚蹬地驱动滑轮龙舟向前滑行。随着哨声响起,孩子们喊着整齐的号子奋力冲刺,围观师生挥动彩旗呐喊助威,欢声笑语此起彼伏。园长毕海波介绍,幼儿园将传统龙舟文化与体能游戏相结合,既锻炼了孩子们的协作能力,也让幼小心灵早早种下文化传承的种子。
投壶射礼显身手 艾草祈福纳安康。幼儿园的槐树下,一场“古风投壶挑战赛”也吸引了众多孩子参与。三副直径约30厘米的空心圆形纸靶悬挂于两树之间,学生们手持玩具海洋球,屏息凝神瞄准投掷。每当彩球精准穿过圆环,现场便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投壶是古代士大夫宴饮时的礼仪游戏,讲究‘张弛有度’的君子之风。”活动策划者王荣荣老师将历史典故融入比赛规则,引导孩子们感受传统文化中“礼”与“乐”的融合。
一旁的草坪上,艾草被等距摆放成“祈福之路”,孩子们依次跳跃跨过,寓意“跨越疾厄,岁岁安康”。大班学生张沐晴边跳边说:“跨过一束艾草,就离健康更近一步!”
粽叶飘香时,传承正当时。一场场充满童趣的端午民俗体验活动,不仅让马牧池乡的孩子们感受到传统节日的独特魅力,更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将中华文化的基因深深镌刻在新时代青少年的成长记忆中。(通讯员 林彦彤)
初审编辑:魏振彬
责任编辑:邓梦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