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魏振彬
责任编辑:邓梦娇
2025年4月,沂南县青驼镇村民张某某通过山东“解纷码”小程序反映:在2024年8月汛期期间,驻村企业某某建材有限公司因修路占用原泄洪沟道,导致雨季无法正常排泄,大量雨水倒灌至其承包的口粮田内,出现淹没庄稼、果树,围墙倒塌等问题。向村委多次反映,沟通无果,眼看马上汛期又来临,张某某在微信群中看到解纷码推广链接,立即将事件上报解纷码平台,恳请帮助协商调解。
青驼镇综治中心在平台接收到该问题后,立即联合管理区、农业办现场勘验,确认系排水系统梗阻导致的次生灾害。该排水沟主要承担了205国道该村路段以东和村东山降雨后地表径流排水功能,有效保护了附近村民生命财产安全。企业垒砌院墙、缩小排水沟过水断面的行为阻碍泄洪,对该区域的汛期防洪造成一定安全隐患。
为了彻底解决这一问题,青驼镇按照复杂问题由综治中心牵头,成立专班,整合部门合力共同办理的矛盾纠纷化解机制,镇综治中心联合管理区、司法所、乡建办、农业办等多个部门,成立了专门的调解工作小组,深入村组,实地调查了解情况。调解工作小组首先来到张某某的口粮田,现场查看受灾情况。详细记录了受灾面积、农作物和果树的种类及数量等信息,为后续的赔偿和解决方案提供依据。随后,调解小组前往该企业,与企业负责人进行沟通。企业负责人起初对占用泄洪沟一事并不完全认可,认为企业建设时经过了一定的规划和审批,不存在违规行为。调解小组工作人员耐心地向企业负责人解释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指出占用泄洪沟不仅违反了相关规定,还对周边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经过多次沟通和协调,企业负责人最终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表示愿意积极配合解决问题。
在确定了企业的态度后,调解小组综合考虑各方因素,提出了一套既能解决排水问题,又能对张某某的损失进行合理赔偿的方案。双方赞同该方案,并签订调解协议,即在原有泄洪设施不变的基础上,在该厂区西南重新破除路面铺设的直径1.5米管涵,厂区以内由该企业进行施工并负责管涵的畅通及清理;院墙以外由村委进行施工并负责管涵的畅通及清理,张某某共同参与前期施工方案制定,确保施工质量及排水功能顺畅研判工作,小桥西侧的位置新架设一条直径1.5米管涵自南向北的排水沟解决泄洪通畅的问题。矛盾问题就此解决,双方对此比较满意。(通讯员 仝莉)
初审编辑:魏振彬
责任编辑:邓梦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