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魏振彬
责任编辑:邓梦娇
为破解村级监督“最后一公里”难题,沂南县张庄镇纪委立足实际,创新构建“教育常态化、履职清单化、能力专业化”工作机制,推动村级监督员队伍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今年以来,全镇56个村级监督员累计开展监督检查30余次,发现并推动解决村级“三资”管理、惠民政策落实等问题80余个,推动完善村级事务管理制度10余项,为基层治理提质增效注入清廉动能。
廉政教育“常态化”,夯实监督思想根基
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按照“政治过硬、公道正派、群众认可”标准选配村级监督员56名,实现“一村一员”全覆盖。创新“三个一”教育模式,即每月开展1次“田间课堂”,组织监督员深入田间地头学习党纪法规;每季度举办1场“案例警示会”,结合全县党员干部作风建设提质突破年集中攻坚行动部署要求,选取本镇及周边乡镇村干部腐败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每年组织1次“红色研学”,赴东高庄、孟良崮等革命教育基地接受党性淬炼。通过“正面引导+反面警示”双轮驱动,监督员主动履职意识显著增强,今年以来,主动上报“三务”公开不规范等日常监督问题60余个,并实时跟进监督,直至问题整改完毕。
履职管理“清单化”,提升监督质量效能
规范监督队伍履职管理,制定《村级监督工作指南》,创新推出“三单管理”机制,即列出“责任清单”6大类24项,明确耕地保护、集体资产处置、宅基地审批等重点监督事项;建立“问题清单”动态台账,实行“发现-交办-整改-销号”闭环管理,已推动解决村级工程监管漏洞等问题10余个;制定“履职评价清单”,从问题发现率、线索成案率等5个维度进行评价,表现优秀者给予一定物质和精神奖励,激发其履职尽责热情,营造比学赶超良好氛围。同时,推行“监督日志”制度,要求监督员每日记录监督情况,镇纪委每月随机抽查日志20本,将优秀的日志本进行宣传推广、交流学习。
能力提升“专业化”,锻造过硬监督队伍
提升监督员专业化水平,构建“三位一体”培训体系,即每月初定期召开“监督例会”,采取“业务骨干授课+案例研讨”形式,围绕村级财务审计等主题开展实操培训,今年以来,开展专题培训6场,覆盖300余人次;建立“1+N”帮带机制,由镇纪委委员每人结对帮带9-10名监督员,通过“现场指导+跟案实训”提升实战能力,已组织参与热线工单办理全流程监督等实战锻炼10余次;开设“监督微课堂”线上平台,不定期推送《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职若干规定》等政策解读,累计发布学习资料10余期。通过系统化培养,监督员业务能力显著提升,敢于将刀刃指向“不良之风”,今年向镇纪委提供了大量关于破坏营商环境、12345热线办理不力、殡葬领域乱象等方面的线索,有力支持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监督员“有料”,治理“有效”。“现在监督员不仅敢监督、会监督,还能帮着村里理思路、解难题。”张庄镇纪委书记孙玺栋介绍。通过机制创新,村级监督从“被动应付”转向“主动作为”,群众对村务工作满意度产生了可观可感的上升。下一步将探索建立“码上监督”平台,推动村级监督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让权力运行更透明、基层治理更高效。(通讯员 刘长昊)
初审编辑:魏振彬
责任编辑:邓梦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