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承诺半生践诺 七旬党员义务理发四千次温暖乡邻 ——沂南县张庄镇小河村广场宣讲王元忠感人事迹

2025-07-21 16:00:3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高梦晴
play

  “42年,近80把推子,4000多次义务理发……这位老党员用最朴素的工具,剪出了共产党员最闪亮的初心!”近日,在沂南县张庄镇小河村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上,宣讲员田雪源以饱含深情的话语,向村民讲述着沂南县青驼镇玉戴河村老党员王元忠42年如一日义务为村民理发的感人故事。这场以“榜样在身边”为主题的宣讲活动,让王元忠跨越半个世纪的无声承诺,在夏日清风中激荡起无数心灵回响。

  一句“不要钱”,半生践诺路。 上世纪80年代初,面对村中老人理发难的困境,年轻的王元忠一句朴素的“义务理发”承诺,开启了他长达42年的坚守之旅。宣讲现场,田雪源动情复述着当年的场景:当第一位老人询问价格,王元忠脱口而出“一个村的,不要钱,义务的”。这句看似简单的承诺,他用了近半个世纪的光阴去打磨——自学技艺、求教名师,即使面对“剪短就行”的劝解,他依然一丝不苟:“头发是脸面,我得对得起老人们的信任。”岁月流转,当初的推子声从未停歇,成为村庄最温暖的背景音。

  “头等”服务,随叫随到暖人心。 宣讲特别聚焦王元忠那些“随叫随到”的动人时刻。田雪源讲述了那个令人动容的细节:王元忠家中各处甚至三轮车里都备着理发工具包,“只要有时间,我随时都能理”是他的口头禅。高烧中仍坚持为瘫痪卧床老人理发,蹲在床头一小时直至双腿麻木;面对弥留之际老人的最后尊严需求,他毫不犹豫拿起推子,以恭敬专注的剃头净面,完成对生命最后的敬重——“人走也要干干净净”。这些片段让现场许多村民眼含热泪,低声感叹“这才是真党员”。

  纯粹初心,精神力量代代传。 长年累月的义务服务,王元忠始终拒收任何报酬:“咱要是图钱,还算啥党员?”这份纯粹的初心如同火种,点燃了整个家庭——妻子邢凤英自学女发技艺服务村中老人,儿子王茂勇将推子剪刀视为给父亲最好的礼物,称那些用坏的推子是父亲的“功勋章”。78岁高龄的王元忠如今依然在村老年幸福院忙碌,那把推子,连同他“只要身体允许,就一直理下去”的朴素信念,仍在续写着温暖篇章。

  宣讲结束时,田雪源向在场村民发出深情呼吁:“王元忠老人用42年平凡的坚持,为我们标注了‘党员’二字的温度与高度。他手中磨损的推子,丈量的是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的永恒初心。让我们向身边榜样看齐,从一句承诺、一件小事做起,让奉献与担当成为我们小河村最动人的风景!”现场掌声久久不息,王元忠跨越半个世纪的坚守,如同一股清泉,正从宣讲广场流向更多人的心田,浇灌着新时代文明乡风的参天大树。(通讯员 高梦晴)

初审编辑:魏振彬

责任编辑:邓梦娇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