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南老党员王元忠:42年义务理发4000余次 一把推子践初心

2025-07-21 16:00:3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程奕霖
play

  在山东省沂南县青驼镇玉戴河村,78岁的老党员王元忠,用一把普通的推子,坚守着42年前的一句承诺,累计为村民义务理发超过4000人次。他以最质朴的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服务群众的赤诚初心。

  一句诺言,半生坚守

  1947年7月出生的王元忠,是玉戴河村的普通村民。上世纪80年代初,村里没有理发店,老人去镇上理发十分不便。当时,自学理发不久的王元忠看到老人们的难处,主动提出为大家义务理发。当第一位老人询问价钱时,他毫不犹豫地回答:“一个村的,不要钱,义务的。”面对老人的确认,他坚定承诺:“以后理发也都不要钱,谁想理发来找我就行。”这句朴实的话语,开启了他长达42年的义务服务之路。

  精益求精,不负信任

  虽然是无偿服务,王元忠却始终坚持高标准。为了让乡亲们满意,他利用农闲时间跑到镇上、县里的理发店,虚心向专业理发师请教技术。日积月累,他的手艺日益精湛,从简单的修剪到各种发型都能应对自如。找他理发的人也从本村扩展到周边村落。面对“不收钱,何必费心剪那么好”的说法,王元忠总是认真地说:“头发是脸面,也是形象!我得对得起老人们的信任。”每一次服务,他都一丝不苟,力求让老人清爽利落,赢得了广泛赞誉。

  随叫随到,服务无碍

  王元忠的家就是他的“服务站”。院门后、堂屋里、常骑的三轮车上,都备着理发工具包,确保“只要有时间,随时都能理”。他的服务对象多为行动不便的老人,只要需要,他挎上包就出发。

  一次,王元忠正发着高烧,得知村民王军恩因偏瘫卧床、情绪低落不愿理发后,他立即拖着病体赶到王军恩家。他蹲在床边,一边轻柔理发,一边讲着村里趣事,一个多小时后,老人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而王元忠已满身虚汗。

  尊重生命,无畏流言

  王元忠的服务从不挑拣。即使面对临终老人的理发需求,当理发店婉拒时,他也毫不犹豫地应承下来。他会恭敬、专注地为弥留之际的老人剃头、净面。“人走也要干干净净,这是对生命的敬重。”他平静地说。这份对生命尊严的守护,也曾引来“不吉利”的闲言碎语。面对非议,王元忠虽然难受,但信念坚定:“想到乡亲们一辈子的情分,临走这点需要哪能不管!”他坚持让服务继续,“只要乡亲们需要,我就尽力去做。”

  分文不取,家风传承

  42年风雨无阻,4000余人次的免费服务,许多老人过意不去想付报酬,都被王元忠坚决拒绝:“你要给我钱,我真的不给理了。”“我不收费,就是纯粹帮个小忙。咱要是图钱,还算啥党员?”他的纯粹初心感染了家人。妻子邢凤英自学了女士理发,主动为村里老太太义务服务;儿子王茂勇最常给父亲买的礼物就是推子和剪刀。“我爹用坏了几十把推子,每一把都是他的‘功勋章’。”王茂勇说。

  初心如磐,服务不止

  42年间,王元忠用坏了近80把推子。他的无私奉献赢得了村民的由衷敬重,村里还邀请他担任村老年幸福院的义务管理员。如今,78岁的王元忠依然忙碌在幸福院,他表示,只要身体允许,就会继续用这把推子为乡亲们服务下去。王元忠的平凡坚守,是沂蒙精神在基层的生动写照,他用一把推子“剪”出了一名共产党员最本真的为民情怀。(通讯员 程奕霖)

初审编辑:魏振彬

责任编辑:邓梦娇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