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魏振彬
责任编辑:邓梦娇
近年来,沂水县委统战部、县工商联探索“育能、蓄能、释能”三位一体支持机制,充分发挥民营经济在助推经济社会发展、引领创业创新方面的重要作用,增进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团结奋斗政治共识,努力推动“两个健康”。
深化政治领航 落地生根“育能”
沂水县坚持把思想政治引领作为壮大民营经济的“第一环节”,大力实施“沂蒙红商”培育工程,开展政治培训,提升民营企业家自身素质和管理水平,引导民营企业增强信心、放下包袱、放手发展,形成同心共助高质量发展的合力。
召开“3+1”主导产业座谈会、经济社会发展党外人士通报会等,围绕科技创新、产业转型、人才引育、要素保障等方面征集意见建议,树牢“项目为王、企业为尊”导向。深化“同心沂起谈”品牌打造,引导民营经济代表人士开展调查研究、建言献策,为党委和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必要参考。春节过后,全县已召开4场企业家新春座谈会,聚合力、叙发展、谋良策,累计征集意见建议50条,均由各相关部门认领办理。
强化创新驱动 繁茂枝叶“蓄能”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沂水县聚焦主导产业,鼓励民营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引导民营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建立沂水县产业技术研究院“1+4+N”科创平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积极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2024年以来,全县开展“百企百项”技改活动,实施大地玉米智慧工厂、瑞丰高分子改性剂等工业再造项目30个以上,技改投资增长8.5%以上。
积极引导民营企业“抱团发展”,成立食品、纺织服装产业协会,引导行业商会发挥作用,加快新设备、新技术、新产品创新迭代,全县获证食品企业达657家,居全省第二位、全市第一位。帮扶建设食品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园、鲁南智慧文创产业园、食品产业联盟等,促进资源共享和协同创新。持续推动“百名专家教授联百企”,制定非公强优企业培育计划,在全县重点培育和发展100家非公强优企业,有针对性地联系统战领域海内外知名专家教授进驻企业,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探索建立“企业出题、统战搭桥、专家答题”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协调专家教授与需求企业开展技术合作18次,累计组织80余名专家教授深入企业进行对接,解决技术难题30余个。
优化综合服务 结出硕果“释能”
围绕“益企联心·亲清有为”政商关系品牌创建,沂水县推出系列服务举措,让民营企业“进得来、留得下、过得好”。实施党政领导干部联系服务企业机制,县级领导干部入企实地开展政企沟通活动62次。开展“送政策上门、抓政策落实”精准对接活动以及大走访大调研活动,提出调研题目10个,走访调研企业90余家,解决问题23个,让企业在良好的环境中安心创业、放心投资、专心经营。加强与工信、市场监管、税务、金融等部门的沟通对接,与县人民法院建立联席会议制度,与县检察院建立协同交流制度,与县司法局建立执法监督制度,与金融部门建立问需走访制度,确保政策、服务系统、高效率惠及企业。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沂水县坚持企业需求在哪里,法治服务保障就跟进到哪里。全县成立22处商事调解工作站、1处司法保护驿站、5处驻企服务站,引导更多涉企纠纷通过诉前“零成本”化解。与县人民法院建立信息互通共享机制,及时沟通交流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意见建议及办理情况,科学引导涉案各方及时、高效、便捷化解纠纷。目前受理并成功调解经济纠纷200余起,大大降低了涉诉企业的诉讼成本。同时联合县司法局配备涉企行政复议观察员5名,设立执法监督点20个,有力提升了涉及民营企业领域行政执法水平。(通讯员 赵圣君 武善倩 王守英)
初审编辑:魏振彬
责任编辑:邓梦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