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沂水赵立昌:用爱点亮光明

2025-03-14 15:16:3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赵圣君 徐娜 王守英
play

  从白手起家,到如今带领企业跻身民营医院前列;从小有名气到越做越强;从温暖一方,到今天将光明送到千家万户……他就是沂水县新联会监事长、沂水县政协委员、山东省民营医院协会理事、中华医学会临沂眼科委员会委员、沂水视康医院院长赵立昌。

  拳拳初心,甘做光明使者

  赵立昌1986年大学毕业,三十余年来一直从事眼科临床、科研、教学工作,曾师从于我国著名的眼科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山东省医学科学院眼科研究所谢立信教授,对角膜病的研究有独到的见解,并在上海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医院进行过专业学习。

  30年前的沂蒙山区,经济落后、缺医少药,群众看病难。赵立昌下定决心尽自己的微薄之力改变这一面貌。2000年,赵立昌乘着民营医院起步发展的春风,从三甲医院辞职下海,创建沂水视康医院。成立之初,由于医院没有资质,只能挂靠在其他医院名下开展业务。唯一的交通工具,是一辆摩托车,赵立昌经常骑着这辆摩托车下乡随访。有一次,下着大雨,当他浑身湿漉漉地出现在患者家中时,把患者感动得直掉眼泪。

  面对设备落后、经济条件差等重重困难,赵立昌没有退缩,而是一步一个脚印,凭借精湛的技术和优质的服务,逐步在行业内站稳了脚跟。25年来,赵立昌披荆斩棘、栉风沐雨,从最初的4.6万元创业经费增加到现在的设备总投资5300余万元,医院也由3名医护人员组成的门诊部发展到今天拥有50多名医护人员的现代化医院。

  2018年,医院历经3次搬迁,赵立昌在沂水县东一环路建设了占地18亩的集医疗、科研、预防、科普于一体的新院区,走在了智慧化医院发展的前沿。同时,他将眼病预防与医学科普创新融合,成立青少年近视防控中心,开展体验式培训教育医疗,探索出一条保护青少年视力健康的新路径。

  孜孜以求,口碑引领发展

  赵立昌深知,民营医院唯有技术领先,才能牢牢站稳市场。25年来,他深耕主业、精益求精,刻苦钻研医学知识,在国家及省级专业刊物上发表论文10余篇,每一台手术他都坚持亲自完成。一年到头,他只休息除夕一天,每天门诊、手术室、病房三点一线。许多患者慕名而来,年逾六旬的他,不管多忙多累,都以一颗医者仁心悉心诊治,用一双妙手仁术,让患者重现光明。

  他始终把“科研立院”作为医院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带头参与教科研,每年参加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学术交流活动,聘请专家为全院医护人员进行培训,讲解眼科医学新理论、新技术。大力实施“名医培养”工程,定期选派医生外出脱产学习。作为一名统战成员,他累计参加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等相关活动100余次,提报20余篇报告提案,为民营医院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昨天才做的手术,今天就看得很清楚了,来视康看病来对了!”一位53岁的患者激动地说。她因眼疾失去劳动能力,家庭陷入贫困,来视康免费手术后,重获光明的她,成为了医院的“口碑宣传员”。

  赵立昌一直认为,民营医院赚钱不是最终目标,打响视康这个品牌才是他不断奋斗的动力。对此,他将医院的利润用来购买国内最先进的眼科诊疗设备仪器,让医院实现良性循环发展。目前,医院引进德国蔡司VisuMax TM全飞秒手术系统等百余台国际先进的诊疗设备,手术时间短、恢复快,术后视力达标率超98%,为沂蒙山区眼科医疗技术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探索借鉴。

  寸寸柔肠,心系万千桑梓

  “低调做好事”是身边人对赵立昌的一致评价。医院始终秉承“公益为先、技术为本”的宗旨,致力于为贫困眼疾患者提供高质量医疗服务。坚持开展“贫困白内障富民工程”,累计为1万2千余名患者实施免费白内障手术,帮助其重见光明,恢复劳动能力。医院组建“流动眼科医疗队”,携带专业设备深入乡镇街道和村居社区,累计开展义诊筛查600余场次,覆盖3万余群众。通过“医保报销+医院减免”模式,实现患者“零自费”手术,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我是从农村走出来的,从小母亲就教育我多行善事、多做好事,能给患者解除痛苦,感到很高兴。”赵立昌说。院东头镇有一位高考生,从小父母双亡,家庭困难,赵立昌得知他的情况后,免费为他做了近视手术,帮助他成功考取了武警某高等院校。赵立昌还资助他1万元学费,助力他完成学业。

  赵立昌以仁心仁术践行使命,用技术之光驱散黑暗,用责任之心温暖社会。他的每一步足迹,都深刻烙印着对眼科事业的挚爱,对患者责任的担当和对广大百姓的深情。“下一步,我们将与北京同仁医院等眼科名院建立战略协作关系,为广大患者提供更优质、更先进、更贴心的医疗服务。”相信凭借他的坚韧与执着,必将会让爱与光明在广袤的沂蒙大地上生生不息、熠熠生辉。(通讯员 赵圣君 徐娜 王守英)

初审编辑:魏振彬

责任编辑:邓梦娇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