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李洪鹏
责任编辑:孙贵坤
徐 斌1,应瑞瑶2
(1.临沂大学商学院,山东临沂276000;2.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95)
摘要:农户满意是推行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并使其长期进行下去的重要条件。本文基于委托-代理(Principal-Agent)理论实证分析了农户对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满意度评价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农户采纳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后,农作物的亩产量和病虫害防治成本变化是影响农户满意度的显著变量;农户的种植规模越大,其对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满意度的评价越低;农户放弃病虫害自防自治而采纳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的转换成本对农户满意度的影响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村庄存在明显差异。在上述分析基础上,本文提出强化对植保部门的财政投入,不断提升病虫害防治效果,要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实施差异化补贴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委托-代理;满意度;转换成本
中图分类号:F32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9753(2015)05-0067-10
AnEmpiricalStudyonFarmers'SatisfactionwithAgriculturalSocialServiceBasedonPrincipal-AgentTheory———ACaseofRegionalPestControlPrograminChina
XUBin1,YINGRui-yao2
(1.SchoolofBusiness,LYU,Linyi276000,China;2.SchoolofEconomics&Management,NJAU,Nanjing210095,China)
Abstract:Farmers'satisfactionisanimportantprerequisiteforcarryingonRegionalPestControlprogramforalongtime.BasedonPrincipal-Agenttheory,thispaperconductedanempiricalanalysisoffarmers'satisfactionevaluationonRegionalPestControlprogram.Theresultsshowthatthechangesofyieldsandpestcontrolcostshaveapparentrelationshipwithfarmers'satisfactionwithRegionalPestControlprogram;Farmers'satisfactionwithRegionalPestControlprogramwilldecreasewithgrowingplantingscale.Theeffectoftheswitchingcostforfarmers'adoptingRegionalPestControlprogramonfarmers'satisfactiontheprogramamongdifferentvillagesisdifferent.Basedontheaboveanalysis,thispapersuggeststhatitisnecessarytostrengthenfiscalsupportforRegionalPestControlprograminagriculture.ItisrecommendedthatthefiscalsubsidiesforRegionalPestControlprogramshouldbeimplementedaccordingtotheregionaleconomicdevelopmentlevel.
Keywords:RegionalPestControlprogram;Principal-Agenttheory;satisfaction;switchingcost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项目批准号:11&ZD15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14YJC630148)资助;临沂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资助。
作者简介:徐斌(1976-),男,江苏连云港人,临沂大学商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农业资源与环境、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型。
一、引言
当前,维护粮食数量和质量安全是我国农业的首要目标,在我国农业规模化经营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大力发展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就成为实现上述目标的重要手段。作为当前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的典型模式,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2008年农业部开始在全国1102个县区开展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的示范活动。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指农户与统防统治服务组织订立合同,把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全权委托给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组织,包括农药在内的全部防治要素都由专业化防治组织决定。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组织根据植保预警信息统一选择药剂并组织防治。这种专业的病虫害防治社会化服务逐渐成为植物保护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平台,特别是在防控“两迁”害虫、条锈病等重大病虫害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有效遏制了蝗虫、草地螟等虫害的暴发,保障我国粮食产量实现“十连增”。实施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不仅有助于提高粮食单产,降低农户病虫害防治成本,提高农户的净收益,同时还有助于实现无作物药害发生、无农药废弃物污染、无人畜中毒、无农药残留超标的环境社会效益。但是BurrowsT.和RookS,CarlsonG.指出已有的文献通常认为根据农户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函数,只要一个项目提高了农户的净收益,农户就会积极地采纳这个项目。然而,传统的分析农户技术服务采纳的理论设定了额外的风险、可分离性、可替代性和可获性有关的制约条件。事实上,即使政府对统防统治服务提供了补贴资金来解决上述制约条件,仍然有部分农户不愿意接受这种专业的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社会化服务[1-2]。这将会阻碍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的推行工作。
在农业生产要素市场建设日益完善的条件下,农户是自主进行生产经营决策的微观经济主体,其对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的采纳行为和评价将直接影响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的最终效果与可持续实施。所以,推行病虫害统防统治社会化服务的核心理念必须以尊重农户意愿为前提,以实现和满足农户的利益诉求为基本准则。因此,研究农户对统防统治服务实施效果的满意度评价机制,分析影响农户对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评价的各种影响因素作用机理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二、国内外文献简要综述
已有对农业社会化服务评价的研究大多是从效率角度论述的。一是从生产者效率的视角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效果进行了探讨,王洋等阐述了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模式的类型及其特征,并对各种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的优缺点进行了定性评价[3]。韩苗苗等构建了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测评体系,并通过全国宏观统计数据测评了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结果显示,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总体服务水平呈现逐渐上升趋势;其中农业机械化和农业信息服务水平增长最快;农业科技、产业化经营流通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服务水平增长缓慢[4]。但是从生产者效率的视角评价农业生产服务存在明显不足,农业生产服务的投入或产出质量不一定与农户福利水平相对应,因此,对农业生产服务评价的研究主要是从配置效率的角度展开的。
配置效率体现了供给-需求之间的关系,农业生产服务的供给越是满足了农户的需求和偏好,配置效率就越高。庞晓鹏基于对农户的微观抽样调查数据,分析了农户对不同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的紧迫程度、服务供给状况以及农业社会化服务供求的结构差异,并针对政府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中的角色定位和服务内容提出相应建议[5]。张耀钢、应瑞瑶运用描述性统计、聚类分层和多元Logit模型分析了不同特征和禀赋的农户在选择农技服务时的需求意愿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户在技术服务的选择上,仍优先考虑产前和产中技术,特别是病虫害防治技术服务成为第一需求[6]。熊鹰通过分析农户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需求强度、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获取渠道和对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的满意度及其原因,提出以农户需求为导向、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对策建议[7]。孔祥智、徐珍源基于供给主体与需求强度的农户数据分析提出:农业社会化服务应增加技术指导的频率,提高实用技术指导水平,提供产前和产后的市场信息,加强对农民进行思想观念的教育[8]。这些研究虽然较好地测度了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与农户需求的匹配程度,但仍然无法直接观察农业社会化服务的福利效应。为此,学者提出社会化服务满意度是一个可以应用的指标[9]。首先,在主观福利(subjectwell-being)文献中,主观满意度是衡量农户福利水平的重要指标,因而农业社会化服务满意度提供了衡量农业社会化服务福利效应的手段。其次,农业社会化服务满意度也很好地反映了农户对农业社会化服务偏好,对于这一点,文献中早已论及[10]。正因为农业社会化服务满意度兼具上述两方面优势,本文将其作为考察农业社会化服务绩效的指标。综上所述,现有研究在分析农户对社会化服务的评价时,农户的经营规模以及由自己供给到采纳农业社会化服务的转换成本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因此本文以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为例,从委托-代理视角实证分析农户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评价机制。
三、农户评价统防统治服务效果的理论分析
目前,行政推动是推行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的动因,市场化运作是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高效运行的保障,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社会化服务本质上就是实现农户将病虫害防治的决策权转交给专业的病虫害防治组织的一个转变,这种转变在农户和专业的防治组织之间形成了一种委托-代理关系,因此笔者将委托-代理模型引入本文的分析框架[11]。如果农业部门或服务组织要推行病虫害统防统治社会化服务就需要设计一套激励机制来调动农户采纳统防统治服务的积极性。R表示农户针对作物上进行病虫害防治所力求减少的虫害水平。为了便于分析,我们把农户分为两类:一类是由自防自治到采纳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的转换成本较高的农户,其成本函数用c2(R)表示;另一类是由自防自治到采纳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的转换成本较低的农户,其成本函数用c1(R)表示,其中,c2(R)>c1(R)。这些成本是农户采纳统防统治服务的预期损失,它是农户由自防自治转向统防统治服务方式时,生产者经济租金的损失,即每亩农作物统防统治服务病虫害防治成本fi(R)减去在给定病虫害控制水平R的条件下经济租金的潜在收益(潜在产量的提高、农药成本的降低等)。
ci(R)=fi(R)-ni(ΔYi,ΔBi,ΔNi)|R)(1)
Δ表示由于采纳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方式所导致的各相关变量大小的变化,Yi表示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Bi表示针对某种特定病虫害本身的单位面积防治成本,Ni表示如果不进行病虫害防治的产量损失。如果对于农户i而言,ci(R)<0说明农户i采纳统防统治服务的收益大于成本。因此,农户会自动接受这种方式。但如果ci(R)>0则说明农户i采纳统防统治服务的收益还不能补偿其成本,因此需要一种激励机制来鼓励农户采纳统防统治服务。这时想让农户采纳统防统治服务必须有政府补贴的介入,用s表示政府财政对农户采纳统防统治服务时,给予单位面积农作物的财政补贴。农户i的效用函数为s-ci(R),通常政府不能确定某个农户确切的成本函数形式,所以农户i的预期利润πi与其成本函数有关,政府必须设计激励机制对所有农户效用函数的期望有效。政府的目标转化为农户效用最大化问题。
maxπ1R1+π2R2-s(2)
R1,R2,s
其中, s-c1(R1)≥0 (3)
s–c2(R2)≥0(4)
c1(R1)≤c1(R2))(5)
c2(R2)≤c2(R1)(6)
式(3)、(4)是农户采纳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的限定条件,如果政府的财政补贴不足以弥补农户采纳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的转换成本,农户就不会采纳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式(5)、(6)是激励相容的限制条件,政府需要选择一种激励机制使得农户在政府设定的病虫害控制水平和农户偏好的病虫害控制水平之间的收益无差别。政府的最优行为决策是由式(5)、(6)是激励相容的限制条件和假设对于所有的R,c2(R)≤c1(R)限制条件共同决定的。从而得出:
c1(R1)≤c1(R2)<c2(R2)(7)
c2(R2)≤c2(R1)>c1(R1))(8)
也就是说c1(R1)≤c2(R2)。在给定农户采纳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的前提条件式(3)、(4)的约束下,政府力图使补贴最小,即满足公式
s=c2(R2))(9)
不同类型农户从统防统治服务经济租金中得到的可能收益是不同的,统防统治服务的经济租金对于不同类型农户存在异质性。那些自己防治病虫害时资源禀赋较高的农户在采纳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时所得到的经济租金低于自己防治病虫害时资源禀赋较低的农户。在所有农户都采纳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的情况下,转换成本高的农户没有额外收益,其他农户获得额外收益。但通常政府很难准确获知式(9)确定的补贴临界值,当补贴小于式(9)的临界值时,那些转换成本较高、采纳了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的农户就会对统防统治服务的效果不满意。
综合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本文的第一个研究假说:控制其他因素,农户由病虫害自防自治转换为病虫害统防统治的转换成本对农户的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满意度评价有负向影响。
在第一个假说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本文的第二个研究假说:统防统治服务的转换成本对农户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满意度的评价的影响存在地区间异质性,相对于经济发达地区,病虫害防治方式转换成本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具有更高的边际效果。
这一命题的逻辑和理论基础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现代社会,来自土地的经营收入为农民基本生活、养老、医疗等提供了相当程度的经济保障[12-14]。但另一方面,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发展,使得土地对农户的生活保障功能逐步弱化[15]。尤其是在经济发达地区,土地对于农户的生活保障效用也是相对的[16]。在当前农村地区,农户的生活保障对土地的依赖明显存在区域异质性,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等省份农户对土地的依赖已大大弱化,而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省份,土地对于农户则仍然具有很强的保障功能[17-18]。在上述地区异质性因素的作用下,增加相同数额的统防统治服务财政补贴,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更有助于提升农户对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的满意度。
四、数据来源与变量说明
(一)数据来源
本文研究所用样本数据来源于2012年7月至2013年3月由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组织的与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有关的农业生产服务体系的农户调查所形成的数据库,本调查的数据资料均以2012年度实际发生情况为准。调查样本区域涉及黑龙江、山东、江苏、河南、湖北、江西和四川七省。在每个省选择的县区均为农业部《2010年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示范工作方案》确定的示范县和示范区共30个,本文共选取上述项目示范区内51个村作为抽样点,抽样的农作物种类为适合进行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的大田作物小麦和水稻。按分层抽样方法在每个县选取了4个村,每个村再随机选择20户左右的农户进行入户调查。该调查基本涵盖了我国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和主要粮食产区的农村地区,样本代表性较强。调查主要内容涉及农户的家庭种植结构、成本收益、对统防统治服务的认知及采纳态度等情况。该调查共发放农户问卷524份,收回问卷512份。其中本文所用数据均为2012年以前已采纳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的农户,共494户,现将已选择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的494农户的基本情况概述如下:
将已采纳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的494户的基本情况概述如下:
1.农户采纳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后,与非统防统治服务户相比,平均增产量为90.22斤/亩,其标准差为25.05斤/亩,增产最大值达到129.86斤/亩;病虫害防治综合成本下降均值为40.98元/亩,其标准差为14.03元/亩,最多可减少病虫害防治成本达到57.98元/亩。
2.农户的种植面积、病虫害防治综合成本、农户个人特征和农业生产经营情况。2012年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样本农户中农作物平均亩产量为1062斤/亩,平均的产量波动为259斤/亩;农户农作物平均种植面积为26亩。其中种植面积最大达到606亩,最小的种植面积为0.5亩;农户的病虫害平均防治成本为94.62元/亩,平均防治费用波动为22.06元/亩;病虫害统防统治户的平均年龄为48.5岁,比所有包括自防自治户在内的样本农户平均年龄大3岁。各自变量的描述性统计见表1。
表 1 影响农户对统防统治服务满意度评价的各自变量描述性统计
(二)影响农户对统防统治服务满意度评价的主要因素
根据上述委托-代理模型分析的理论基础,在选取农户对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满意度为因变量时,参照已有文献[19-20],本文在实证分析中选取的自变量分为四类:
1.农户个体特征变量,包括年龄、受教育程度和种植农作物的时间。年龄对农户评价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效果的影响不太确定,因为一方面随着年龄的增加,农户学习的机会成本增加,在不断强化原有的病虫害防治知识、经验的情况下,他们可能对统防统治服务给出负面评价,但另一方面,当年龄大到一定程度以后,农户精力和体力下降,寻求社会化服务防治病虫害的可能性增大,反而可能会对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有较好的评价;而农户的受教育程度和种植农作物的时间对农户评价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效果可能会产生负向的影响,因为农户受教育程度越高和种植农作物的时间越长,在农作物病虫害方面所拥有的资源禀赋就越高,在采纳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以前的病虫害防治水平就比较高,导致其采纳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的转换成本较高。
2.农户家庭特征变量,包括是否有劳动力外出务工、外出务工收入和外出务工地点,就外出务工收入而言,有研究发现外出务工收入与农户对农业生产服务效果的评价正相关[21-22];外出务工的地点与农户对统防统治服务的评价正向相关,因为外出务工地点越远,农户自行进行病虫害防治的成本就越高,根据公式(1),其采纳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的转换成本较低,因而倾向于给出比较高的满意度评价。
3.农业生产经营变量,包括种植面积、单位面积农作物产量、单位面积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成本、单位面积农作物产量变化、单位面积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成本变化和种植作物品种,前五个农业生产经营变量是本文最为关注的因变量。作为因变量的农户对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的满意度水平及采纳概率受农户采纳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经济租金变化的期望
ci(R*)的影响。R*表示农户i所要求的虫害减少的数量水平,农户i采纳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的转换成本ci(Ri*)由式(1)表示。为了便于计量经济分析,对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的财政补贴s是通过补贴生产者和降低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价格ri来实现的,因此根据上述模型分析,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价格ri(即单位面积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成本cost_cide)对农户的满意度评价产生负向影响;而防治成本的变化会对农户的满意度评价产生负向影响。本文以病虫害统防统治户的单位面积农作物产量、单位面积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成本跟同村自防自治农户的上述变量进行对比,从而得出上述变量的变化,而不是跟农户自身以往的情况进行比较,是因为每年的病虫害严重程度和产量受气候、害虫虫卵数量等不确定性因素影响而变化较大,如果农户跟自身往年未采纳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的情况比较,其结果不能准确地反映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的成果。而同一年度、同一地区的数据比较,相对准确地反映了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的效果;如果农户采纳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后,由于病虫害防治的规模效益和防治水平的提升,预期单位面积产量的增加对农户的满意度评价产生正向影响;而产量本身对农户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满意度评价产生的影响方向不确定,因为更高的产量可能是由于气候或农户其它要素投入增加所致;就种植规模而言,如果相对于自防自治有正的收益,相对于小规模种植户,种植大户从中收益更多,因此种植规模对农户的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满意度评价产生正向影响。
4.除上述变量外,本文还加入村虚拟变量,控制村庄变量是为了进一步捕捉不可观测的地区效应,比如一个地域内的种植文化传统或者一省范围内受到的共同外部冲击等可能影响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满意度的因素。由于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尚处于示范推行阶段,即使在同一个乡镇,由于不同村的资源禀赋差异,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的推行状况相差巨大,因此,相比省级和县级的虚拟变量,村一级的虚拟变量能够更准确地反映一个村域的经济发展水平。模型中相关变量的说明如表2所示。
五、实证分析结果
(一)基本回归结果
本文的因变量农户对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满意度是一个五级有序分类变量(1=非常不满意、2=不满意、3=一般、4=满意、5=非常满意),我们采用有序Probit(OrderedProbit)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由于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满意度是农户层面的评价,而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由服务组织供给,为解决可能存在的组内相关性(within-correlation)问题,回归中对标准误以村级聚类(clusters)进行了校正。回归结果报告见表3。
采用极大似然法(MLE)估计该模型中的参数,其最大似然比数值为-446.009,其对应p值为0.0000,说明模型估计结果显著,伪R2等于0.2755,处于典型的Orderedprobit模型的正常范围之内。我们首先依据模型估计结果,将影响农户对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满意度评价的影响因素归纳如下:
与自防自治户相比较,农户采纳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后的产量和病虫害防治成本的差异是影响农户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满意度评价的重要因素。在由专业化植保组织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方式下,农户采纳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后产量和病虫害防治成本变化的系数与预期一致,模型结果中,该产量变化的系数在1%的水平上显著。这说明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的产量越高,给农户带来的经济租金越高,农户的满意度就越高。防治成本变化的变量系数在1%的水平上显著,这说明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如果降低了农户的病虫害防治成本,给农户的带来的经济租金越高,其满意度评价也就越高。之所以病虫害防治成本的变化比产量变化更加显著,是因为防治成本变化比产量变化的弹性更大,也更容易准确度量,农户对防治成本的变化更加敏感。
表 2 自变量定义及说明
表 3 模型估计结果
注:(1)***,**,*分别表示在1%,5%和10%水平上显著;(2)由于篇幅所限,村庄虚拟变量在此没有列出。
农户的病虫害防治成本(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价格)对农户的满意度评价有负向影响,且在1% 水平上显著。这主要是因为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的价格越高,农户的生产成本就越高,因而农户对产量和防治效果的要求也就越高,防效评价更加严格,甚至对防治过程都会高度关注。一旦出现防治效果不理想,或农户对具体的防治方法不理解,比如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组织的配药浓度普遍较农户自防自治的配药浓度低,但这个配药浓度是经过科学实验得出的结果,会被农户误认为“偷工减料”,降低农户对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评价的满意度。注: ( 1) *** ,** ,* 分别表示在 1% ,5% 和 10% 水平上显著; ( 2) 由于篇幅所限,村庄虚拟变量在此没有列出。
农户农作物的种植规模对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满意度评价有十分显著的影响。系数在5% 的水平上显著,且符号为负。因为通常这种农户为种田大户或专业户,其本身拥有的水稻病虫害防治的技术、设备水平较高,导致其采纳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的转换成本较高,因而给出的满意度评价较低。
农户的非农收入和农户外出务工地点对农户的满意度评价的影响在统计上不显著。当前农户的非农收入在农户家庭收入结构中的比例越高,农户在把病虫害防治环节外包后的转换成本占其收入的比重较低,因而对满意度评价的影响不显著;外出务工地点较远的农户采纳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其病虫害防治与其务工的矛盾,农户对防治的过程和结果的关注度不高,所以打工地点对农户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满意度评价的影响也不显著。
农户种植农作物的种类对农户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满意度评价显著为正,且在 5% 的水平上显著。与小麦相比较,水稻的病虫害发生的频率和严重程度都较高,当由专业化的植保组织进行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时,其对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成本的降低和产量的增加更加明显。农户也更容易察觉到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的效果,因而水稻种植户比小麦种植户对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满意度的评价更高。
(二) 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满意度评价地区间异质性分析
根据理论分析部分的逻辑分析,农户采纳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后的成本 - 收益变化对于欠发达地区的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满意度可能具有更强的作用。为检验这一观点,我们根据村级地区2012 年的人均 GDP 设置了“欠发达地区”和“发达地区”两个虚拟变量,然后构造交乘项“产量变化× 欠发达地区”、“产量变化 × 发达地区”和“防治成本变化 × 欠发达地区”、“防治成本变化 × 发达地区”进行回归分析。为充分捕捉不同村人均收入的异质性,分别依据村人均 GDP 的 10% 、50% 、和90% 三个分位点设置了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的虚拟变量,例如,村人均 GDP 的 10% 分位点是8300。因此,当人均 GDP > 8300 时,欠发达地区 =0,发达地区 = 1; 而当人均 GDP8300 时,欠发达地区 = 1,发达地区 = 0。另外,无论是经济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专业种田大户都是依靠土地为其基本收入来源,不符合兼业户的特征,故在下面的回归分析样本中剔除了种植规模超过 9 亩的农户。通过 Ordered Probit 模型的回归分析。结果列示在表 4 中。
表 4 模型估计结果
注: ( 1) *** ,** ,* 分别表示在 1% ,5% 和 10% 水平上显著; ( 2 )括号中为标准误。
首先,观察变量显著性水平,在 90% 分位点时,“产量变化 × 发达地区”在 10% 的水平上显著, 而“防治成本变化 × 发达地区”不显著,表明在那些经济高度发达的村镇,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后 产量的变化还是对兼业户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的 满意度评价有影响的,但防治成本的变化对其影响不显著。然而,在 10% 分位点的回归结果却显示“产量变化 × 欠发达地区”和“防治成本变化 × 欠发达地区”都非常显著,表明在那些经济非常不发达地区,兼业户采纳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后病虫害防治的成本和产量变化显著地影响其满意度评价。
其次,透过回归系数大小发现,在 90% 分位点时,“产量变化 × 发达地区”和“防治成本变化 × 发达地区”的系数相对于“产量变化 × 欠发达地区” 和“防治成本变化 × 欠发达地区”都要小得多,而在10% 分位点时,“产量变化 × 欠发达地区”和“防治成本变化 × 欠发达地区”的系数比“产量变化 × 发达地区”和“防治成本变化 × 发达地区”的系数都要高出许多。即使在 50% 分位点,“产量变化 × 欠发达地区”和“防治成本变化 × 欠发达地区”也要大于“产量变化 × 发达地区”和“防治成本变化× 发达地区”的系数。因而,从系数所反映的边际效应来看,相对发达地区,通过财政补助降低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的价格、提升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效果对于提升欠发达地区兼业户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满意度评价的作用更强。的确印证了本文的第二个研究假说。
六、稳健性检验
尽管在回归中控制了一系列可能对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满意度评价产生影响的农户个体和家 庭特征,但主观评价可能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被访者出于某种考虑不真实地报告其满意度水平, 比如出于对调查员的礼貌而高报其满意度水平, 也可能出于免费搭便车动机而策略性地低报其满 意度水平[23]。在不能辨别到具体哪些人会“高报”或“低报”时,为了排除这种因素的干扰。我们在 问卷中还设置了另外一个问题,即“明年您是否会继续采纳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 回答包括三个选项( 1 = 继续采纳,2 = 不确定,3 = 不采纳) ,如果农户越( 不) 满意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理论上她就应该继续(停止) 采纳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因此,农户采纳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产量的增加、防治 成本的减少应对这一因变量有显著为正的影响。然后再应用 Ordered Probit 模型进行估计。我们以表 3 的模型为基础重新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农户采纳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产量及防治成本变化变量的显著性和影响方向均未发生改变。上述分析表明,农户谎报满意度水平的问题不值得担心。
另外,本文的实证结论是否会受潜在内生性的影响呢? 我们认为,内生性对本文的分析结论并不构成重要威胁。首先,农户采纳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后单位面积农作物产量和病虫害防治成本的变化是跟周边自防自治户对比得出,而病虫 害统防统治户很难影响自防自治户的产量,自防自治户病虫害防治成本也主要取决于农药价格、劳动力价格和当年病虫害严重程度,这就意味着上述单位面积农作物产量和病虫害防治成本的变化两变量取决于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组织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等因素,因此在很大程度上是外生变量。其次,我们在回归分析中控制了农户个体特征、农户家庭特征以及村级地域变量,这就显著缓解了内生性偏误的影响。
七、简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以中国粮食主产区农户和村级行政区调查的嵌套数据分析了影响农户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满意度评价的决定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农户采纳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后产量的增加和防治成本的降低具有显著提升农户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满意度的积极作用,并且这种作用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村存在明显的异质性,即越是在经济发展水平高的村,由于土地对于小农户的保障功能已大大弱化,这些地区的小农户保有土地继续种田的动机是休闲或作为非农就业失败后的一种保障,并不以种田的利润最大化为其目标函数[24],因此农户采纳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后成本 - 收益变化对农户满意度评价的影响就越弱。农户的种植规模越大,其对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满意度的评价越低。
在本研究基础上,笔者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第一,强化对植保部门的财政投入,完善病虫害监控网络建设,为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组织提供更加精确的病虫害预警信息和科学的病虫防治方案等实用技术服务,推进新型低毒高效农药和大中型药械的应用,使专业化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组织的管理能力和技术水平得到显著提高,确保病虫害统防统治户较高的单位面积农作物产量和较低的单位面积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成本,推进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的进一步开展。第二,完善对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的财政补贴政策,作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明显的大国,要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实施差异化补贴政策,尤其是要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农户采纳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的支持力度。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政府对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的财政补贴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具有更高的边际效应,各级各地政府在制定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管理政策时要充分尊重这种规律性,制定适合当地病虫害防治具体情况的政策措施,促进病虫害统防统治社会化服务工作的稳步推进。第三,由于农作物规模种植户通常具有较高的病虫害防治资源禀赋,因势利导,鼓励和吸纳规模种植户参与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的供给,不断壮大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供给主体队伍。
参考文献:
[1] Burrows T. Pesticide demand and 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 a limited dependent variable analysis [J].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1983 ( 65 ) : 606-610.
[2]Rook S ,Carlson G. Participation in pest management groups [J].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1985 ( 67) : 563-566.
[3]王 洋,殷秀萍,郭翔宇 . 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模式分析与评价[J]. 农机化研究,2011 ( 11) : 1-4.
[4]韩苗苗,乐永海,孙剑 . 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测评与制约因素解构[J]. 统计与决策,2013 ( 3) : 142-146.
[5]庞晓鹏 . 农业社会化服务供求结构差异的比较与分析———基于农业社会化服务供求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农业技术经济,2006 ( 4) : 35-40.
[6]张耀钢,应瑞瑶 . 农户技术服务需求的优先序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江苏省种植业农户的实证研究[J]. 江苏社会科学,2007 ( 3) : 65-72.
[7]熊 鹰. 农户对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的实证分析———基于成都市 176 个样本农户的调查[J]. 农村经济,2010 ( 3) : 93-96.
[8]孔祥智,徐珍源 . 农业社会化服务供求研究———基于供给主体与需求强度的农户数据分析[J]. 广西社会科学,2010 ( 3) : 120-125.
[ 9 ] MARTINEZ-VAZQEZ J, MCNAB R M. Fiscaldecentraliz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J]. World Development, 2003,31( 9) : 1597-1616.
[10]TIBEOUT M C. A pure theory of local expenditures [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56,64( 5) : 416-424.
[11] AHOUISSOUSSI N B. A principal-agent model for regional pest control adoption[J].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Applied Economics,1995,27( 1) : 301-309.
[12]陈锡文,韩 俊. 如何推进农民土地使用权合理流转[J]. 中国改革( 农村版) ,2002 ( 3) : 35-37.
[13]温铁军 . 中国农村基本经济制度研究[M]. 北京: 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498-499.
[14]梁 鸿. 苏南农村家庭土地保障作用研究[J]. 中国人口科学,2000,( 5) : 32-39.
[15]罗必良 . 农地保障和退出条件下的制度变革: 福利功能让渡财产功能[J]. 改革,2013( 1) : 66-75.
[16]王克强 . 土地对农民基本生活保障效用的实证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 四川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 ( 3) : 5-11.
[17]黎翠梅 . 基于农地保障功能区域差异视角的探讨[J]. 求索,2007 ( 9) : 24-26.
[18]邹秀清 . 农地保障功能测度及其区域差异———基于浙、赣、桂三省 506 份农户调查[J]. 资源科学,2012,34 ( 10) : 1898-1904.
[19]朱玉春,唐娟莉,郑英宁 . 欠发达地区农村公共服务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人口科学,2010 ( 2) : 82-91.
[20]RAHM M R,HUFFMAN W E. The adoption of reduced tillage: the role of human capital and other variables [J].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1984,66 ( 4 ) : 405-413.
[21 ] PUTLER D S,ZILBERMAN D. Computer use in agriculture: evidence from tulare county,California [J].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1988,70 ( 4 ) : 790-802.
[22]LEWIS B D,PATTINASARANY D. Determining citizen satisfaction with local public education in Indonesia: the significance of actual service quality and governance conditions[J]. Growth and Change,2009,40( 1) : 85-115.
[23 ] DUNCOMBE W, ROBBINS M, STONECASHJ. Measuring citizen preferences for public services using surveys: does a “Gray Peril ”threaten funding for public education? [J]. Public Budgeting & Finance,2003,23 ( 1 ) : 45-72.
[24]涂琼理,邹秀清 . 农民对农地保障功能的主观认知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浙、赣、桂三省 506 份农户调查[J]. 中国土地科学,2012 ( 11) : 60-67.
初审编辑:李洪鹏
责任编辑:孙贵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