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5日 星期五

新闻热线:0539-7037770

通讯员qq群:205620460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旅游>新闻>省内新闻

市中区草莓采摘成乡村旅游新亮点

2016年03月04日 15:45:00 作者: 来源:山东旅游政务网
市中区是枣庄市主要旅游区域之一,但冬季初春却因天气寒冷,旅游资源匮乏而进入淡季,但在刚刚过去的冬天市中区却别有一番景象,位于齐村镇的鑫聚金合作社、皇冠果蔬种植基地,佳农农场的草莓采摘大棚里却是温暖如春,成为淡季旅游的新风景。据了解,市中区已发展供采摘的水果,蔬菜大棚1000多座,面积达三千余亩,受益农民约1万多人,大棚草莓种植农户平均增收3万元至4万元。

      市中区是枣庄市主要旅游区域之一,但冬季初春却因天气寒冷,旅游资源匮乏而进入淡季,但在刚刚过去的冬天市中区却别有一番景象,位于齐村镇的鑫聚金合作社、皇冠果蔬种植基地,佳农农场的草莓采摘大棚里却是温暖如春,成为淡季旅游的新风景。走进草莓种植大棚,一股清新的果香扑鼻而来。放眼望去,一颗颗草莓鲜艳动人。草莓一入口,奶油香味立刻爬满舌尖,沁人心脾。

      为弥补天气寒冷乡村旅游短板,市中区旅服局充分利用辖区农业旅游资源特点,发动广大合作社社员积极参与,按照市场化要求运作,鼓励农民开展种植采摘游,推动旅游产品向观光、休闲、度假并重转变,以满足多样化、多层次的旅游消费需求,如今,在市中区聚集着10多个草莓种植基地群,为游客摆好了丰富的“草莓盛宴”,既填补了市中区冬季与早春旅游的空白,也同时为当地农民就业增收取得了成绩。

      在齐村镇的鑫聚金合作社,负责人张经理说,往年种小葱等蔬菜,一个大棚能收入5万元到6万元,看到区市对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视,外出考察别的商户种植草莓,一年能收入10万元左右,所以从去年开始他扩大建设合作社,目前采摘种植达占地300余亩。

      刚开始的时候种植经验不足,加上宣传不到位,致使草莓采摘没有良好预期,真是没想到今年的行情这么好,每个周末大约有数百名游客市民来采摘,还有特意带孩子来体验的。”张经理介绍说,鑫聚金草莓生产引进最新的生产技术和最优质的苗种,草莓种植使用的是有机肥料等安全的投入品,农残检测车定期来抽检,草莓质量安全与品质是主线。大棚园内土壤类型以棕壤为主,还有一部分无土栽培基质,是从国外进口的,不仅营养丰富,还能避免土壤中的有害病菌,最适合栽植草莓”。鑫聚金的草莓基地技术专员告诉笔者,这种温室立体无土栽培的模式,不仅有效地节省了土地资源,生产的草莓更干净、口感更好、含糖量更高,其产量是普通大棚草莓的20倍,每斤价格也要高出10元到20元。

      在皇冠草莓种植基地,一排排白色的塑料大棚铺天盖地,场面壮观。走进棚内浓烈的草莓郁香扑鼻而来,一群市民正忙着采摘自己喜欢的草莓。负责人介绍说:自2014年以来,她已经搭建起草莓种植大棚100多个,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形式,打造出集规模种植、观光旅游、采摘销售于一体的生产模式。平均一个大棚可收入4万元,旺季雇佣农村妇女劳动力200多人,平时日常管理人员也有100多人。

      因为草莓是一茬一茬成熟,这就给游客采摘游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成熟草莓。草莓采摘园为了拉长采摘游的旅游时间,还搭配了各种各样的农家饭,让游客在忙碌的采摘之后还能吃吃当地特色的农家饭菜,既解除了疲劳,也让农民们又多了一项增收渠道。

      齐村镇旅游负责人周主任说“在冬季和早春时节,市中区应季的旅游项目还存在市场空当,现在到户外登山赏花是比较常见的旅游模式之一,可大部分的赏花地的花儿仍然含苞待放,要等到清明小长假开始陆续绽放,而在4月下旬到5月上旬,才是最佳赏花季节。因此,采摘游给市民带来了户外运动的新选择,这也是今年草莓采摘比较火热的原因之一。

      据悉,目前从生长期来看,已经到了草莓成熟的高峰期,草莓果实甘甜可口,而且体积适合采摘,经过近几年的市场培训,已经成为早春重要的旅游产品,和仙坛山温泉小镇的温泉等产品互相带动,为这个时间段的旅游产品增添了一抹亮色。大棚草莓一周就可以长出一茬,张经理介绍说,目前又在棚子里种植了新品小黄瓜、吊空西瓜、有机茄子和有机西红柿,和夏季的户外樱桃、葡萄采摘形成一条衔接紧密的采摘链条,采摘可以持续到全年。

      据了解,市中区已发展供采摘的水果,蔬菜大棚1000多座,面积达三千余亩,受益农民约1万多人,大棚草莓种植农户平均增收3万元至4万元。果蔬采摘休闲游已经成为市中区农民增收的又一主导产业。市中区旅服局王局长说,目前正在市中区近郊乡镇全力打造春天满园花、夏天满山绿、秋天满坡果、冬天满棚菜的靓丽田园美景,并把大棚草莓等水果作为冬季休闲采摘游的主打品牌,让市中区的近郊休闲观光游四季不断线,这样既推动了旅游发展,又促进了农民增收,是一位工作者的事实,也是一件为人民服务的好事。

    (初审编辑:韦辉   责任编辑:张婷婷)
想随时随地获取更多临沂新闻,请下载"山东24小时"新闻客户端、关注临沂大众网(@lydzw)微博
或临沂大众网公众微信( linyidzw);新闻爆料请登录大众论坛临沂社区或拨打新闻热线0539-7037770
新闻热线:0539-7037770 新闻邮箱:lydzwxw@163.com
旅游资讯:0539-3100789-8015 旅游邮箱:lydzwly@163.com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关于我们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业务拓展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2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webmaster@dzwww.com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
鲁ICP备09023866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