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侯岩松,是在3月13日上午。1969年出生的他是国家著名话剧、音乐剧演员,当2013年底接到作曲刘彤的电话,对方说想做一部关于“焦裕禄”的音乐剧,他不假思索就同意了,除了接演“焦裕禄”的角色外,他还是这部音乐剧的执行导演。
把焦裕禄还原为一个普通人
侯岩松直言不讳地说自己通过李雪健的电影《焦裕禄》找到焦裕禄的感觉,“不过最打动我的是焦裕禄的精神——我为人人,不求人人为我。这部剧最吸引我的就是人性光辉,我相信焦裕禄即使不是官,是一个平民百姓,他也会一样做事不图回报。”
当时在戏剧学院里,侯岩松所受的教育是“单纯模仿别人是要死的”,“经过和编剧、主创等人的多番讨论,最后决定从人性这个角度突破,我们没从‘高大全’入手,而是从‘普通人’切入,焦裕禄除了是一名党的干部,也是一名普通的父亲、丈夫,就是我们的家人,要通过生活中的点滴让观众体会到焦裕禄‘舍小家、顾大家’的奉献精神,”侯岩松说,“我们就截取了给大学生送粮、给五保户送钱、在牛棚羊圈里和老百姓聊天等小事来一点点塑造一个有亲和力、有实践精神的干部形象。”
让音乐歌舞去丰富角色
既然是一部音乐剧,原本就应该有舞蹈,歌舞剧本身就是“言之不足歌咏之,歌之不足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但编剧和作曲原本不想加入舞蹈元素,“其实焦书记是一个很有艺术细胞的人,也很会跳舞,尤其是二胡拉得特别好,但又不能让他在舞台上有更多舞蹈动作,那样观众会不太适应。我们最后决定让群众跳舞,用来反衬焦裕禄,从而使整部戏鲜活起来。”
侯岩松说:“焦裕禄首先是个人,所以我首先要求自己把架子放下来,去掉所有演出正面人物的模式。剧中有一段焦裕禄的咏叹很有意思,是他临去世前,医生看焦裕禄坚持不喊疼,就把他送到隔音病房,说疼了你就喊吧。焦裕禄在隔音病房想了些什么?这段咏叹《十三个月》写出了他的精神境界。他特别想一年里有十三个月,他想到还没有完成的规划和兰考的梦想。这段唱用的是无伴奏咏叹,对演员是一个极大的考验。”
不能放置太多的舞蹈元素并不是《焦裕禄》最大的困难,“最大的困难是如何吸引观众,因为它里面没有矛盾,对于一部音乐剧来讲,没有矛盾冲突几乎是不可能的,但主创们一致认为那个年代几乎没有坏人,为了求真,不可能制造出人为的矛盾,因此我们把矛盾集中设置在两个方面,一是人与自然的斗争,治理盐碱地、风灾、沙灾等;二是通过设置一些小环节,让焦书记的人物角色增色、鲜活。为了避免罗列事迹,我觉得设置一些小环节会让焦书记的人物角色增色鲜活,也能起到推动情节的作用。在下一步巡演的调整中,我们会尝试增加一些矛盾,增强这部剧的可看性。”
看完音乐剧收获的不只是共鸣
侯岩松介绍,当首演结束后,观众们的第一反应就是“感动”,“不但80后,90后甚至00后看完《焦裕禄》也很受感动,音乐很好听,还了解了焦裕禄这个人物。老领导、老同事们感觉很震撼,通过‘焦裕禄’展示了人性的一面,都普遍反映看完这部剧能达到自我审视的目的,既能反思社会,也很有现实意义。”
李雪健、王洛勇都饰演过“焦裕禄”,如今侯岩松饰演了舞台剧版的焦裕禄,这让他觉得很幸运。“我们都带着敬畏之心去创作,每一个主创,每一位演员都带着热情,我们希望通过焦裕禄精神唤起现代人心灵里那一抹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