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三大球,不是一个口号,而是一个正在被体育人践行在脚下的梦想。
刚刚结束的女排世锦赛,郎平率队时隔16年再次收获一枚银牌,这个远超预期的好成绩,让关心三大球的体育迷,心情舒爽振奋不已。而被网友们认为,扶起来最难的国足,也跟风式地有了好成绩——国足热身赛2:1击败巴拉圭、亚青赛1:1逼平越南出线……
吴玺、马明宇,两位年龄相差30岁的足球人,命运轨迹相交于四川校园足球计划,老全兴时代熟悉的明星们,此刻,名片上都有了新的头衔——省足协校园足球办……两代人,一根接力棒,让我们看到了四川足球重回巅峰的美丽愿景。
“我相信金牌会越来越多的”
吴玺——青奥会U15女足金牌获得者
一个业余选手拿奥运金牌背后,是四川足球改革的一条厚重伏线
15岁的吴玺,第一身份仍是成都18中的学生,这位青奥会的奥运金牌得主,目前并没有专业足球运动员的编制,她的未来仍有许多种可能。
都江堰的省足协训练基地,20多个小姑娘散落在这片宽阔的赛场里,显得格外矮小。“我来”“这边”“跟上”,分贝略高、喜欢叫喊,这是所有女运动队的特色。一周训练六天,手机上交教练,在这繁华、喧闹的花花世界,似乎这片绿茵场保持了几十年来运动队的管理模式,姑娘们安静地接受着这一切,对于她们来说,身边的吴玺已经是一个鲜活的榜样——中国足球历史上,第一个奥运冠军。对于行走在低谷的中国足球来说,这块金牌绝对比金子更有分量。
不能像同龄人一样玩耍
“选择这条路,不后悔”
吴玺满月的那一天,坐了9万多人的玫瑰碗正在进行女足世界杯决赛,中国队对阵东道主美国队。90分钟平局,加时平局,最后的点球大战,美国队5:4击败了中国队。看过那场球的人,现在回忆起来,心里依旧带着酸和痛,这支被称作“铿锵玫瑰”的女足,伴随着这首歌,传唱在大江南北,这是影响了一个时代的集体回忆。
谁也没想到,11岁的吴玺决定踢足球的动力,就是“铿锵玫瑰”;更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只不过11年的功夫,曾经的世界杯亚军中国队,竟然已沦落到没有世界杯参赛资格的尴尬(2011年德国女足世界杯落选)。
“从小学五年级开始踢球起,可能一开始还会羡慕同龄的孩子可以吹着空调玩电脑,但现在却也明白,既然路是自己选的,就要坚持。而且像成就感、荣誉感这些东西,你拿别的东西都是换不来的。”踢球四年后,吴玺成为南京青奥会U15女足决赛中,为中国队打进制胜关键一球的人。
拿到这枚金牌后,吴玺基本上没有来得及享受一个正式的假期,联系采访时手机一直处于关机状态。“她们手机都收上去了,只有周三晚上才还给她们。”四川省足协副主席胡鹏春解答了这个疑问。“21号她们就要出发,参加比赛。”
对于吴玺来说,很享受这样的备战过程,有比赛就意味着新的挑战,“青奥会结束了,接下来我们要准备明年的亚少会,还有之后的世少赛、世青赛。反正一步一步来,金牌还会再拿的。”当然,这也意味着认识更多新朋友,见识足球之外天空的机会,“在青奥会这段时间,我觉得自己成长了很多,比赛间隙,有很多机会和国外的那些同龄人交流,生活啊、文化啊都聊了,很开心。”也许正是这些走出去参赛的机会,让吴玺的谈吐有着超越15岁孩子的老练和沉稳。
金牌运动员居然没编制
“她依然是个业余球员”
“从身份来说,吴玺第一身份是学生,然后是足球运动员,并没有进入专业队。”胡鹏春的话,让记者有些意外,放在10年前,像吴玺这样的新星,早就被各个运动队抢着注册。“我们从2011年开始推校园足球的,在全省12个城市,布20个重点学校,除了平时的体育课以外,有兴趣、有天赋的娃儿会入选校队,就有更专业的老师、教练负责教学。”吴玺是第一批“校园足球”计划的参与学生,“她是成都18中的,这个学校是我们推的重点,女足水平在全省很突出。”更让人想不到的是,即便像吴玺这样的金牌运动员,也依然要考虑要为考试、作业“头痛”,成绩不好就会被迫“停训”。
放在过去,一位数次入选国少队参加世界大赛的金牌球员,根本不需要考虑前途,摆在面前就一条路——职业球员。15岁的吴玺在谈到自己未来时,却并不肯定,从她自己的内心看,很想把足球作为自己的事业,但具体该如何规划,她没有考虑,“因为未来有很多种可能。”身份依旧是学生的吴玺,未来可以继续学业,可以出国深造,当然,还可以出国踢球,每一种选择都不困难。
“我们当初考虑校园足球计划,是因为考虑到,学校才是青少年活动的主要场所,学习才是他们的主要任务。让足球进入校园,是想培养青少年踢足球的兴趣,让他们认识足球,有一点足球的基础。”校园足球计划推行4年了,全省常年参加足球运动的学生保守估计10万人。“这个数字是指每周至少训练三次,而且参加我们足球冬令营、夏令营比赛的人数,如果只说我们校园足球辐射到的青少年人群,估计有几十万。”胡鹏春说,四川的足球也许在不远的将来,会迎来一个新的辉煌。“(上世纪)90年代马儿那一批老全兴队员,在全国刮起黄色旋风,那是四川足球的第一个辉煌时代,我相信在五到十年,四川将迎来另一个巅峰,而且就像浪潮一样,第二波应该是盖过第一波的。”
“马儿是匹砖,哪儿需要往哪儿搬”
马明宇——前中国足球队队长、四川全兴队队长
从马明宇足球学校校长,到省足协校园足球办的“回归之路”
15岁时曾在13中校队的马明宇,恐怕没有想过未来有多少种可能,当时的他已经有了编制,是省青年队的主力。踢球,是他当时唯一的事业。
每次去办公室,马明宇都会路过“技院”的那块球场,有时,一群娃儿在里面训练,跑道上则是另一群娃儿在跑圈。20年前,这里曾是成都最火爆的追星场地,每天,全兴的铁粉们都会围堵在水泥栏杆外,看到他们训练完,便把纸和笔使劲伸进去,凑到马儿、姚夏、马麦罗、法比亚奴身边……一般来说,他们都不会拒绝。
一晃二十年,转过了国家队、转过了意大利佩鲁贾俱乐部、转过了下海经商、转过了马明宇足球学校后,马儿又转回了这个大院。
退役后,马儿的内心始终藏了一股“不服气”,尽管是他那一代国足球员率领中国足球达到第一个顶峰,他总觉得缺了点什么。“退下后,我一直在思考,虽然我们经历了那么多巅峰时刻,但我们退下来,居然没有年轻一辈的球员来顶替我们,确实在青少年人才培养这一块,我们忽视了。”
12年前,马儿办起了马明宇足球学校,专门从事青少年足球培训。这个学校,让马儿掏出了那些年下海经商的积蓄。“我们那一代人,其实很幸运,虽然经历了那么多打磨,但一心还是想回报足球事业。”即便是下海经商,马明宇说,自己的目的也很简单,“球员生涯的积蓄肯定撑不下来,就想用其他的方式补贴一下,毕竟,足球学校的投入还是很大。”12年下来,投入上千万。“虽然我的培训是有偿的,但我一直认为,足球是公益的。
“我至今还记得,朱玲局长在2005年对我说,‘青少年足球培训要考虑到校园这一块,得让足球进入校园才行。’现在想来,朱局的想法很前卫,很有远见。”这句话是对四川省足协推行“校园足球”计划的最初构想,经过5年的推进,终于在2011年全面启动。
回忆这些年当省足协校园足球办公室主任,马明宇的师父、前全兴队主教练余东风说:“足协的办公室,很多时候都是清风雅静的,都下去了啊,没有人了。”如今,余东风迎来了一位熟悉的副手——马明宇,今年正式担任省足协副秘书长,负责青少年足球这一块,和师父余东风并肩作战。“我的梦想,很简单,就是可以为我们四川足球多培养一些人才,希望未来的四川足球能够再现老全兴辉煌,当然,超过就更好。”
“其实他们老全兴这一批队员,一直在为校园足球出力,很多比赛、夏令营、冬令营他们都是随叫随到,去给娃儿们示范,鼓励他们踢球,他们这一代人对于四川足球的未来默默付出了很多,我想,这个就是四川足球的传承吧。”谈到马儿等老全兴一代,胡鹏春感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