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琅琊文化小店探访 | 百年“熟梨王”是怎样炼成的

2023-11-10 16:33: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黄润秋
play

  编者按:在“新琅琊”不夜街区,一步一景,一段琅琊情怀,各种文化底蕴之佳品汇集于此。置身国潮街区,以第一视角带你品味琅琊经典,体验文化背后流淌的琅琊故事,感受历史与时代交织凝聚的独特魅力,走进各色文化小店,探一探他们与琅琊的独家故事。

  大众网见习记者 黄润秋 临沂报道

  《新琅琊文化小店探访》系列第一期,探访“王氏熟梨”小店,揭秘“熟梨王”传承绵延的百年故事——从走街串巷的街头小吃到遍布省内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吃。

  “熟梨哟,熟梨!来沂州了,吃熟梨哟。”

  夜色降临,余韵悠长的吆喝声响彻整个“新琅琊”不夜街区,声声贯耳,底蕴深厚,而这延绵不绝的吆喝已在临沂城大街小巷回响了100余年。

  百年梨香飘 七代传承与时俱进

  被评选为“中华熟梨王”的王氏熟梨创立于清末年间,历经曲折,在改革开放后又重拾老配方继续熬梨。

  今年80岁的王玉成是“王氏熟梨”第6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身体硬朗,热情亲切,将百年梨香飘琅琊的故事娓娓道来,王氏家族代代以熬熟梨、卖熟梨为生,距今已有500余年的历史。

  1950年,年幼的王玉成便跟着父亲围绕着老沂州府、孔庙和王羲之故居等临沂文化地标四处叫卖,梨香飘十里,吆喝声传五里。父亲的吆喝声洪亮,清脆悦耳,深深印在他的记忆里,是叫卖声,也是动听民歌,陪伴了一代代老临沂人。

  贫寒的家境、简陋的草房子,充斥着王玉成的童年记忆,犹如冬天般昏暗,在如此艰难的环境里王玉成却传承了父亲的厚德、技艺、唱腔、智慧、秘方和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冬天过去了,春天就来了。”王玉成说道。

  上世纪80年代,王玉成带着“王氏熟梨”的招牌推着小推车在新东方电影院周围叫卖,路过此地的顾客、影院散场后的观影者总要买一杯品尝,熟梨渐渐成为无数临沂人童年里念念不忘的家乡味道。

  跟随着新世纪的步伐,春天的美好在悄然绽放。

  2001年,王氏熟梨正式注册商标。临沂各大超市里,总能窥见小包装熟梨和专营熟梨的柜台,王氏熟梨以崭新面貌飞进千家万户。2016年,王氏熟梨在经典传统老喝熟梨的基础上,研发推出罐装熟梨、王氏秋梨膏、雪花陈皮等,王氏熟梨也不再仅限于临沂,开始走向全国市场。一辈辈的熟梨王,遵循祖训,默默传承着厚道家风,绵延着熟梨制作的独门手艺。

  纯手工熬制 “健康”是始终不变的追求

  非遗文化能够被代代传承、歌颂,源于原汁原味的文化魅力。

  王氏熟梨能够被省内外顾客津津乐道、念念不忘,源于它有益健康、止咳清肺的治愈效用。

  自古以来,王氏熟梨都是家庭式作坊,整个过程纯手工制作。

  王氏熟梨的原料,选自优质平邑天宝山梨,再配以温州冰糖、四川峨眉山川贝母,再添加大枣、南国红豆、香白芷、桂花酱等多种材料精心熬制,大、中、小锅连炖数个小时,直到锅里的梨子酥烂化渣、入口即化、甜香醇厚,才出锅成品。

  制好的熟梨有清痰泻火、润肺止咳、解酒利尿、除烦去燥、养肝益心之功效。“儿子一有咳嗽,我就去买杯王氏熟梨给他喝,对温润止咳有奇效”,37岁的杜鹃女士从上世纪80年代起,一直是王氏熟梨的“忠实粉丝”。

  王氏熟梨的独特风味,关键在于老汤。老汤是一辈辈传下来的,有着数百年历史,用其熬制出来的梨更有一番独特的醇厚香味。

  虽然熟梨的配方在不断改良,制作熟梨的工具也在不断更新迭代,但是王氏熟梨守护健康的初心在岁月淘沙中始终没有改变。

  搬进“新琅琊” 文化的吆喝声生生不息

  王氏熟梨作为临沂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不仅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还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经过了500年时光的洗涤仍然屹立不倒,初心和永远淳朴的情怀始终在。

  “新琅琊”不夜街区以特色历史文化为依托、以琅琊文化为核心,怀揣着传承琅琊文化心愿的王玉立把王氏熟梨搬进了“新琅琊”不夜街区。

  他每日在此挥笔书写毛笔字、叫卖吆喝《熟梨歌》、同人乐道中医学......幽默风趣、积极乐观的王玉成以传承琅琊文化为己任,所言所行无不彰显着沂蒙精神的灿烂光芒。

  从数百年前的沿街叫卖到如今的全国性连锁化扩张,熟梨制作技艺的传承重任也递到了王玉成两个儿子的肩上,王氏家族将匠心与传承精神书写到极致。

  一声熟梨叫卖,世代守候梨香,非遗美食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承载着祖祖辈辈最殷切的希冀。

初审编辑:魏振彬

责任编辑:邓梦娇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object HTMLUListEl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