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魏振彬
责任编辑:邓梦娇
大众网记者 冯善鹏 临沂报道
禚艳华,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努力争当新时代好网民,400余篇紧跟时事的网评文章、1000余篇反映临沂时代发展新篇章的好故事在各级新闻媒体及个人账号平台刊发,发出了沂蒙大地的好声音。
网络评论工作连续多年受到省、市表彰,多篇作品获省、市奖项;连续多年被评为临沂日报、大众日报优秀通讯员;先后获得沂蒙文化之星、市三八红旗手、郯城县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荣誉称号;入选临沂市高层次人才库。
工作中,聚焦沂蒙大地时事,持续关注跟踪网上社会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坚持创作内容积极、形式生动的高质量网络文化作品,不断提高网评工作及网络宣传能力。作品《临沂免费公交:政府“丢芝麻”群众“捡西瓜”》《临沂商城为什么行》《关于停车,临沂出了越来越多的新名词》《用真诚打造人才发展的临沂乐土》《从临沂展会看消费市场复苏的强大信心》等得到众多网友关注。《一个字里的临沂》《弘扬沂蒙精神贵在创新》等多篇时评被评为网络文明传播优秀作品。
2023年7月28日举办的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上,25米手枪速射团体赛决赛中,临沂籍运动员刘帅和队友夏琦、段志成顺利夺冠,中国代表团山东选手勇夺18冠20金。禚艳华迅速推出网评作品《竞技场上何以“鲁”火纯青》,讲述山东健儿用汗水浇灌梦想,用奋斗谱写赞歌,为祖国赢得荣誉、为山东增添光彩的好故事。作品以正面宣传增强舆论引导力,不但获得了6.5万+的阅读量和500多的点赞量,还引发了广大网民在评论区里的积极共鸣,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2024年春节前夕,年产值达到18亿元的郯城县红花中国结又一次开启了“火红之旅”。禚艳华多次到郯城县相关单位及红花镇生产企业、电商企业一线采访,撰写的《红花中国结为啥这么“红”》阐述了沂蒙优秀传统文化传符号在网络时代的“高铁”加持下,乘着“文化两创、山东手造”的东风,“想不红都难”的故事。作品在“在临沂客户端”推出,阅读量近5万,点赞量500+。
2024年10月23日,“量质齐升两年万亿”全国主流网络媒体采访活动在临沂启动,禚艳华有幸随各路主流媒体大咖们沉浸式体验临沂工业的绿色蝶变,先后推出《量质齐升工业蝶变 发展激情澎湃沂蒙》《手持彩“链”当空舞 量质齐升奔万亿》等网评作品,探索沂蒙大地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密码,全过程感受沂蒙老区的澎湃发展激情,以正面宣传增强舆论引导力,作品阅读量2万+。
随着自媒体时代的来临,禚艳华也在今日头条、新浪微博等平台创建了个人账号。为持续提升宣传覆盖面,不断增强网络宣传的传播力、引导力,禚艳华始终坚持“三贴近”原则,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经常深入基层一线,采写了大量主题深刻、思想健康、内容真实的网络宣传稿件,以大量的图文把家乡的发展变化讲出来。
近年来,禚艳华还积极围绕沂蒙精神、民生建设、优化营商环境、文化两创、网络文明等时代主题,创作了《让民企看到“投资山东就是投资未来”》《唱好民生服务“戏”》《为乡村未成年人构筑网络安全屏障》《从临沂感受山东,在山东读懂中国》《赴一场高质量发展的旅游盛会》等200余篇作品,得到很多网友的认可和讨论。
初审编辑:魏振彬
责任编辑:邓梦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