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3日 星期三

新闻热线:0539-7037779

通讯员qq群:97190667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 > 临沂大众网 > 临沂汽车频道 > 汽车资讯 >

宝马(中国):部分车型车身部件腐蚀生锈

2013-03-15 09:22 作者:未知 来源:新华网
通过整理近期“汽车类消费者投诉平台”数据我们发现,在消费者投诉案例中出现了不少宝马(中国)旗下部分进口车型的投诉,其中问题主要集中在部分宝马进口车型(以进口新1系及新3系为主)出现座椅底部护板腐蚀生锈现象。其问题集中度较高,同时也高于行业类似问题投诉水平。

        通过整理近期“汽车类消费者投诉平台”数据我们发现,在消费者投诉案例中出现了不少宝马(中国)旗下部分进口车型的投诉,其中问题主要集中在部分宝马进口车型(以进口新1系及新3系为主)出现座椅底部护板腐蚀生锈现象。其问题集中度较高,同时也高于行业类似问题投诉水平。

        投诉数字:32%投诉有关“腐蚀生锈”

        在新华汽车消费者投诉平台接收到的有关宝马(中国)投诉中,有超过32%的用户对“车身及配件腐蚀生锈”问题进行投诉,大部分投诉来自宝马进口新1系以及新3系用户中。据用户反映,在购置新车后发现车辆座椅底部护板的金属部件会出现不同程度锈蚀现象,个别案例中其锈蚀程度已经非常严重。

        案例:

    [宝马新1系座椅底部护板出现锈蚀现象]

        在众多投诉案例中,我们随机采访了其中的一位宝马进口车用户李先生。在采访中,李先生表示自己是在1210月购买了一辆宝马进口新1系轿车。在日常使用时并未发现任何异常,也没有接到任何宝马经销商或官方通知要求其检查车身部件是否发生锈蚀问题。

        在购车2个多月后,李先生偶然浏览汽车论坛时发现很多用户在论坛中反映宝马进口新1系座椅底部护板存在腐蚀生锈现象。得知此事后,李先生第一时间对自己的爱车进行了检查,发现同论坛中很多用户反映的问题一样,自己的爱车座椅底部也发生了生锈现象,好在锈蚀程度并不严重。

        厂家回应:

        就此问题我们查阅了有关宝马(中国)对汽车产品质量问题的召回信息发现,在20129月,宝马(中国)就“部分客户反映车辆出现座椅底座生锈的情况”进行了官方声明,表示预计于201210月中旬为客户更换座椅底部受到腐蚀或生锈的金属部件。声明中并未对宝马进口车座椅底护板发生锈蚀的原因进行公开说明。

        专家解读:

        有关车辆防锈技术的解读,我们专程采访了汽车技术领域的专家。专家表示:车辆防锈分为两个主要部分:车体防锈(包括裙边,四轮挡泥板,车门内腔,行李箱,引擎盖及前罩板)和底盘防锈(底盘,底盘骨架)。防锈处理方法主要以在金属表面喷涂复合涂剂为主,其作用在于防止金属表面产生锈斑。

        但车辆防锈处理并不是万全保障,由于使用环境的不同,经过防锈处理后的车辆依旧存在发生腐蚀生锈的可能性。导致车辆发生锈蚀的可能有很多,主要包括有害物质的侵蚀、遭受外力损伤、长期处于高湿环境等。

        由此看来,车辆发生生锈原因有很多且不存在100%防锈的可能。因此,车辆出厂时的防锈处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尤其对于车身部件连接处等部位的防锈处理必须十分严格,一旦发生金属连接处发生锈蚀,将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分析解读:

        对于消费者的质疑,我们呼吁宝马(中国)方面能给予正面积极的回应。其实车辆防锈处理是汽车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而由于不同使用环境导致的锈蚀现象也可以进行及时除锈或更换。但作为汽车产品制造者,在得知其产品部分部件发生锈蚀现象的情况下,宝马(中国)有义务主动通知用户进行车辆的检查。

        同时,我们注意到在宝马(中国)发表有关车身部件锈蚀解决办法后,仍有部分用户反应购买的新车(201212月之后)发生车身部件生锈现象。除对已售车型进行防锈、更换锈蚀部件处理之外,宝马应对后续生产以及库存车辆进行相应的防锈处理。xf

    (责任编辑:张婷婷)
手机快拍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分享此新闻

新闻热线:0539-7037770 新闻邮箱:lydzwxw@163.com
汽车资讯:0539-3100789-8002 汽车邮箱:405997570@qq.com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重磅专题

记者调查

论坛热帖

临沂新闻

新闻聚焦

关于我们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业务拓展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2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webmaster@dzwww.com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
鲁ICP备09023866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