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8日 星期一

新闻热线:0539-7037779

通讯员qq群:97190667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 > 临沂大众网 > 临沂汽车频道 > 汽车资讯 >

游戏规则的缺位 注定了中国消费者的悲哀

2013-03-15 16:34 作者:未知 来源:中国经济网
 又是一年3.15,又是一些厂商心惊肉跳的日子,同时,也是一些人一边点钱一边偷着乐的日子。但是,消费者的节日不应该变味成敲诈勒索者打劫的日子。所谓的媒体监督权力是不应该滥用的。

        我还能够怎么说,怎么说都是错”。早年赵传这句家喻户晓的歌词正是今天无数厂商老总、副总和公关人士真实的写照。

      又是一年3.15,又是一些厂商心惊肉跳的日子,同时,也是一些人一边点钱一边偷着乐的日子。但是,消费者的节日不应该变味成敲诈勒索者打劫的日子。所谓的媒体监督权力是不应该滥用的。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斥着信任危机的时代,人们彼此之间的不信任不仅让整个社会的管理成本居高不下,更给某些居心叵测的人创造了商机。他们利用消费者对制造商、经销商、服务提供商的不信任,捕风捉影地杜撰一些故事,在赚足了PV的同时也从客户那里赚到了银子。

      3.15在中国能成为节日,这件事本身就是一个悲剧。如果法律和监管没有漏洞,消费者也就无需为了得到自己本来应有的权利而奔走、呐喊;如果许多争议只能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通过特殊的手段才能得到仲裁,那么我们就不得不回过头来思考一下顶层设计是不是存在缺陷?

      为什么消费者会采取一些极端的方式来维权?为什么这个特殊的日子会成为一些人借机敛财的良辰吉日?仔细想想,还是游戏规则缺位所致,而游戏规则的缺位本质上是由于利益主体的高度关联,并形成一个完美的闭环,只是消费者被屏蔽在圈外。

      具体说吧,如果你的车在保修期内出了问题,能不能保修,鉴定权在经销商手中,如果消费者有异议,要找第三方鉴定机构,但是眼下几乎所有的鉴定机构都与大的整车制造商集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绝大多数知名专家都有整车企业的工作背景,单凭这些,就让消费者的心凉了半截。

      还有,交通事故责任的认定。现在的逻辑是,交通事故必定是当事人中的一方有过失,所谓的机械故障也是车主疏于维护所致,从来没有整车或零部件企业因为产品缺陷在交通事故中承担责任。但实际上,相当多的事故背后都隐藏着产品缺陷这个隐形杀手。

      还有,被用户和4S体系以外的汽车销售、维修企业广泛指责的《品牌专营管理办法》今年也到了非修订不可的时候,因为它实际上是在赤裸裸地保护垄断,绝大多数整车制造商在这个保护伞之下,都以商业秘密和保护知识产权为由拒绝透露零部件供应商的细节,拒绝提供市售车型的维修资料,甚至,于供应商签订协议,禁止其自主销售部分乃至全部零部件。在垄断了所有这些渠道之后,再用保修条款强制消费者到期4S店接受质次价高的所谓原厂服务,还美其名曰:维护消费者权益,打击假冒伪劣零件。

      还有,还有……

      国内外的实践充分证明,完善的游戏规则能让心术不正的人不敢恣意妄为;而有缺陷的游戏规则会让遵纪守法的人受尽欺侮,有时还会起到为虎作伥甚至逼良为娼的作用。

      另一个不得不说的故事就是“南橘北枳”,也就是俗话讲的水土不服。

      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不分时段、部分地段的大堵车不仅让众多高性能车虎落平川,更让直喷、增压、双离合、自适应巡航等众多先进技术出尽洋相,德国和日本一些车企负责研发和测试的专家来到中国后都感叹这种恶劣的城市工况对车辆的损害远甚于纽堡和勒芒,更令人发指的是,在众多国道边的加油站的油品中,水、胶质、灰分、高硫、重金属一应俱全,它们联起手来,足以摧毁所有精密的喷油组件和尾气后处理装置,甚至可以把百万豪车打回石器时代,这就是我们的汽车生活的真实写照,在当下,水土不服绝对不是托辞。

      考虑到上述因素,我们可以负责任地说,中国汽车行业的诚信水平,至少在整车制造商和大型零部件供应商层面,基本上处于所有行业的中上水平,和IT行业差不多,优于金融、地产、通讯和食品。但是,媒体导演的一幕幕闹剧还是上演了……(李洋)xf

     

    (责任编辑:张婷婷)
手机快拍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分享此新闻

新闻热线:0539-7037770 新闻邮箱:lydzwxw@163.com
汽车资讯:0539-3100789-8002 汽车邮箱:405997570@qq.com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重磅专题

记者调查

论坛热帖

临沂新闻

新闻聚焦

关于我们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业务拓展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2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webmaster@dzwww.com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
鲁ICP备09023866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