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9日 星期二

新闻热线:0539-7037779

通讯员qq群:97190667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 > 临沂大众网 > 财经频道 > 最新播报 >

官二代行长非法吸储受审 浦发银行疑以开除脱责

2013-03-13 14:58 作者:未知 来源:中国网
马益江在担任浦发银行郑州21世纪支行副行长期间,伙同他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累计总额达到63.95亿元。马益江案发后,浦发银行第一时间将马益江开除,并迅速删掉了马益江在网上的所有资料。以此表明自己与事件完全脱责。

        中国网河南频道312日讯 201319日,郑州市金水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非法吸收存款案。案件的主角是曾为浦发银行郑州21世纪支行的原官二代副行长马益江(马益江之父原任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副厅级审判员、赔偿委员会主任,马益江揽储的钱大都存在其父在浦发银行郑州21世纪支行的账户上)。马益江案涉及资金高达63亿元,目前直接受害人56人及七八家担保公司,间接受害人达到500余名。

        马益江案发后,浦发银行第一时间将马益江开除,并迅速删掉了马益江在网上的所有资料。以此表明自己与事件完全脱责。但是,对于浦发银行的行为、声明,上当受骗的储户并不认可。他们认为,被骗资金的来往,都是在浦发银行营业场所内发生,由马益江以浦发银行郑州21世纪支行副行长身份进行的操作。尽管马益江实际上没有对浦发银行的代理权,但其行为,让众多客户被误导以为马益江是代表浦发银行签定的协议,从而构成了法律上的“表见代理”关系,因此,被马益江代理的浦发银行,应承担一定赔偿责任。于是,20124月,40多名受害客户,聚集到位于郑州市金水路与玉凤路交叉口的浦发银行郑州分行,要求浦发郑州分行承担马益江骗储一事的责任。综合媒体报道。

        辛苦攒的钱放在哪里最安全?很多人会选择银行。新中国成立以来,银行一直素有铁账本、铁算盘、铁规章,即“三铁”精神的美称,而企业和居民始终把银行视为最忠诚、最真挚、最守信、最值得信赖的企业。信誉,无疑是银行的金字招牌。但近年来,由于一些地方的金融监管不严,尤其是银行的内控管理不力,金融机构的违法违规活动层出不穷,屡禁不止;银行内部人员的金融犯罪时有发生,屡见不鲜,给受害者造成了财产损失,也给银行信誉带来严重影响和威胁。马益江以高息揽储为诱饵非法揽储高达63亿,这与马益江在浦发银行工作的便利条件及她官二代副行长的影响力是密不可分的。虽然她的行为没有给浦发银行造成资金流失,并且浦发银行也在第一时间迅速脱责。但是,无论从法律和道义来讲,浦发银行对马益江事件都难脱其责,个中缘由值得探究和深思。

        这起事件,充分暴露出浦发银行在内控管理上的漏洞:一是对于各级管理人员,特别是掌握一定决策权的管理人员,存在着控制盲点。二是在制度执行上,岗位自我约束机制不健全,有法不依,有章不循,违章操作,缺乏严格的、经常性的检查,监督机制形同虚设。三是银行内部缺乏对金融犯罪的防范机制,使不法分子乘虚而入。四是对领导干部疏于教育、管理和监督。

        对于浦发银行来说,这次事件堪称一次惨痛的教训。可想而知,马益江案对于浦发银行的品牌形象、企业形象、信誉度都会产生不良影响。一个失去客户信任的银行,一个内控管理缺失的银行,要想重新赢得客户的信任和尊重,恐怕有很长的路要走。

        马益江一案若不是因其资金链断裂,恐怕还很难被发现。在各大银行,是否还有更多的“马益江”隐藏其中?是否还有更多不为人知的金融诈骗在黑暗中悄悄盛行呢?我们期待金融管理部门通过这个“冰山的一角”,严格银行内部管理,严控金融犯罪,维护好金融安全和稳定,也让老百姓吃一颗定心丸。对于马益江一案走向,我们拭目以待。

    (责任编辑:连繁繁)
手机快拍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分享此新闻

新闻热线:0539-7037770 新闻邮箱:lydzwxw@163.com
合作热线:0539-3100789-8001 合作邮箱:lydzwhz@163.com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重磅专题

记者调查

论坛热帖

临沂新闻

新闻聚焦

关于我们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业务拓展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2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webmaster@dzwww.com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
鲁ICP备09023866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