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4日 星期四

新闻热线:0539-7037770

通讯员qq群:205620460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敢当时评

打造宜居利居乐居的美丽城乡

2014年10月13日 10:30:00 作者:向力力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对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全面安排和部署。综合治理水污染和水害,推进以湘江流域为重点的重金属污染治理,提高污水集中处理率;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抗灾减灾能力。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对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全面安排和部署。在实践中,湖南省郴州市立足山好、水好、空气好的优势,围绕打造宜居利居乐居的美丽城乡,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努力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和生活方式,走出一条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路子。

      高水平推进城乡绿化。绿色是生态的重要标志。打造宜居利居乐居的美丽城乡,应努力让城乡绿起来、靓起来。郴州市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园林城市为牵引,大力实施封山育林,大幅提高森林覆盖率和园林绿化面积,增加植物多样性,增强景观效应。划定生态红线,实施禁荒、禁猎、禁牧等“五禁”和问责措施,坚持绿化扩容与提质相结合,逐步提高城乡绿化水平;打响三年城乡绿化“攻坚战”,消灭宜林荒山、绿化盲区,完成对矿山开采、石漠化区域等生态脆弱区的森林生态修复。同时,把郴资(兴)桂(阳)、郴永(兴)宜(章)城镇群和各县城作为绿化重点,打造以森林为主体、以园林为景观的生态片区;把江河作为森林廊道,将道路、水系、农田等各类森林板块连接起来,形成布局合理、植物多样和景观优美的城乡森林格局。

      高起点做好集约节约用水文章。水是生命之源。节水、治污和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是打造宜居利居乐居美丽城乡的基础工程。郴州市以建设全国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为契机,以中心城区和城镇群为重点,构筑水生态景观体系。利用城市及周边河流、湖泊、湿地等水生态系统,通过移城就水、引水入城、水系连通、片区开发等方式,形成以山水为特色的具有国际品质的城镇群。做好温泉开发工作,以汝城温泉为龙头,科学规划布局,建设有规模、有品位、有竞争力的温泉旅游度假区。综合治理水污染和水害,推进以湘江流域为重点的重金属污染治理,提高污水集中处理率;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抗灾减灾能力。搞好水源保护和建设,重点建设东江二期供水工程,研究和争取实施长株潭衡郴直供水工程等,保障城乡居民饮水安全。

      高标准抓好矿业发展转型。合理利用矿产资源,推动矿业发展转型,是打造宜居利居乐居美丽城乡的重中之重。郴州市以推进矿产资源整顿整合,提高办矿水平,实现规范化、规模化、科学化开采利用为抓手,突出精深加工,发展循环经济,拉长产业链条,推进产业集群,从根本上实现从多到少、从传统到现代、从黑色到绿色的转变。把矿业转型与矿山治理结合起来,重点抓好雷坪、玛瑙山等矿区和427座尾矿库的综合治理;改造提升以矿业为主体的传统产业,淘汰落后工艺和产能,严控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行业的项目准入,创新矿区与河流重金属污染治理的模式;推进以开放促转型,承接产业转移,引进高科技型、生产服务型企业,促进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嫁接、融合、提升,推动整个产业层次升级。

      高规格发展现代庄园经济。现代庄园经济以发展生态、休闲和绿色农业为主要内容,属于典型的生态经济,是打造宜居利居乐居美丽城乡的题中应有之义。郴州市具备发展现代农庄的自然生态、历史文化、区位交通和产业、市场等优势,应把发展现代庄园经济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现代农业、提升城市品位和竞争力的重大举措来抓,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加快发展。当前,主要是围绕郴资桂、郴永宜城镇群及高速公路、国省主干道等重点领域,建设30—50家高端的现代农庄,每个县建设1个以上有规模、上档次的现代农庄;让资金、管理和技术等现代生产要素进入乡村,为“资本下乡”开辟绿色通道,将整个链条延伸到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的各个领域,把现代农庄打造成宜居利居乐居美丽城乡的特色名片。

    (初审编辑:孙贵坤   责任编辑:李洪鹏)
新闻热线:0539-7037770 新闻邮箱:lydzwxw@163.com
合作热线:0539-3100789-8001 合作邮箱:lydzwhz@163.com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关于我们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业务拓展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2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webmaster@dzwww.com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
鲁ICP备09023866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