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1日 星期五

新闻热线:0539-7037770

通讯员qq群:205620460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敢当时评

一根网线,让我们的生活更精彩

2015年11月03日 13:57:00 作者:刘奎林 来源:大众网
淘宝、美团、网上定票定宾馆、网上缴水电费……而今,网络在不经意间融入了我们的“吃住行游购娱”;网上营销、网上订单、网上洽谈…..商海之中,“互联网+”正在领航企业破浪前行。

      刘奎林

      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十二五”互联网发展十大亮点》,我国移动宽带用户累计6.74亿户,互联网经济在GDP中的占比超过美国,网络零售交易额规模跃居全球第一,互联网相关上市企业328家,制定出台互联网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共76部……互联网正在日益深入地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经济日报》10月30日)

      过去的五年,我们欣喜地看到,我国正在由“网络大国”向“网络强国”迈进。作为20世纪的一项重大基础性科技发明,互联网正以日新月异的速度改变着中国和全世界。

      想起了正在热映的《夏洛特烦恼》,假如陪着夏洛同学穿越至1997,相信大多数人都会和我一样,很难适应彼时网络不普及的生活。

      那时候,大街上没有四处奔跑的“快递小哥”;那时候,公交地铁上没有手不离手机的“低头族”;那时候,有台装有Win95系统的“586”就是“高大上”;那时候,我们从报纸和电视上获得的新闻总是滞后于“第一时间”……

      时光如梭。从1997到2015,不到20年,一根网线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淘宝、美团、网上定票定宾馆、网上缴水电费……而今,网络在不经意间融入了我们的“吃住行游购娱”;网上营销、网上订单、网上洽谈…..商海之中,“互联网+”正在领航企业破浪前行。

      随着“互联网+”行动的积极推进,特别是即时通讯技术(两微一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已经渗透到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和行业,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新工具、科学技术创新的新手段。

      “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十二五”以来,我国的网络经济正在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态势,特别是在互联网技术、产业、应用以及跨界融合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为在经济新常态下的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动力,为实现“换道超车”赢得了先机。

      发展的成果是惠及民生。如今,互联网的应用服务正在向公共服务领域延伸,民生服务能力正在成为互联网企业重塑竞争新优势的重要抓手。加强和地方政府的合作,将城市交通、社保、医疗、旅游、社区等民生服务信息统一整合到互联网平台上,开展为民信息服务,增强公共服务能力,成为互联网企业向民生领域渗透的主要途径。有专家预测,随着“互联网+”战略的实施,腾讯和阿里等互联网企业关于城市服务入口争夺战将会更加激烈,为民信息服务的整合共享步伐将进一步加快,“互联网+医疗”、“互联网+交通”、“互联网+公共服务”、“互联网+教育”等新兴领域将呈现方兴未艾之势。

      网络搭起汇集民智的连心桥。“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盼,我有所为”,网络已成为各级领导科学决策的重要渠道,是政府和网友间的连心桥。无论国家领导人与网友的互动,还是各省、市领导请网友“灌水”、“拍砖”,目的都是汇集民智,让政府决策和群众心声实现同频共振。

      网络无国界,世界因网络而变成了“地球村”。然而,由于多方面原因,并不是所有国家都掌握了网络话语权和互联网核心技术,在“西强东弱”的网络现实面前,网络乱象还层出不穷,网络安全还令人担忧。建设“网络强国”,主角是互联网企业和全体网民,希望我国的互联网企业能够立足自身实际,以精湛的品牌和良好的信誉赢得全世界网民的点赞。也期待着全体网民能够依法、理性上网,以实际行动共建清新绿色的网络空间,在世界面前展示中国网民的良好形象,为“网络强国”建设贡献应有的力量。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李洪鹏)
想随时随地获取更多临沂新闻,请下载"山东24小时"新闻客户端、关注临沂大众网(@lydzw)微博
或临沂大众网公众微信( linyidzw);新闻爆料请登录大众论坛临沂社区或拨打新闻热线0539-7037770
新闻热线:0539-7037770 新闻邮箱:lydzwxw@163.com
合作热线:0539-3100789-8001 合作邮箱:lydzwhz@163.com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关于我们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业务拓展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2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webmaster@dzwww.com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
鲁ICP备09023866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