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9-7037770

通讯员qq群:205620460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健康>临沂卫生

间歇性禁食有助于治疗慢性疾病

2016年04月14日 07:53:00 作者: 来源:北京青年报
其中美国营养与饮食学会的注册营养师乔伊·杜博斯特就指出,禁食不适用于孕妇、糖尿病患者和正在接受药物治疗的人群。对普通人来说,现实版“饥饿游戏”可不是谁都玩得起,禁食虽好,但切勿贪禁,与人种地域不同,现实中还需要多多“因地制宜”、“量体裁衣”。

      关键词:间歇性禁食

      什么是间歇性禁食法?

      当前美国瘦身界的新宠是什么?间歇性禁食法!

      没错,不仅畅销书在宣传它,连“金刚狼”和“卷福”的扮演者等名人也对它推崇备至。作为流行概念,配合它的有一种名为“5:2轻断食”的禁食计划,即正常进食五天,轻断食两天,不少参与者认为自己能显著减肥多亏了禁食。

      那么禁食是否真的有效?这个问题的答案需要追溯到几千年前,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和哲学家柏拉图,都是间歇性禁食最早的拥趸,而且即便是现在,世界各地依然有数百万计的人,因为宗教和心灵方面的原因定期禁食。

      纵观历史,人类祖先是吃不到每日三餐外加零食的,因此间歇性进食在人类史上的大部分时间里都属常态,对于人群中的狩猎—采集者来说更是如此。经过长期演化,人类能够在肝脏和肌肉中储存糖原,以备迅速分解提供能量,而脂肪更是长期能量储备,在缺乏食物时可以维持人体数周所需能量。

      美国南加州大学的长寿研究所所长瓦尔特·隆格在对小鼠进行的初步研究显示,每月禁食2到5天可以减少糖尿病、癌症和心脏病的致病因素,此后的人体研究也证实了这点。隆格博士推测,禁食之所以具有健康效益,是因为它能减少胰岛素以及类胰岛素生长因子,而后者与癌症和糖尿病密切相关。降低这些激素的水平,能够减缓细胞的生长和发育,从而延缓衰老,同时减少疾病的风险因素。

      当激素水平较低时,人体就会处于类似“待机”的维护状态

      隆格博士打了个比方,“当胰岛素等激素水平较低时,人体就会处于类似‘待机’的维护状态,此时细胞没有太大的生长压力,通常就会进入‘保护模式’”。

      “5:2轻断食”倡导人们先进行一周5天不受限制地进食,之后2天每天仅摄入500卡路里,相当于一顿清淡的饭,这是第一种方案。第二个方案是“隔日禁食法”,即每隔一天,热量摄入不得超过500卡路里。此外,还有第三种方案,称为“限时进食法”,指在较短时间内,一般是6至8小时,摄入一天所需的全部热量,其余16至18小时一直保持禁食状态。研究表明,第三种方案同样能降低患癌风险,并有助于保持体重。

      支持者们认为禁食可以带来惊人的健康效益,而反对者却认为,禁食对大部分人来说没有可行性,而且大部分所谓支持性研究证据都来自动物研究,根本不足以将禁食作为减肥或促进健康的方法进行广泛推广。其中美国营养与饮食学会的注册营养师乔伊·杜博斯特就指出,禁食不适用于孕妇、糖尿病患者和正在接受药物治疗的人群。

      研究发现隔日禁食可防小鼠患中风、阿尔茨海默氏症和帕金森氏症

      为了验证禁食法的有效性,芝加哥伊利诺伊大学的营养学副教授克里什陶·瓦拉迪在数百名肥胖的成年人身上研究隔日禁食法的效果。在这场持续8至10周的实验中,她发现,试验对象的体重平均下降了6公斤左右,胆固醇、血压和胰岛素等指标均显著降低。只不过有10%到20%的人们认为这种禁食法难以坚持而放弃了,而坚持下来的人群则认为只要挺过前几周,很快就能适应。

      美国国家老龄化研究所的神经科学家马克·马特森更是在35年中身体力行地坚持“限时进食法”。在动物研究中,他还发现,隔日禁食可以防止小鼠患上中风、阿尔茨海默氏症和帕金森氏症,并使其寿命延长30%。原理是,隔日禁食可以让身体合成更多保护脑细胞的蛋白质,增强其修复受损DNA的能力,并且还能给身体一个温和的应激压力,让全身细胞都更加强壮,提高细胞对损害的适应能力。

      研究者们认为,不吃饭的适应过程跟懒人刚开始锻炼的情况一样,需要强大的自律能力,毕竟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当然,对普通人来说,现实版“饥饿游戏”可不是谁都玩得起,禁食虽好,但切勿贪禁,与人种地域不同,现实中还需要多多“因地制宜”、“量体裁衣”。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李洪鹏)
想随时随地获取更多临沂新闻,请下载"山东24小时"新闻客户端、关注临沂大众网(@lydzw)微博
或临沂大众网公众微信( linyidzw);新闻爆料请登录大众论坛临沂社区或拨打新闻热线0539-7037770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