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9-7037770

通讯员qq群:205620460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焦点网谈

用“四个全面”引领经济新常态

2015年08月06日 14:01:00 作者:管清友 来源:人民网
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经济新常态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为转方式、调结构提供根本动力。

      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论指导与实践指南,自然也是新常态下经济工作的根本指导。然而,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开展经济工作两层皮现象,一些干部错误地认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政治任务,与经济工作关系不大。思想认识不到位,行动就会缺位。于是,就会按老思路开展新工作,用旧办法解决新问题,效果自然就不理想。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十分复杂,我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做好经济工作,必须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适应和引领新常态。可以说,只有掌握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真谛,才能抓住适应和引领新常态的要义。

      经济新常态意味着发展更科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全面小康是一个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领域的整体性目标。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要求各级政府摒弃“唯GDP”的传统发展思路,深刻认识发展不仅是经济增长,而且是全面协调、有质量有效益的可持续发展,推动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当然,“去GDP”同样不可取。我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这一方面意味着我国经济仍有巨大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也说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还要啃硬骨头,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着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经济新常态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为转方式、调结构提供根本动力。全面深化改革不是修修补补的体制机制调整,而是自我革命式的全面革新。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的破除,将打破利益固化籓篱,解除限制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激发经济活力;经济增长机制转换和宏观调控体系完善,将为新常态下的经济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和根本保障。伴随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微观活力将进一步释放,新的增长引擎将被打造出来,我国经济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将具备更坚实的制度基础、更充沛的动力源泉。

      经济新常态要求加快形成统一透明、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通过全面依法治国为经济有序运行提供法治保障。全面依法治国为市场运行和经济发展提供秩序保障和行为规范,是市场经济有序运行的根本保障。只有在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下,才能形成保护产权、维护契约、平等交换、公平竞争、有效监管的市场环境,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只有全面依法治国,才能确保市场主体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稳定市场主体预期,有效保护知识产权,营造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环境,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经济新常态需要加强和改善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通过全面从严治党有效促进党员干部按经济规律办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中央八项规定为开端、以作风建设为突破口、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抓手、以反腐倡廉为动力,全面从严治党加快推进,政府职能加快转变,简政放权有序进行,党员干部队伍更加纯洁,党员干部履职尽责能力明显提高,政府“缺位”“越位”现象明显减少。这有利于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进一步激发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初审编辑:孙贵坤   责任编辑:李洪鹏)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