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9-7037779

通讯员qq群:97190667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主页 > 临沂大众网 > 新闻聚焦 >

全国最美乡村教师杨洪丽 沂蒙山校园里的百灵鸟

2012-07-10 18:37 作者:徐传文 徐书盛 来源:临沂大众网
16年来,她一个人担任着从小学到初中一至九年级25个班的音乐教学工作;近两年来,每到寒暑假,她主动放弃和家人团聚的机会,在学校开设“留守儿童俱乐部”,给予留守孩子们更多“家”的关怀和温暖。她叫杨洪丽,在2011年首届“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大型公益活动中,她成为了全国100名“最美乡村教师”中的一员。

     


    杨洪丽老师在为“留守儿童”们唱歌。
     
    大众网临沂7月10日讯 (记者 徐传文 通讯员 徐书盛)16年来,她一个人担任着从小学到初中一至九年级25个班的音乐教学工作;近两年来,每到寒暑假,她主动放弃和家人团聚的机会,在学校开设“留守儿童俱乐部”,给予留守孩子们更多“家”的关怀和温暖。她叫杨洪丽,在2011年首届“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大型公益活动中,她成为了全国100名“最美乡村教师”中的一员。
    杨洪丽,1977年出生在沂蒙山区沂水县泉庄镇一个叫杨家洼小山村民办教师的家庭,在沂蒙精神的熏陶下长大,自小就立志做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她有一个梦想,让大山的孩子像百灵鸟一样歌唱,像雄鹰一样翱翔;她有一个期待,让大山的孩子特别是留守儿童得到家的温暖;她有一个希望,让大山的孩子传承着沂蒙精神,成为建设国家的栋梁。
    1996年,杨洪丽从沂水师范毕业分配到沂水县高庄镇第二初级中学,成为这所沂蒙山腹地的农村学校唯一一名音乐教师。高庄镇第二初级中学位于沂水县最西部,地处偏远,教学设备落后、师资力量薄弱,学生大部分都是“留守儿童”。在这样的环境下,杨洪丽不忘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和技能,利用节假日自学了十几门音乐课程,还省吃俭用、四处拜师,积累了丰富的音乐知识。不论是高雅殿堂、还是简陋的教室,不论是田间地头,还是学生家中,都飘荡过她美丽动人的歌声。当地的乡亲们都亲切地称她为“沂蒙山的百灵鸟”。
    师生们还清晰记得,第一次上音乐课,因为没有一件像样的乐器,她就自制了一些“乐器”:在硬纸板上用毛笔和粉笔画上黑白键,记上高音,充当临时“钢琴”;在竹竿上钻上眼,充当笛子;找来脸盆充当套鼓……音乐课就在这“锅碗瓢盆交响曲”中上演着,孩子们敲敲打打着这些简陋的“乐器”,课堂气氛却异常活跃,激发起孩子们对音乐的爱好和兴趣。学校的师生们也给这里的音乐课起来个风趣的名字----“茶缸饮料瓶交响乐,脸盆石板奏鸣曲”。
    高庄镇也是山东鲁迅艺术学校的发源地,这里乡乡有红嫂,村村有烈士。为更好传承沂蒙精神,杨洪丽进村入户,走访老党员张恒军、妇救会会员30多人,搜集、整理红色歌曲、戏曲20多首,并撰写了《沂蒙颂歌》,在全校师生中传唱,同时还开办了“鲁艺合唱队”,这使得孩子们在学唱这些红歌时,也受到了沂蒙精神的熏陶。
    在今年建党91周年之际,杨洪丽把多年来演唱过的红歌重新整理,从并不宽裕的积蓄中拿出了3000元钱,制作了500套DVD光盘,向建党91年周年献礼,引起了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关注。先后有三批爱心人士向学校捐助了电子琴、竖笛、葫芦丝等乐器及篮球、排球、羽毛球等体育器材,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
    随着学校“留守儿童”的增多,杨洪丽觉得自己应该有所行动,从两年前开始,每到寒暑假,她主动放弃和家人孩子团聚的机会,在学校开设“留守儿童俱乐部”。每周都会抽出3-4天的时间义务给“留守儿童”上音乐课,教孩子们唱歌、跳舞,陪孩子们聊天、谈心。学生潘鑫鑫告诉记者:“我的爸爸妈妈都在外地打工,我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我们班里好多同学都和我的情况一样。为了能有更多时间的照顾我们,杨老师放弃休息,教我们唱歌、跳舞。她就像我们妈妈一样疼爱我们”。在杨洪丽指导和带领下,这些孩子多次参加了沂水县委宣传部、沂水县广播电视局等单位组织的歌唱比赛并获了奖。今年暑假,杨洪丽又带着孩子们走出大山,来到临沂城区,参观了临沂科技馆,让孩子们开阔了眼界的同时也充分感受到科学的无穷魅力。
    现如今,在学校领导的帮助下,“留守儿童俱乐部”里开设了网络视频室。乡村的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在视频前展现自己,与在远方的爸爸妈妈通过视频相见,为在远方的父母唱一支歌、表演一个节目,亲情之爱通过网络视频得以交融。
    杨洪丽已经习惯往返于家和“留守儿童俱乐部”之间,现在这个俱乐部已成立2个年头,杨洪丽和孩子们也结下了深厚的感情。看到一批批的孩子长大、懂事,认真而快乐的学习、生活,杨洪丽认为自己做的工作很值得。
    杨洪丽俨然“一只百灵鸟”,既是“歌手”,又是“舞蹈家”,引领和呵护着孩子们,快乐生活在沂蒙山区的这所乡村学校里,给校园和孩子们的世界增添了无限的活力和希望。
     
     
    (责任编辑:庄红)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重磅专题

记者调查

论坛热帖

临沂新闻

新闻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