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临沂讯应文化部邀请,8月13日、14日晚,山东省临沂市柳琴剧团携现代柳琴戏《沂蒙情》晋京参加展演活动,在中国评剧大剧院上演两场。能容纳700余人的中国评剧大剧院座无虚席,《沂蒙情》得到首都观众的广泛赞誉和专家学者的好评。(人民网 8月16日)
柳琴是一种起始于唐朝的乐器,因其外形比较土气有"土琵琶"之称,柳琴戏则广泛流行于苏、鲁、皖等省份,在乡间农村深受百姓喜爱。然而,随着时代发展,在新文化元素大量涌现造成冲击下,类似于柳琴这样的传统表演艺术,越发受到挤压,甚至在现代文化领域面临着生存危机。山东临沂市柳琴剧团大戏《沂蒙情》在京上演,获得了首都各界一致好评,让人耳目一新为之动容。
究竟如何突破时代束缚,为传统艺术表演找到新的切入点,健硕传统艺术表演的生命力,这不仅是文化大繁荣的一个崭新课题,更关系着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一些传统的艺术表演形式,有着悠久源远的历史,甚至经历了千年的风霜,而深受不同时代人民的喜爱。类似于柳琴戏这样的艺术表演形式,镌刻着历史赋予的沁香,历经历朝历代,传承到今天,已经不单纯是一种戏曲表现形式,柳琴戏已经成为我们传统文化中不能丢失的瑰宝。
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些历经千年洗礼的文化表演形式,却面临着一种尴尬的生存挑战。如柳琴表演,很大程度上只在华北一带农村乡间流行,即便如此也面临着新文化元素的冲击,而一再遭受挤压,很难找到一种文化生存市场。柳琴戏流行的年代仿若已经成为历史,也只有我们的父辈还能吟唱几句。如今在网络化社会刺激下,新的流行音乐元素广泛盛行,受到年轻人的广泛推崇,以柳琴为代表的传统艺术表演,缺乏创新能力,后继无人面临断层,能传承祖先文化遗产的表演艺术家寥寥无几,令人堪忧。
其实,柳琴与柳琴戏的尴尬生存现状代表了一些传统艺术表演形式和曲艺艺术的现状。一方面,新的文化元素一再出现,其鲜艳的艺术色彩与广泛的艺术底蕴,占据了文化领域的新天地。传统表演艺术后继无力而一再退却,不得不尴尬地守卫着越发单薄而仅有的一寸小天地。观众在流失,传承找不到可靠的依附点,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缺乏耐心,甚至毫无兴趣。面对这样艰难的处境,我们不得不反思,传统文化出路何在,只有找到传统文化传承的突破口,我们才能赋予这些历史悠久的表演艺术以崭新的生命力。
山东临沂的柳琴剧团在当地政府文化惠民政策扶持下,近几年有了新的发展,不仅牢牢竖起了传承传统柳琴艺术表演的大旗,还实现了华丽转型,融入到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开辟文化大繁荣的文化盛世中,也赢得了越来越多突破年龄界限的观众。山东临沂柳琴剧团之所以能突破自我,找到了新的生机,这源于他们不仅继承了传统柳琴表演艺术的功底,关键在于认清了时代进步导致文化口味转变这一现实。
只要认清时代发展的主题色彩,并改变传统一成不变的老表演方式,在创作新曲目上,在融合新的文化元素上下功夫,让现代文化反哺传统文化,以柳琴戏为代表的老艺术表演形式,一定能找到新的机遇。为此,当地柳琴剧团在政府支持下,实现了自我革新,转变了老思路,这样柳琴艺术表演也就有了新的动力。在创新意识的带动下,柳琴表演艺术家积极探索新的表演形式,在柳琴戏中融入了鲜明的时代特色,以弘扬"沂蒙精神",表达沂蒙人民对党、对军队、对中国革命的鱼水情、血泪情和骨肉情,展现沂蒙老区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斐然成绩为创作来源。
在演奏效果上突破了柳琴单一的表演形式,实现了柳琴在多种乐器中游刃有余而主题鲜明的效果,在舞台表演上实现了舞美、声乐、舞台艺术等现代文化元素的完美融合。如此,柳琴演奏更加活泼生动,柳琴戏也融入到现代戏曲剧目中,自然也就越发受欢迎,而赢得更多观众。这样的柳琴表演不仅传承了传统文化,而且汇聚了时代特色,实现了多种艺术效果的有机结合。如此一出传统与现代结合,有着深刻境界与精神内涵的艺术大戏,自然而然也就表现出艺术最本真的诱惑力与吸引力,而赢得满堂喝彩。
山东临沂柳琴戏表演获得成功,已经不单单是柳琴这一传统剧目的一出华丽转型好戏,更是一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融汇的典范文化创新大戏。这将对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指明方向,对更多面临生存危机的老剧目、老艺术表演形式、老民间手艺的传承起到难得的示范效果,对繁荣文化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促进文化民生发展都有着深刻意义。(程奎星)
(责任编辑:江志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