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9-3100789

通讯员qq群:97190667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聚焦

临沂人闯关东拓荒篇:初到北大荒 曾吃糠咽菜

2013年08月06日 08:43 作者:刘遥 来源:大众网临沂站
50多年来,带着骨子里的“沂蒙精神”,这帮临沂人艰苦创业,在遥远的松嫩平原赤手打拼出“龙江第一村”,被誉为黑土地上一颗耀眼的明珠。2012年,全村总资产达到18.1亿元,人均纯收入6.58万元。
         编者按:东经123.52度,北纬47.34度,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甘南县兴十四镇兴十四村。1956年春天,一群临沂人背井离乡,从沂河边长途跋涉,一路艰辛,来到黑龙江省音河畔。

      大众网临沂8月6日讯(记者 刘遥50多年来,带着骨子里的“沂蒙精神”,这帮临沂人艰苦创业,在遥远的松嫩平原赤手打拼出“龙江第一村”,被誉为黑土地上一颗耀眼的明珠。2012年,全村总资产达到18.1亿元,人均纯收入6.58万元。

      从今天起,将推出特别报道,分“拓荒篇”、“创业篇”、“腾飞篇”、“传承篇”和“启示篇”五篇,为您讲述兴十四村那些有血有肉的临沂人的故事。

      “楼上楼下,电灯电话”,50多年前,沂蒙人响应国家号召开赴黑龙江拓荒前,当地干部们这样向他们许诺。如今的村庄别墅成片,树荫成行,他们拼出了这个梦想。

      但兴十四的临沂人曾一路艰辛,也曾吃过救济粮。1956年刚到的时候,这里只是一片草比人高的荒原,没有农田,没有人烟。拓荒,由此开始。

      如今家家户户住别墅

      七月流火,万里无云,空气清新得令人愉悦。车一路驶进兴十四村,窗外是一望无际的玉米和水稻,静谧整洁的大街小巷里行人很少,一座俯首躬身浑身是劲的拓荒牛雕塑立在村口的广场上。
     错落在松柏之间的是红顶小别墅,家家门前的沙果树都坠满青色果子,豆角、茄子、黄瓜长势正好。在刻意恢复的原生态树林中,厂房楼隐约可见。

      住进村里的宾馆,端上来的是原汁原味的黄瓜、土豆、西红柿,居然还有大煎饼!问服务员是不是迁就我们这些老家人,“不是啊,这就是我们的主食。”

      村干部马洪军的爷爷是第一代拓荒人,他带记者参观二层别墅,一进小院就看到门没锁,可主人不在家。感觉冒失了,快速瞄一眼家中摆设:大露台、鱼缸、整体厨房、家庭影院一应俱全,餐桌上还有一摞煎饼和一碗盐豆子,唯一有时代感的是墙上一座报时的挂钟。马洪军倒是大咧咧:“不要紧,随便看,全村的门都不用锁。”

      在这个完整的临沂移民村,不但保持着临沂的民风民俗和临沂人的性格脾气,就连全村人的口音都是沂蒙腔调:“怎事儿”、“菜全都木有污染”。“小孩会好几‘国’语言,在学校说普通话,跟同学说东北话,还学英语,一回家就说临沂话。”75岁的老人刘鹤亭笑眯眯地告诉我们。

      “现在是实现了‘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刚来的时候,房无一间、地无一垄、树无一棵,还以为移民移错了地方。”今年85岁的张维良老人乡音未改,他是1956年最早来到兴十四村的第一批拓荒人、老党员,村里人叫他老张会计。刚到村这天参观的,就是他跟老伴的家。

        当年他们觉得移错了地方

      1956年,根据国务院部署,由山东省临沂县、沂水县、沂源县、沂南县、莒县、费县、苍山县、平邑县向甘南县移民22347人,在县内勘建移民村。其中“兴”字片24个村,村名分别是兴五村、兴十村……以此类推,兴十四村由此得名。

     老人们的记忆中,那年农历二月二之后,上边就派人下来鼓动大伙:到了东北要啥有啥,点灯不用油,种地不用牛,楼上楼下电灯电话……“那也不是啥人都能来,多数都是比较先进的党团员,最次也是贫下中农,报完名还得审查批准。我那年17岁,就虚报了1岁,戴着‘青年志愿开荒团’的小黄牌很自豪哩。”75岁的刘鹤亭是当年从临沂县洪瑞乡、汤河乡五十六个村庄中移民到兴十四村的428名开荒队员之一。

      被马车拉到临沂县,上汽车送到兖州,再坐闷罐车,七天七夜后到了齐齐哈尔。一人发了一床薄棉被、三个面包,住了一夜,卡车送他们到甘南县城。从甘南到兴十四,木轱辘一路颠簸,马车找不到路,只能看地上插着的小红旗。

      年轻的老张会计从马车上跳下来,在一片草比人高的荒原上,看到了竖着的小红旗,木头橛子上写着“兴十四村”。哪有什么楼上楼下?荒野里是当地老乡用秸秆新搭的草家子,周围风沙弥漫,寒风料峭,7岁的付华廷用薄被罩住头。

      冬天零下40多度,草家子的大通铺里,谁都冻得睡不着,早晨起床耳朵眼儿都灌满沙土;甜菜渣、豆皮子、草根,就是他们的粮食。条件太艰苦、太恶劣,是去是留,移民们争得面红耳赤。

      最后,只剩下包括老张会计在内的8名党员带领大人孩子共36人留下来。1957、1958年,临沂县先后又有92名投奔亲友的“挂钩户”来到兴十四村,这128人成了兴十四村最早的“拓荒者”。

      曾经饿得吃马饲料

      北大荒的一切都跟关内不一样。兴十四村的人都是从临沂移民来的,没一个当地人,更别说有经验的老农了。在辽阔的松嫩平原上,不是所有的土地都是黑土地,兴十四村的地就是沙石地,跑风漏水。啃着玉米窝头,喝着玉米面糊,在这个陌生的环境中,第一批拓荒人开始了最为原始的劳作。

      牛是当地老百姓响应号召捐的,工具是从临沂带过去的,一人一犁一牛,拓荒开始了。

      刚开始干,兴十四人就赶上了“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三面红旗,村民们辛苦干了三四年,家底一点也没攒下。最艰难的时候,大队食堂用8斤玉米面,掺着糠,竟然蒸出了240个窝头……
    那时才9岁的付华廷细脖子上支楞个大脑袋,做梦都流着口水去拿锅里的窝窝头。他的母亲和村里所有妇女一样,把糠皮窝头给了男劳力,自己得了浮肿病,三寸小脚肿得穿不上鞋,更下不了地,走路都打晃。

      吃不上饭,付华廷就去邻村讨饭。一次饿得实在受不了,他从马槽里抓了饲料往嘴里填。“饲料有毒啊!”社员拉他进屋,没有粮食,只能拿没掺东西的马料给他吃,付华廷一边哭,一边往嘴里塞。

      1964年,老张会计回到临沂,娶了郑旺乡的张学凤。记者见到张学凤时,69岁的老人被早年艰辛的生活压弯了腰。“白天铲地,中午摊煎饼,社员都在地里吃饭,老张就挑着担子一趟趟往地里送水,所有人只知道埋头干。”

      头8年一分钱没见着,最初拓荒的岁月里,兴十四村成了全县最穷的村。在付华廷被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之前,这里还是有名的“生产靠贷款、吃粮靠返销、生活靠救济”的“三靠村”。

      吃上饱饭的日子很快到来。1962年,全村认真种了300垧地并迎来丰收,到1966年,每人每年可分300斤粮食,还能分到10元到50元不等的人民币。但这开心的日子没过多久,一场“红色风暴”又来了,一心想着春种秋收的兴十四成了“唯生产力论”的典型,不得不“停产闹革命”,生产一年不如一年,眼见辛苦攒下的一点家底就要给败光了。
     
    (初审编辑:庄红   责任编辑:江志宇)
手机快拍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分享此新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