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9-7037770

通讯员qq群:205620460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聚焦

黄村人从胜利走向胜利 沂蒙精神绽放在鲁南

2014年06月23日 09:19:00 作者:吕柏华 刘忠文 来源:大众网
涛涛沂河水,数不尽16位英烈的感人事迹,数不尽“黄大娘”的抗日故事,数不尽黄村人一段又一段的创业历史。正如史籍对这只黄姓的评价是:聪明睿智,勤劳勇敢,不畏艰险,不屈不挠,具有超强的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它,与沂蒙精神一脉相承,它,正是沂蒙精神的根本所在。

      大众网临沂6月23日讯通讯员 吕柏华 刘忠文 记者 孔红星)临沂市行业协会管理办公室“第一书记”任职郯城县新村银杏产业开发区黄村社区,社区驻地黄村。黄村,当你住下来,无时不在的缭绕在你脑际的一幅幅光荣的黄村革命史,如同史诗一般的“黄大娘”的抗日故事,一代又一代率领村民睿智创业的村干部团体的动人事迹,它会使你睡寝不安!

      涛涛沂河水,数不尽16位英烈的感人事迹,数不尽“黄大娘”的抗日故事,数不尽黄村人一段又一段的创业历史。正如史籍对这只黄姓的评价是:聪明睿智,勤劳勇敢,不畏艰险,不屈不挠,具有超强的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它,与沂蒙精神一脉相承,它,正是沂蒙精神的根本所在。

      黄村是黄村社区的中心村,它傍水而居,因河而兴,先辈为规避河水侵害,它200年前从沂河堰里迁到堰外安居。它坐落在郯城西南二十五公里处的沂河东岸,北距京沪高速马头出口五公里,南离新村银杏产业开发区驻地六公里,全村总面积2160亩,耕地面积1737亩,种植银杏1008亩,在册788户,人口2977人,两委干部6人,共产党员66人,荣、复、转、退、伤残军人130人,16位烈士为国捐躯,它是一片令人敬仰的红色沃土,是郯城县烈士最多的一个行政村。卫星遥感获知:黄村旧址拥有汉文化遗址,2008年修筑沂河滨河东路时出土青铜剑一把、铜钱几罐。八岔路、九女坟、和尚墩、凤凰林、水牛汪等“黄村五景”故事家喻户晓。

      黄村人有过人的睿智,不畏艰难,选择了

      知难而进的发展道路,沂蒙精神绚丽绽放在鲁南。

      其实,黄村从抗战时期以来就是一个省、市(地)先进村,各个时期的党支部、村委会负责人,都曾经被评为先模人物受到从地方到国家的表彰奖励。1996年以来先后被评为:临沂市“农业开发先进村”;山东省“村镇建设明星村”;“市级文明单位”,市级“五好党支部和社会治安综合先进单位”,“全国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基层服务先进单位”、“山东省文明村街”、“ 省级绿化示范村”、“ 山东省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省级规范站点”、“临沂市文明村街”、“小康村”、“郯城县生态示范村”、“郯城县沼气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黄村党支部、村委会带领全村广大群众,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经济收入每年都有较大增长。村民砸了土坯翻盖砖瓦房,砸了砖瓦房盖钢筋水泥结构的大平房,现在又请来挖掘机拆掉钢壳一样的大平房,建起一座座别墅楼,买了摩托车换了电动车,现在又买小汽车。

      黄村的基础条件并不算好,一是地少人多,人均不到六分地;二是土地品质差,全部是沂河决口冲积层,上层土质薄,下面沙层厚,漏水漏肥,怕旱怕涝。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两季作物的年产量都在四百斤左右,人们天天喊着过《刚要》(刚要的标准时五百斤),一年忙到头,先交公粮后所剩无几,根本填不饱肚子。人们的生活是一年糠菜半年粮。特别是五、六十年代,战刚结束,家园满目苍夷,六一年至六四年自然灾害频发和国际因素影响,人们紧靠天天五大两的政府救济生活,野菜、树叶都吃过了。

      面对如此困难境地,以黄敬廷、周永茂为代表的两届领导班子,在县、社党委政府的正确和外贸部门的具体指导下,联合当时的埝东、新村等七八个村庄,依靠当地资源和传统技术优势,发展草编生产。组织青年妇女,将传统的琅琊草手艺革新为编织技术。在单草学编的基础上,创造了单草双编、双草双编、绳编。将草帽一种产品,创新为茶杯套、拖鞋、草席、草垫等20多种产品,一、二百个花样,一步步打开了国际市场,使草制品一度成为山东省著名出口产品。这个副业,上至七、八十岁的老人,下至七、八岁的娃儿都可以干,成为当时农村的一项支柱产业,普及到周边的苏北、临沂、沂南、苍山等多个县区,从而使贫困的人们一步步恢复了元气。时任党支部实际周永茂在群众大会上说:“只要大家别捣蛋,齐心协力地干,我敢保证不用多长时间,我们的主粮就会变成玉米兑小麦,想吃也得吃,不想吃也得吃!”当时很多人对他的持怀疑态度,谁知一步步变成了现实。

      以黄金玉为首的领导班子上任后,下大力气抓村办企业,在村东划出了百亩工业区,引进技术人才,办起了塑料厂等企业,并到县乡寻求资金支持,帮助企业解决资金问题。由于措施得力,相继办起了六家塑料制品厂,多家粮油加工厂,吸纳近千名工人,不仅增加了群众收入,更重要的是开启了发展村办企业、个体企业的道路,起到了重要的示范作用。

      黄彦同及以后的领导班子,攥紧前任们的接力棒,大力发展淀粉加工业。淀粉加工手艺是黄村人又一项祖传的吃饭项目。时任村干部立足当地的技术优势,帮助群众更新改造设备,变手工作业为机械作业,将瓦缸改为水泥缸、水泥池。派专人四处帮助群众联系购买原料、销售淀粉和粉条,使两个劳力之家的一季加工量,由原来的加工几百斤、几千斤鲜地瓜,逐渐增加到二、三十万斤,利润由原来的几百元、几千元,增加到两三万元。最兴盛的时候,全体党员、干部、群众组织负责人全部上市场,上地磅为群众服务,全村淀粉加工户一度达到600多户。

      1996年,积极相应县乡号召,将全部粮田拿出来培育银杏苗,种植采叶园,人们又发了银杏财。1996年到1998年,当年银杏苗每棵卖到五毛到一块钱,1997年卖到七毛到一元二毛钱,一般的每亩育苗三到五万棵,银杏叶市场价每斤鲜叶三元多,外贸烘干厂收购每斤两元两角。仅银杏产品一项,每年人均收入万余元,中间虽然银杏树苗跌低谷,但是合格的鲜叶至去年,收购价每斤仍是一至两元。平心而论,黄村人今天的一座座楼房,一辆辆轿车,大多数都是来自淀粉和银杏产品的收入。

    (初审编辑:孙贵坤   责任编辑:李龙)
手机快拍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分享此新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