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9-7037770

通讯员qq群:205620460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聚焦

银铃变铜铃多花一半钱 临沂消费者可要求"赔三"

2014年11月19日 09:07:00 作者:李墨 来源:大众网-鲁南商报
令董先生没有想到的是,专柜告知他这个小银锁的铃铛里有三个铜珠,如果想换,必须去掉铜珠的重量。经销商在销售该银饰品时如果没有明确告知消费者该银饰品内的珠子系铜珠,在销售时并且依据银饰品的价格进行了称重销售,商家的行为构成欺诈消费。

      临沂市民董先生向记者反映,2012年11月6日,他为儿子买了一个9.55克重的银锁饰品,2014年11月9日想将银锁以旧换新时却被商家告知银锁中含有三个小铜珠共重4.44克,不能参与白银饰品的以旧换新。

      事件:

      铜珠藏在银锁里,身价涨了300倍

      2012年11月6日,董先生在经济开发区重沟街道办事处附近的金果超市内给儿子买了一个周六福品牌的千足银长命锁,9.55克共花费133.7元。董先生说,这个银锁购买时每克在14元左右,销售人员承诺银锁可以终生免费清洗,还可以以旧换新。

      2014年11月9日,董先生看到已经戴了两年的小银锁色泽不再光亮,便带着银锁和票据再次来到了周六福专柜,打算以旧换新。

      令董先生没有想到的是,专柜告知他这个小银锁的铃铛里有三个铜珠,如果想换,必须去掉铜珠的重量。”经过称量,3个铜珠重4.44克,去掉之后银锁的重量仅还剩下5.11克。这种计算方式让董先生非常不满。

      “我根本不知道银锁里居然藏有铜珠,而且购买时将三个铜珠的重量算进银子的重量里。”专柜的做法让董先生很气愤。

      董先生将珠宝店投诉至工商部门。经过工商部门调解,11月13日,周六福珠宝同意按原重量为董先生更换一个新银锁,并补差价20元。董先生搞不明白为什么商家会如此理直气壮地把隐藏的铜卖出了白银价?难道所有的商家都如此销售吗?

      铜珠藏在铃铛里以银价销售,消费者多花了多少冤枉钱?一位业内人士为记者仔细算了一笔账。

      以董先生的经历为例。银锁总重9.55克,铜珠占重4.44克。按照董先生购买时每克14元计算,三粒铜珠价值66.16元。而记者从金属交易市场了解到,每克纯铜的价格只有四五分钱,也就是说,和银首饰搭配销售后,铜珠的身价上涨了近300倍。也就是说,董先生购买的这件银锁多花了近一半的钱。

      调查:

      不是银子却按银价卖,消费者不知情

      对于董先生的经历,金果超市的周六福专柜工作人员解释称“银饰就是这样卖的,不仅仅是我们家,只要是银饰,所有店里都是这样销售。”而退还的时候,铜玲的重量是一定要减掉的,这同样也是行业潜规则。

      在通达路的临沂珠宝城,记者调查多家珠宝专柜发现,的确有部分商家像周六福一样,一些银饰中不是银子的金属卖出银的价。

      在一珠宝专柜,销售人员向记者推荐一款小银锁,每克只需6元。记者观察这个小银锁,在底部有3个小铃铛,每个铃铛都有缝隙,但缝隙非常小,无法看清里面装的珠子是什么材料。摇晃时,铃铛会出发清脆的响声。

      “铃铛里面的珠子也是银的吗?”记者问。

      “这个不敢保证。”该工作人员解释,虽然不确定里面装的是银珠,但这个金属非常小,只有米粒那么大,也不会太重。

      “那如果装的不是银珠,却按银价购买岂不很亏?”记者提出质疑。销售人员表示,进货的时候统一按照银子价格,换的时候也算在总重里,不会把铃铛里的金属重量刨除。

      记者采访发现,不少珠宝专柜在销售银饰时,都宣称可以以旧换新,但不会主动告知顾客材质是否为全银制作,更不会明确说明换新品时非银金属如何处理。

      律师说法:

      消费者有权要求3倍赔偿

      铜珠卖出了银价,这件事在法律上又是如何界定呢?记者就此采访了律师山东品众元律师事务所王自豪律师,他认为销售商品时故意隐瞒商品的真实信息,消费者有权请求其3倍赔偿。

      经销商在销售该银饰品时如果没有明确告知消费者该银饰品内的珠子系铜珠,在销售时并且依据银饰品的价格进行了称重销售,商家的行为构成欺诈消费。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属消费欺诈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

      出现诸如前面所说的铜珠按银珠价格卖的情况,根据消法第五十五条的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因此,消费者如果遇到类似情况,有权要求商家赔偿。

      此外,建议消费者在购买此类产品时,既要向商家详细了解产品信息,同时还应要求商家出具正式发票单据,以便于出现争议可以有效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记者 李墨)

    (初审编辑:孙贵坤   责任编辑:王目光)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