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9-7037770

通讯员qq群:205620460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聚焦

15年后的临沂 新型城镇化示范城市呈现

2015年06月16日 07:27:00 作者:孙飞霞 左肖 来源:大众网-鲁南商报
根据规划远景目标的战略定位,2030年,临沂将打造成国际化的商贸城市、山水特色的文化名城、生态宜居城市、城乡融合的新型城镇化示范城市。规划至2030年,临沂的商贸服务业配套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商贸市场体系构建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不低于2500亿元,每万人商业服务网点数不少于30个。

      根据规划远景目标的战略定位,2030年,临沂将打造成国际化的商贸城市、山水特色的文化名城、生态宜居城市、城乡融合的新型城镇化示范城市。

      国际化的商贸城市:批零销售总额不低于4000亿

      针对国际化的商贸城市这一目标,《规划》将提升临沂商贸服务能力和城市综合配套水平相结合。规划至2030年,临沂的商贸服务业能力明显增强,临沂商贸服务规模明显增加,批发零售业商品销售总额不低于4000亿元,商贸服务业增加值不低于1500亿元,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数量不少于80个。

      商贸服务质量明显提升,全国百强批发市场不少于3家,全国百强零售企业不少于3家。商贸服务业结构趋于合理,连锁销售额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高于25%,进出口总额不低于100亿元,千亿元规模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不少于2家。

      规划至2030年,临沂的商贸服务业配套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商贸市场体系构建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不低于2500亿元,每万人商业服务网点数不少于30个。物流服务能力趋于完善,物流成本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低于12%,社会物流总额年均增长率不低于12%。电子商务零售额站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不低于50%。

      文化名城、生态宜居城市:PM2.5浓度达标天数达到310天

      《规划》提出,通过建设“水净岸美的健康水系、山青城绿的都市氧吧、底蕴深厚的文化名城、循环低碳的生产模式、完善共享的基础设施”五个方面实现规划目标。

      创建具有山水特色的文化名城、生态宜居城市,规划至2030年,建设水净岸美的健康水系。市域内河流III类以上水质监测断面比例应达到100%,按照生态学原则进行驳岸和水底处理,无大规模硬质护坡和衬砌,河流岸线生态化率达到80%。

      建设山青城绿的都市氧吧。山体修复比例实现100%,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60%,PM2.5日均浓度达标天数达到310天,空气污染指数≤100天数不少于320天。

      建设底蕴深厚的文化名城。切实保护历史文化名城整体格局,建立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名录并付诸实施,严格保护其他重要物质文化遗产(包含文物单位和历史建筑),积极挖掘保护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本地优秀历史文化,开展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等相关称号申请工作。

      建设完善共享的城乡基础设施体系。农村供水普及率达到100%,农村污水处理率达到80%,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农村燃气普及率达到90%,镇驻地及农村新型社区供热普及率达到75%。

      新型城镇化示范城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35000元

      针对城乡融合的新型城镇化示范城市这一目标,规划着重从城乡产业融合、城乡公共服务共享、城乡就业统筹、城乡建设用地资源平等交换、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发展五个方面着手实现规划目标。

      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经济体系开放高效。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5000万元,人均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500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0%,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0%。外贸依存度达到30%,每万元GDP能耗小于0.62吨标准煤。

      城市建设收入不断增加,市政设施进一步完善。城建资金支出占GDP比重到达2%。人均城市道路面积达到25平方米,每万人公交车拥有量到达15辆/万人,人均供水量为160立方米,每平方公里排水管道密度达到20公里/平方公里。

      社会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科教水平不断提高,社会更安全更稳定。每万人中互联网用户数量、拥有医生数和拥有文化机构数分别达到8000户、33人和1.8个。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4%。刑事案件立案数小于15件/万人,城乡居民收入差异度小于2.2。

      居民生活水准、生活质量和保障水平显著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5000元,人均住房建筑面积45平方米。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小于28,拥有家用电脑数量达到100台/百户。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100%。

      记者 孙飞霞 左肖 通讯员 王伟国

    (初审编辑:孙贵坤   责任编辑:李洪鹏)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