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9-7037770

通讯员qq群:205620460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聚焦

展现中国农村的变迁《乡村里的中国》触动沂蒙人

2016年02月22日 09:13:00 作者:车少远 来源:大众网-沂蒙晚报
” 手机下载安装临沂通 临沂生活百事通蒙阴县常路镇上行村剃头匠公玉清。沂水县院东头镇桃棵子村,当年很多知青在这里插队,现在反映人民公社时期的藏品1000多件以及50多张老照片大都展示了出来。

      20日,《人民日报》官方微信刊发《他们“潜伏”农村373天,拍摄的纪录片惊艳世界!》,很快阅读量飙到10万+,点赞超过5000。一个成员平均年龄21岁的摄制团队,373天“潜伏”在沂蒙山区杓峪村,通过一个村庄一年的变化,展现了中国农村的巨大变迁、环境保护、农民的精神追求和物质追求等诸多社会现实话题,斩获第15届中国电影华表奖纪录片大奖。在微信传播后,该纪录片引起很多沂蒙人的共鸣。

      家住蒙阴的杨慧说,20日晚上她刚看完该纪录片,这部纪录片真真实实地反映了沂蒙农村的现实状况,镜头里的很多故 事就发生在自己的身旁。朴实、勤劳的沂蒙人们,茶米油盐酱醋茶的日子,饱含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沂蒙人是那么淳朴。孩子找对象,很多村里人的想法和这部纪录片中主人翁的想法一样:‘处对象就一个问题,穷富都是身外之物,只要你俩真心相爱。’简单的一句话表现了我们沂蒙人纯朴的爱情观。”市民曹珊珊说,她的老家在沂水,2000年她带着对象第一次见父母时,长辈们的态度和纪录片男主人翁一样。另外,他们村也有老农民写得一手好字,只要有钱也

      喜欢买些书本子、字帖之类的,种地不忘读书、练字。

      在临沂工作的白领刘先生说,他和很多城里人一样,依靠个人努力从农村走到城市。他熟悉农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也熟悉农村人追求的精神生活,所以对纪录片《乡村里的中国》感到特别亲切。但是,他在临沂市区生活已经快10年了,隔一两个月才回老家一趟,所以对农村虽熟悉却又有了些许陌生感。春节回去,村里的私家车停满了巷子,据说有的乡邻为了蹭网,穿了大半个村庄。乡村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买个电脑,你还能再让女儿出钱吗?你是头顶火炭不觉热。”“我总觉得现在年轻人的事我不懂,也跟不上形势,落后。”“果树结果不结果就能看出穷富来。”“我不愿回这个破家,这个破家对我来说一点好处也没有。”“人需要吃饭,需要活着。精神也得需要吃饭,也得需要哺养。”……关于沂蒙山区,老百姓过日子说出的话、透出的理,无论是好的还是欠妥当的,都是现实存在的。正如有的网友所说的:“在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农村人正赶上现实与精神的撕裂,无论干部和村民,找准致富路,经济和精神就会双胜利。”

      说给你听:临沂乡村百姓的故事

      除了纪录片《乡村里的中国》呈现出的沂蒙山区杓峪村,临沂的很多农村和这个村一样,百姓平凡的故事尽在其中。

      兰陵县大仲村镇小吴宅村的蓝印花布,这门技术根植乡村已经200多年了。以前,老百姓对于穿衣没有那么多选择,蓝印花布成了好几代人的穿衣时代选择。蓝靛、石灰、米酒加入适量的水,就能印染出花样繁多的蓝印花布。在农村,农民的智慧都来源于生活。

      兰陵县庄坞镇河西村,200多年前,村民刘氏在丈夫去世后独自守寡50余年一直没有改嫁,上级为褒奖其贞节,建了贞节牌坊。200年来,这个村,大家一直秉承着祖上的传统。农村的文化根基,扎得很深。

      临沭县大兴镇大兴村,1936年这个村开始唱京剧,一度发展成为鲁南一带最牛的京剧村。他们将乡土情感全都寄托在了京剧里,除了背靠黄土,他们在京剧世界里的精神追求色彩斑斓。时代在发展,由于文化形式的多样,1993年至今,京剧在这个村就再也没有唱起来,唯独当年的老一辈人为之欲罢不能,这也成了临沂乡村戏曲的缩影。

      蒙阴县常路镇上行村,80多岁的公玉清,为村民免费理发62年的剃头匠,他经常自嘲为理发“官”。

      郯城县马头镇坊后二村,16年前,李桂森看到孩子们在村外两里远的小学读书,那时农村根本没有水泥路,晴天一身土,由于附近跑运输的大车多,每到下雨时,大车都把土路压成了沼泽滩。为了让孩子们上学不受罪,李桂森就拿着铁锹平路,捡碎石头垫路。

      沂南县孙祖镇初级中学物理教师李树果7年募得20万善款帮助贫困学生。前段时间,他的妻子杜现臻因为肺功能部分衰竭被送进重症监护室,已经借了4万多元外债为妻子看病的他,仍然挂念着自己的学生。

      沂水县院东头镇桃棵子村,当年很多知青在这里插队,现在反映人民公社时期的藏品1000多件以及50多张老照片大都展示了出来。沂水大山深处的这个乡村,也瞄上了乡村游,村里人把大街小巷打扫得干干净净,路上几乎连一片落叶都找不到。

      记者 车少远

      

    (初审编辑:韦辉   责任编辑:高宏)
想随时随地获取更多临沂新闻,请下载"山东24小时"新闻客户端、关注临沂大众网(@lydzw)微博
或临沂大众网公众微信( linyidzw);新闻爆料请登录大众论坛临沂社区或拨打新闻热线0539-7037770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