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9-7037779

通讯员qq群:97190667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主页 > 临沂大众网 > 临沂新闻 >

张务锋:筑牢富民强市根基 建设幸福美好老区

2013-01-28 10:04 作者:任腾霄 来源:新华网山东频道
在刚刚过去的一年,山东省临沂市以市为单位整体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取得突出成效,全市有11个县区收入总量、9个省级以上开发区综合实力在全省位次实现前移;城镇化主导和中心城市带动战略硕果累累,通过加快中心城市、县城、小城镇、农村社区“四点对接”,构建了层级合理、协作互动的城镇体系;老区人民也获得了更高层次的民生保障,全市民生支出共计224.4亿元,同比增长23.5%。

     

    山东省人大代表、中共临沂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务锋接受专访

        新华网山东频道1月27日电(记者 任腾霄)在刚刚过去的一年,山东省临沂市以市为单位整体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取得突出成效,全市有11个县区收入总量、9个省级以上开发区综合实力在全省位次实现前移;城镇化主导和中心城市带动战略硕果累累,通过加快中心城市、县城、小城镇、农村社区“四点对接”,构建了层级合理、协作互动的城镇体系;老区人民也获得了更高层次的民生保障,全市民生支出共计224.4亿元,同比增长23.5%。

        日前,山东省人大代表、中共临沂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务锋就怎样走出临沂特色新型城镇化发展之路,以及如何进一步加大民生投入等话题畅谈了自己的看法。

        记者:您在不久前召开的临沂市第十八届人大二次会议上说,“要进一步加大民生投入,让生活在这个城市里的每一个人,都能感觉到党委政府的关怀,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温馨,共享经济发展成果”。新的一年里,临沂市将重点通过哪些措施来实现这一美好愿景?

        张务锋:临沂作为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承担着全省九分之一的民生建设任务。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把人民幸福作为根本价值取向,坚持“用财政的钱做好保民生的工作”,优先保证民生项目支出,全力促民富、解民忧、保民安,“十项民生大事”和“二十件民生实事”得到有效落实。

        2012年,全市民生支出共计224.4亿元,同比增长23.5%,占财政支出的64.3%。政府投资建设“一元公寓”模式在全国推广,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受到国务院表彰;基本药物制度实现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覆盖,国医堂建设开全省先河,新农合参合率和筹资规模均居全省前列,“先看病、后付费”就诊服务模式在县级以下医疗机构全面推行;新博物馆、图书馆、艺术馆全部免费开放,全省规模最大、设施最全的残疾人康复中心投入使用,全市所有乡镇建成便民服务中心,基层人社所全部达到国家二类所以上标准,千万沂蒙人民的幸福感、满意度显著增强。

        2012年,全国革命老区(临沂)民生建设座谈会在我市成功举办,与会领导和专家认为“临沂民生建设滴水见太阳,为全国带了好头”。

        我们将按照“动真情、求实效,保重点、全覆盖,引导好、可持续”的原则,让广大市民过上更加殷实的好日子、享受更加温馨的好生活,更多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一是完善创业就业促进体系。实施全民创业三年行动计划,鼓励本土创业、返乡创业,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和创业带动就业,支持广大群众勤劳致富创造美好生活。新增个体工商户4万户、创业型企业5000家。

        二是完善社会保障救助体系。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为重点,推进人人享有基本社会保障,实现参保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金实现同步发放、同步增长。

        三是完善便民利民服务体系。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积极发展学前教育,新建140所、改扩建245所标准化幼儿园;创建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加快市民健身中心、体校新校区和县区一场两馆建设;开通“12345”市民服务热线,建成“民生直通车、发展助推器、行风监测仪、决策信息源、形象代言人”,做到“民有所呼、必有所应”。

        四是完善安全发展监管体系。把2013年作为“安全发展年”,强化“安全生产一切从零开始”意识,警钟长鸣、常抓不懈,守住安全发展底线,坚决不要带血的GDP。

        记者:我们注意到,今年是临沂市提出的县域经济“三年倍增计划”收官之年,为打赢这场“新孟良崮战役”,临沂市将采取哪些举措?

        张务锋:2011年以来,临沂市率先以市为单位整体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决定》,制定“三年倍增计划”,实行领导力量、管理权限、财政投入“三个倾斜”,强化产业定位、创新驱动、考核激励“三个导向”, 重点培植“千亿级”主导产业和百亿级骨干企业,加速“产业链”聚变、抢占“价值链”高端、增加“财税链”回报,打出一套有力有效的“组合拳”,全面打响了县域经济科学跨越发展“新孟良崮战役”。

        通过综合施策、多点发力,县域整体实力加快提升。2012年,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34.5%,有11个县区收入总量、9个省级以上开发区综合实力在全省位次实现前移。在全省推动县域科学发展整体提升综合实力工作会议上,我市被评为“推动全省县域经济工作贡献突出的市”,并介绍了经验。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同志对我市富民壮镇强县、整体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和优先发展重点镇、做强镇域支撑县域的做法成效,先后多次作出重要批示予以充分肯定。

        新的一年,我们将着眼富民壮镇强县,紧扣主题主线,推动县域经济实实在在和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增长,确保县区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幅保持26%以上。

        一是突出三级产业联动。落实主导产业定位意见,加快产业链纵向联接、侧向配套、规模膨胀,力争六大千亿级主导产业产值超过6000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比提高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主营业务收入分别增长16%和20%以上。

        二是突出骨干企业培育。实施“十百千”工程,在每个千亿级主导产业抓好10家骨干企业培育、在全市抓好100项科技创新和1000个技术改造项目,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保持60%以上;深入开展高点对标赶超活动,促其创新发展、做大做强,新增主营业务收入过百亿元企业3家、利税过亿元企业10家以上;以财政补贴方式派出大批企业家到复旦大学等名校接受EMBA培训,每季度公布纳税百强企业名单,定期召开企业家恳谈会,及时为主营业务收入过百亿元企业举行新闻发布会,开展好企业和企业家“双十佳”评选活动,培养一支境界视野开阔、敢于创新创业的宏大企业家队伍。

        三是突出新增长点培植。提升园区经济,推动国家级、省级开发区向500亿级、千亿级迈进;壮大商城经济,力争商城出口额翻一番;做强镇域经济,力争35个乡镇街道地方财政收入过亿元;激活矿业经济,加快矿产资源与核心技术、市场需求、战略合作者、产业链条“四方集聚”,打造苍山、沂水、沂南、平邑“四大矿业循环经济区”;振兴临港经济,培植冶金复合材料和绿色化工“两大千亿级产业”;繁荣民营经济,实施“全民创业三年行动计划”,每年新增个体工商户4万户、创业型企业5000家。

        四是突出大项目好项目建设。开展“大项目好项目建设年”活动,围绕产业链、价值链、财税链选商引资,开工建设市级重点项目220个,单体投资门槛提高到4亿元,总投资增加1000多亿元。以亩产税收和投资强度为筛选标准,运筹投资过10亿元大项目好项目100个以上,每个县区运筹6个以上,开工建设4个以上。实行“月调度、季督导、半年观摩、年底考核”推进制和“一个项目、一位包扶领导、一套工作班子、一抓到底”责任制,优先配置土地指标、保障信贷资金,畅通服务“绿色通道”,争取项目早建成、快见效。

        记者:产业趋同、建筑风格相近,城镇化进程中的“同质化”问题广受诟病,临沂的新型城镇化发展之路能否走出“同质化”怪圈,形成自己的特色?

        张务锋:新型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经济增长的巨大引擎。据测算,临沂市城镇化率每年将提高2-3个百分点,每年有20多万农民变为市民,带动投资和消费400多亿元,拉动GDP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上升4个和2.8个百分点。可以说,今后10年是临沂城镇化的“黄金十年”。

        近年来,我们坚持“全市域”、“一盘棋”理念,实施城镇化主导和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加快中心城市、县城、小城镇、农村社区“四点对接”,构建了层级合理、协作互动的城镇体系。2012年全市城镇化率达到51.3%,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中心城区人口和建成区面积分别达到185万人、186平方公里;县城建设提质扩容创新,“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体系基本形成;小城镇建设掀起新热潮,两年时间,12个市级重点镇镇区人口增加11.9万人,城镇化率提高9.5个百分点;新型农村社区建成使用,去年新建农村住房10.2万户、改造危房2.2万户,完成“三上”工程的社区新增99个。

        今后,我们将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遵循“集约、智能、绿色、低碳”原则,开展“提质加速、城乡一体”行动,重点提升产业支撑力和城镇承载力,走出一条“同城发展、四点对接,产城融合、宜业宜居,扩容提质、生态文明,民生优先、幸福和谐,中心城区带动、众星抱城支撑,低门槛高质量、全市域多层级”的临沂特色新型城镇化发展之路,推动农民就近转移,城镇化率、非农就业比重均提高2个百分点左右。

        第一,完善新一轮城镇体系。按照中心城区“核心圈层”、周边县城“紧密圈层”、小城镇“扩展圈层”和新型农村社区“辐射圈层”的格局,加快编制全市新一轮城镇体系规划。按照建设鲁南苏北区域性特大中心城市的目标,高质快速推动西部新城、东城新区、镇山风景区、汤泉旅游度假区等建设,形成“众星抱城”之势;加快费县、沂南、莒南、临沭、郯城、苍山融入中心城区,形成“半小时生活圈”。按照“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宜农则农”的原则,着力培植27个综合发展、42个优先发展、21个鼓励发展和67个特色发展城镇。

        第二,加快城镇融合。把园区作为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会师之地”,坚持产业入园、园区兴城,全面落实优惠政策,充分发挥聚集功能,吸引大项目好项目落户园区,推动2个国家级、12个省级开发区尽快向产值500亿元、1000亿元迈进。实行镇园合一、以产强镇,引导重点镇、中心镇加快与园区对接,优化工业区、商业区、居住区配比,促进生产要素向镇域集聚、农村人口向驻地集中,争取镇域80%财政收入来自镇驻地和产业园区。

        第三,加强管理创新。推进和谐城管,加强属地化、协同化、网格化和精细化管理。推动户籍制度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逐步扩大进城务工人员平等享受城镇公共服务范围,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第四,突出风格特色。做靓“魅力城区”,彰显“水之城、商之都、文之邦”特色;鼓励县城体现简洁明快的现代风格,融入地域文化元素,形成各具特色的经济文化中心;建设27个古典风韵、39个山水生态、17个红色风情和35个现代中式小城镇,打造一批“百年小镇”;在平原地区集中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在山岭地区分散建设庄园式生态住房,做美一批“沂蒙新村”。(wxx)

    (责任编辑:谢加通)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重磅专题

记者调查

论坛热帖

临沂新闻

新闻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