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9-7037770

通讯员qq群:205620460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临沂新闻

临沂社会各界畅谈"依法治国":法治中国 铿锵前行

2014年10月25日 09:34:00 作者:金成远 张慧 来源:大众网-沂蒙晚报
23日,十八届四中全会公报一经发布,不少专家和学者便惊奇地发现“法治”一词在公报中出现了50多次,而“依法治国”也成为高频词。尽管这一名词有些“高大上”,但建设法治政府、保证公正司法、加强法治队伍建设这些重大任务却与百姓息息相关。24日,临沂市各界人士纷纷将关注的目光聚焦到了“依法治国”上,畅谈对“法治”的看法。

      23日,十八届四中全会公报一经发布,不少专家和学者便惊奇地发现“法治”一词在公报中出现了50多次,而“依法治国”也成为高频词。尽管这一名词有些“高大上”,但建设法治政府、保证公正司法、加强法治队伍建设这些重大任务却与百姓息息相关。24日,临沂市各界人士纷纷将关注的目光聚焦到了“依法治国”上,畅谈对“法治”的看法。

      “为民”立“良法” 坚持依宪治国

      临沂市政协常委、临沂市律师协会副会长刘海亮认为,“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这个口号提得很好,很多法律得不到实施,究其原因还是由于不是“良法”。现在很多法律都是部门立法,和法治精神相违背,自己给自己定规则,就容易存在不公平,这就不能算是“良法”。

      公报中提到“要恪守以民为本、立法为民理念,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拥护。”如此强调民本思想,刘海亮认为这也许意味着治国理念发生变化。“现代社会是一个市民社会,老百姓是社会主体,因此无论是生产生活,都要让老百姓的努力付出有所回报,将所有人放在法治框架内,实现人人平等,才能让老百姓过上顺心的好日子。”

      筑牢法治“篱笆” 遏制权力“越线”

      为求政绩建造出“烂尾楼”、沈阳故宫违建“金水桥”……多年以来,政府决策失误的事例屡屡被曝光。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临沂市委党校副校长柴鸥林认为,正是因为缺乏对政府的法律约束,才会让此类事件频频出现。

      在十八届四中全会公报中,全会提出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的任务,柴鸥林表示,这一提法对政府的要求更加具体,也通过法律加大了对政府的约束。“在重大决策上,政府往往占主导地位,但现在行政机关内部在做出重大决策前,需要听取专家意见,进行风险评估和集体论证,决策、执行、结果要求全程透明,这必将推进政府依法行政,用法治来加大对政府的刚性约束。”他表示,目前我国已建立起对重大决策的审查、追究制度,这对于加快法治政府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市‘晒’出权利‘清单’、政府聘请15名法律顾问都是在深入推进依法行政,积极推进法治政府的建设。”柴鸥林告诉记者,在我市,依法行政的观念比较深入人心,在法治政府的建设上我市也走在了全省的前列。

      保证公正司法 提高司法公信力

      作为普通百姓,很多人心里都曾经有过这样的想法:遇到“打官司”的事,不找人可能就不能得到公平的结果。这样的错误认识也曾让在一线工作的兰山法院银雀山法庭庭长孟波苦恼了很久。

      尽管老百姓有误解,但在工作中孟波还是会尽职尽责,用法律来维护每一名老百姓的合法权益。“我每年都会接到很多劳动争议的案件,因为没有劳动合同,农民工维权很难。有一年一个农民工在工作时手部受重伤,但单位不予赔偿。起诉到法院后,还有人来讲情,我当时就想无论如何都得求公正,后来在调解下,这名农民工顺利拿到了企业的赔偿金。”

      孟波告诉记者,自己有一次打车上班,遇到了一名的姐,当得知乘客是法官时,这名女司机讲述起自己的经历。“她自己经历了一起交通案件,别人劝她说找找关系,她也没找,结果一切都按程序下来后,她得到了公正的判决。我下车时,的姐不肯收钱,她告诉我,在她心目中法官就是公平的象征,这一句话让我一直铭记到现在。”

      从那以后,孟波时刻用这句话提醒自己,而在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公报中看到“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后,她也更加坚定了公正执法的决心,在她看来,司法公正才能捍卫法律的尊严,才能让更多群众得到法律的保护。

      增强全民法治观念 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法治”这一名词,对市民孙文庆来说曾经有些陌生。“以前对法律知识了解的很少,但从前年开始,我开始主动学习。”原来,在2012年他在一家洗衣店里干洗的衣服无故被染了色,店主不仅不予赔偿,态度还十分蛮横。无奈之下,他向市消费者协会求助。后来在协调下,孙文庆维护了自己的权益。

      也正是从那时起,孙文庆开始关注起“法治”这个词汇,每一次相关部门在街头的普法宣传,他都会拿回宣传材料回家学习。“这几年电视、报纸上也开设了很多栏目,咱们老百姓都爱看、爱读,因为这些事情都跟咱们相关,只有懂法,才能用法律保护自己。”

      在“临沂市青少年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中,建立了“法制教育馆”,通过现代化的教学实践手段,培养青少年学法、探究法律的兴趣,增强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意识和法律观念,提升青少年遵纪守法水平;建设了“临沂农民工法制教育基地”,为广大外来农民工提供一条龙法律服务。继续深化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近年来,我市围绕深化法治临沂建设,创新普法宣传新形式,扎实开展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落实,弘扬法治精神,普及法律知识,提升全市社会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水平,为法治临沂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建设高素质 法治工作队伍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大力提高法治工作队伍思想政治素质、业务工作能力、职业道德水准,着力建设一支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社会主义法治工作队伍。

      临沂大学法学教授姚建涛表示,由于自己本身从事教育事业,因此,对于法治队伍建设这方面非常关心。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到司法改革,由于司法人员队伍素质参差不齐,司法改革提升准入门槛,需要吸纳更优秀的人才。而培养法学人才的法学院系就恰恰承担着这个任务。因此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推动法治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培养造就法治人才,作为储备力量。公报当中的要求具有非常强的可操作性。

      姚建涛表示自己更关心创新法治人才的培养机制。在未来的课堂中,会引导学生形成法律思维,追求、弘扬法律价值,践行法治精神,将这种人才吸纳到司法的队伍中,对于推动依法治国、司法改革都有重要意义。(记者金成远 张慧)

    (初审编辑:孙贵坤   责任编辑:李洪鹏)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