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9-7037770

通讯员qq群:205620460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旅游>新闻>国内新闻

长城“迎客松”枯死失踪 常有游客不文明爬树

2016年05月13日 09:03:00 作者:康佳 来源:北京晨报
箭扣长城上标志性的“迎客松”不翼而飞,这让很多驴友百思不得其解。而此前松树显现濒死的状态,这让很多人将松树之死归咎于部分驴友对松树实施“暴行”:站在树上拍照,折断树枝……昨天,怀柔区园林局回应,上周确认松树因干旱缺水致死,但不文明行为确对树木的健康生长有影响。

    “迎客松”原貌

      “迎客松”原貌

    4月份时,“迎客松”已枯死。供图/爱成

      4月份时,“迎客松”已枯死。供图/爱成

    5月7日,“迎客松”失踪。供图/夏先生

      5月7日,“迎客松”失踪。供图/夏先生

      箭扣长城上标志性的“迎客松”不翼而飞,这让很多驴友百思不得其解。而此前松树显现濒死的状态,这让很多人将松树之死归咎于部分驴友对松树实施“暴行”:站在树上拍照,折断树枝……昨天,怀柔区园林局回应,上周确认松树因干旱缺水致死,但不文明行为确对树木的健康生长有影响。

      迎客松失踪引关注

      市民夏先生告诉北京晨报记者,5月7日,他和朋友去怀柔箭扣长城游玩。“之前上网查了资料,知道在‘北京结’那段有棵迎客松,驴友都爱拍它。”但当天他和朋友在“北京结”并未看到,松树扎根的砖石之间只剩下一抔新土。

      据一位驴友介绍称,“北京结”段长城海拔较高,位于分水岭中间,而这棵松树傲立其间,不少驴友都把它当成箭扣长城的标志。“迎客松失踪”引起了驴友圈不少人的关注,有人爆料近年来驴友们对“迎客松”的种种“暴行”,不少照片显示,有男子站在树上比划着V字手,有女子横躺在树上笑着拍照,有小伙子折断树枝……

      今年5月初的松树照片显示,松树树皮大面积脱落,树枝上伤痕累累。记者对比2007年的照片发现,当时松树长势良好,但到2012年时,树况已不如原来。一些驴友呼吁大家能爱护这棵松树,严禁上树或者悬在树枝上拍照。松树周边的地面也发生了变化,因为来人频繁,很多整砖都被踩碎。

      当年预言成为现实

      据西栅子村村委会蔡主任称,“迎客松”是一棵油松,由于并非挂牌保护的古树名木,村里未对其有过保护措施。“前年这棵树就有枯死的迹象了,有志愿者给这棵树输液也没用。”蔡主任表示,常有游客有不文明行为,这对“迎客松”的健康及长城周边环境有一定影响。“有明确规定不许爬树,但游客们不听,爬树的人多了,折树就难免会发生。”

      实际上,这棵树以前并不孤单。多年前,本报记者采访中国长城学会《万里长城》编辑部主任郑严时,他介绍这棵松树叫“姊妹松”,是该段长城的标志性景观。但因为干旱、游人攀爬等原因,较小的“妹妹松”已死亡。当时,郑严十分气愤地表示:“如果继续这么破坏下去,这一景观很快将不复存在。”

      干旱致死树干失踪

      记者电话联系怀柔区林业局,工作人员表示,这棵松树并非挂牌保护树木,之前林业局也对其有过了解。“我们也是看到网上帖子说到这棵树,上周去了现场勘察。”工作人员称,树木生长在岩石之间,且所处海拔较高,因近年雨水较少,地下水位下降,树木干旱致死。“游客的不文明行为会影响树的成长。”

      “枯树的树干有3米多高,会是谁弄走了?”松树已死,驴友们还很关心松树的去向,认为是园林部门清理,但怀柔区园林局与西栅子村村委会皆表示不知情。

      只按普通树保护

      让夏先生纳闷的是,“迎客松”这样具有特殊景观的树木周遭却无任何保护措施。对此,古树保护专家黄先生称,一般的古树指的是百岁以上的树木,而这棵树不符合古树条件;通常情况下,一些比较稀有、名贵的树木,或有历史价值和纪念意义的树木虽不符合古树条件,但可申请为名木,而这棵松树也不符合名木的条件。“只能按普通树的保护标准保护它。”

      但古树保护志愿者陈先生认为“迎客松”虽不符合古树名木的条件,但已形成特殊的文化景观,理应被保护起来。

      记者 康佳

    (初审编辑:韦辉   责任编辑:高宏)
想随时随地获取更多临沂新闻,请下载"山东24小时"新闻客户端、关注临沂大众网(@lydzw)微博
或临沂大众网公众微信( linyidzw);新闻爆料请登录大众论坛临沂社区或拨打新闻热线0539-7037770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