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9-7037770

通讯员qq群:205620460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旅游>新闻>本地资讯

杭州茅以升故居变餐厅 专家:历史建筑可合理利用

2016年02月20日 10:42:00 作者: 来源:浙江日报
这两天,一则杭州茅以升故居变身为艺术咖啡馆的消息在网上引起热议。茅以升故居是杭州市首批历史建筑,主持设计钱塘江大桥的茅以升先生曾在此短期居住。

      原标题:杭州茅以升故居变餐厅 专家:历史建筑可合理利用

    杭州西子湖畔茅以升旧居一楼变身为西餐厅。 本报记者 魏志阳 摄

      这两天,一则杭州茅以升故居变身为艺术咖啡馆的消息在网上引起热议。茅以升故居是杭州市首批历史建筑,主持设计钱塘江大桥的茅以升先生曾在此短期居住。

      茅以升故居现在究竟怎么样了?里外建筑有没有遭到破坏?17日,记者实地探访位于南山路中国美院附近的茅以升故居所在地,并就名人故居的保护和利用请教古建筑专家周复多。

      茅以升故居变身

      茅以升故居是一栋两层的灰色水泥砖石房,属中西式花园别墅,屋子前方是同为杭州市历史建筑的南山路206号别墅建筑和206-1号别墅建筑,如今三者连成一体,共同组成一家名为“BERNINI”(贝尼尼)的艺术生活馆,于今年春节前开始试营业。

      据杭州市历史建筑保护管理中心介绍,茅以升故居建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经过岁月流转,2004年被纳入杭州市历史建筑。当时已是私人产权,业主非茅家后人,屋内也无茅以升生前用品等文物遗留,因年久失修,墙体和屋顶多有渗水。

      如今的生活馆一层已经开辟为艺术餐厅,主营西餐,二层为艺术空间。“基本上每个月会举办一次主题艺术展。”贝尼尼经理朗金峰介绍说。

      考虑到在名人故居开店必须保留原建筑的历史风貌,如何让现代元素与之融合便成了一大挑战。设计贝尼尼的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建筑师MATTHEW LEMAR,在保留青砖古瓦的同时,开设花艺工作室、艺术展区、咖啡馆等区块。朗金峰说,艺术餐厅主营西餐,油烟相对较少,也是为了保护这处建筑。

      开设餐馆不违法

      记者从杭州市历史建筑保护管理中心了解到,茅以升故居目前为私有产权,根据《杭州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条例》第40条,“在符合保护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对历史建筑进行合理利用,并鼓励保护责任人对公众开放。”所以,茅以升故居开设艺术生活馆并不违反相关规定。

      考虑到对历史建筑的保护,该中心还要求餐厅的厨房需设立在历史建筑外,以免油烟破坏。此外,茅以升的生前事迹等历史概况将在二楼艺术空间没有其他艺术作品展的时候展出。“市、区管理部门会定期对历史建筑的保护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该中心工程科的小钱告诉记者。

      据介绍,早在被列为历史建筑前,该故居内部已经经过改造,并采用钢结构进行加固。2015年,故居私人业主制定具体修缮方案,报市历保管理部门审查,经专家评审会通过后开始施工,2016年1月才全部完工。业主也是贝尼尼的投资方,所以贝尼尼也一直配合故居的保护修缮工作。

      故居利用引热议

      此前,位于西湖断桥正对面的蒋经国故居入驻星巴克和麦当劳,一度引起社会关注和网友热议。对于茅以升故居变餐馆,有的网友和有关部门的看法一样:故居内部没有名人物件遗存,改造成艺术生活馆总比空着好,这样业主反而有动力、有财力修缮维护整体结构。

      茅以升故居是杭州市历史建筑,蒋经国故居是市级文物保护点,两者都沉淀着杭州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名人故居如何保护,成为经营场所后,又该如何把名人故居的社会效益发挥到最大?

      浙江大学区域与城市规划系教授、杭州古都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周复多是著名古建筑专家,十分关注西湖景区及周边名人故居等历史建筑保护。在他的记忆中,茅以升故居还曾是一家中医药的保健会所和咖啡馆,现在成为一家艺术生活馆,他并不吃惊。他建议,西湖景区及其附近有几十座名人故居,无论产权是公家还是私人的,希望政府对故居保护给予更多资金支持,同时最好能成立一个专门的文保单位统一管理,像现在有的故居归杭州市历史建筑保护管理中心管理,而该中心又隶属于房管部门;还有的故居被纳入文保点,则由杭州市园文局下属的文物处管理。

      他表示,“举办茅以升事迹展,让更多的人知道中国近现代桥梁的建造史,同时伴以出售纪念品这样的经营活动,或许更有意义。G20峰会召开在即,展现杭州的历史文化也是浙江文化软实力的一部分,应该受到政府重视。”

    (初审编辑:韦辉   责任编辑:高宏)
想随时随地获取更多临沂新闻,请下载"山东24小时"新闻客户端、关注临沂大众网(@lydzw)微博
或临沂大众网公众微信( linyidzw);新闻爆料请登录大众论坛临沂社区或拨打新闻热线0539-7037770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