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9-3100789

通讯员qq群:97190667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专题>第一书记>新闻动态

临沭县玉山镇李庄村“第一书记”:村民眼中的“福书记”

2013年10月17日 15:43 作者:江志宇 李倩坤 来源:大众网临沂站
“一座座楼房紧相连 ,一条条渠道绕山间,一片片梯田一层层绿,一阵阵歌声随风传 ,哎,谁不说俺李庄好......”近日记者走在临沭县玉山镇李庄村全新宽阔的大道上,一首自编的《谁不说俺家乡好》的歌声随风飘来。路两旁矗立着一排排整齐崭新的房屋,村中宽敞的体育场内运动设施齐全,图书室、棋牌室整洁清新,村工厂气派轩昂,这里就是临沂市烟草专卖局(公司)“第一书记” 付忠杰挂职的村子。
        大众网临沂10月17日讯(记者 江志宇 通讯员 李倩坤)“一座座楼房紧相连 ,一条条渠道绕山间,一片片梯田一层层绿,一阵阵歌声随风传 ,哎,谁不说俺李庄好......”近日记者走在临沭县玉山镇李庄村全新宽阔的大道上,一首自编的《谁不说俺家乡好》的歌声随风飘来。路两旁矗立着一排排整齐崭新的房屋,村中宽敞的体育场内运动设施齐全,图书室、棋牌室整洁清新,村工厂气派轩昂,这里就是临沂市烟草专卖局(公司)“第一书记” 付忠杰挂职的村子。

        结对帮扶  弱势家庭笑开颜

       “俺要感谢村里的领导,特别是烟草公司派来的付书记,他去年来了后,可给俺村带来了福音,现在村里的人都叫‘富书记’、‘福书记’。原来俺家就靠地里的那点庄稼紧紧巴巴过日子,遇上病啊灾啊的就到处借钱,欠了亲戚朋友不少债。去年,俺家一年收入10万,把欠帐全还完了......”本村李庆章的母亲崔广美对记者说。

        2012年4月初,临沭县局(分公司)第五专卖管理所所长付忠杰被派驻临沭县玉山镇李庄村任第一书记。任职后,付忠杰积极组织党员干部开展“三比三看”,比技术,看谁致富效益高;比规模,看谁带动能力强;比贡献,看谁帮带群众多活动,全村共结成帮扶20对,当年增收10万元以上的有3户,8万元以上的有9户,5万元以上的有8户。

        在20户被帮扶对象中,李庆章一家是最困难的。李庆章的母亲崔广美70多岁,年老多病,李庆章和弟弟李庆友兄弟俩都是轻微的弱智,另外弟弟李庆友还有一个八九岁的女儿。这一家四口,老的老,小的小,终年靠借债和接济度日。

        怎么能让李庆章家富起来,付忠杰考虑了好久,决定从种植烟叶入手,让李庆章家脱贫。可是,本村书记李春庄却持反对意见,因为烟叶生产过程的每个环节都要严格按照科学管理,让李庆章家种烟,他家没人可以学习烟叶种植技术,那就得技术人员天天指导他。

        付中杰把李庆章家的情况向临沂临沭县局(分公司)作了汇报,县局(分公司)安排负责当地烟叶生产的技术员仓大鹏全力协助付忠杰帮扶李庆章一家烟叶种植。

       有了烟草公司的支持,李庆章家种植了8亩烟叶。从烟叶起垄移栽开始,付忠杰在忙本村日常工作的同时,总会抽时间向李庆章的烟田跑。起垄期间,李庆章家缺少劳动力,付忠杰每天总是第一个到烟田,为李庆章家起垄扶沟,手把手指导施肥,喷洒农药。

       烟叶成熟后,付忠杰组织义务采收队,帮李庆章家义务采收。烘烤期间,付忠杰晚上就住在了烤房边的小棚内,帮助看炉烘烤。在付忠杰等人的精心指导帮助下,李庆章的黄烟收入了3万多元。另外,付忠杰为李庆章的弟弟李庆友在建筑工地找了个工作。穷日子翻了身,崔广美脸上整天挂着笑容,缝人便说:“多谢烟草公司给俺村派来了付书记。付书记是‘福书记’,给俺家送来了福音,让俺家富了起来。”

       开荒造田   打造“幸福天梯”   

       “葫芦山上光秃秃,如今已经长满树;山涧稻谷黄又黄,山顶莺歌又燕舞......”站在李庄村东部的夹谷岭上,向对面的葫芦山上望去,一层层梯田像“天梯”一样直通山顶,“天梯”上,茶树,松树、冬青成了梯子上的绿色台阶。现在正是春耕时节,辛勤忙碌的庄稼人边耕田施肥,边唱起了歌谣。

       “一年前,葫芦山上可不是这个样子,那真像歌词唱的,满山都光秃秃的......”站在身旁的农民李庆营对记者说道。

        2012年4月初,付忠杰上任李庄村第一书记不久,便来到了葫芦山上。山岭上光秃秃的,沟壑纵横,山下的农田也被雨水冲得沟沟坎坎,无法耕种。回村委后,付忠杰马上召开村委会,讨论葫芦山的改造良策。他提议让村民承包荒山,把荒山改造成良田。可是本村书记李春庄介绍说,多年前村委就鼓励村民承包荒山,可因荒山荒芜多年,地质破坏严重,村民怕投资多,效益少,所以一直没人愿包。

        付忠杰想,荒山再这样荒芜下去,不仅山上土壤破坏越来越严重,山下的良田也就越毁越多,道路也会接连遭殃。必须早点想出办法,让农民愿意耕种,愿意承包。经过几天的苦思冥想,他终于想出先由村里出资,把荒山改造成良田,再让村民承包。

        随后,付忠杰很快找到了施工单位,十几台挖掘机、推土机一起动工,开始了浩大的挖山造田工程。初春的季节,天气非常寒冷,付忠杰没几天就冻感冒了,看到付忠杰生病了还坚守岗位,李春庄于心不忍,多次劝他下山休息,可是不管李春庄怎么劝说,付忠杰始终没有休息一天。

        经过十几天的努力改造,葫芦山上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山下损坏的农田整平了,数千米的生产路也修好了。村民们看到这些后欣喜万分,都抢先承包山田,承包户在村委的指导下,在田里种上了茶树,松树、冬青,还有十几种果树,荒山终于变成了良田。

        架桥修渠   建设农田基础设施

        “这个桥建好了,以后俺南山的地就不愁种了。桥下还有拦水坝,能截住山上流下来的雨水,不让水源流失,方便俺们浇地灌溉。原来这儿是个独木桥,夏天一发洪水,就把木桥上的木板冲走了,水深时,就别想过去了。”记者站在李庄村南山坡的新建桥上,从桥上经过的运粪村民李春田对记者介绍说。

        2012年7月9日,一场特大暴雨把李庄村南的独木桥冲毁,阻断了村民进山的路。眼看着南山坡上的烟叶、庄稼,倒的倒、病的病、灾的灾。付忠杰和村民们一起,上东山运石,把深沟填平,临时搭建了一条进山的路。路搭成了,村民们进山自由了,烟叶和庄稼也得到了拯救。可是,没过多久,天又连降暴雨,山洪排泄受阻,把桥两旁的庄稼淹没了。一定要建一座坚固的水泥桥,不怕洪水冲击,不然,农业生产年年受到影响,付忠杰把自己的想法汇报给了临沭县局(分公司),得到了单位领导的支持和资金上的赞助。

        秋收后,付忠杰便发动村民,利用农闲时节建桥修坝。为了减少建设成本,付忠杰和书记李春庄、副书记杨进杰一起,帮村民们搬石块,运泥沙,即当监工,又当小工。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这座深8米,长10米,宽6米的生产桥终于建好了,生产桥不仅用于生产,还方便了临近村庄的交通。

        桥建好了,又修了拦水坝,山沟里的洪水即能放又能贮。可是贮存在山沟的水怎样才能便捷的到达农田。于是,付忠杰又发动村民修建起了田间水利设施。在农田里铺设了管道,每隔几百米就按上一个给水栓。给水栓既能引来山沟的水,又连接了上游水库的水,充分利用了有效的水利资源。现在李庄村的农田,百分之八十的是水浇田了。

        硬化路面   建设美好家园

        在李庄村,有一条全新宽阔的水泥路东西贯穿整个村庄,路两旁留好了绿化带,准备近期天暖后就要绿化。去年春天,付忠杰上任李庄村第一书记后,发现这条路高洼不平,睛天时辙痕纵横,雨天时泥泞密布,摔伤,翻车的事故常有发生,给村民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

        只有把路修好,村民们才能安全出行。可是,修路就需要资金,目前李庄村资金短缺,实在拿不出这笔庞大的开支。怎么办呢?为了这事,付忠杰一连几天都郁郁寡欢。妻子见他愁眉不展,便问他原因。得知后,妻子轻松一笑说:“向你的娘家人(烟草公司)汇报呀,有困难找娘家人啊。”

    付忠杰把他的想法和李庄村目前的状况向临沂市局(公司)作了汇报,得到市局的大力支持。市局立即派人考查,随后投入10万元资金,开始了道路的硬化。

        此时正是农忙季节,付忠杰村中事务繁多,但不管怎么样忙,他总要抽时间来工地查看施工情况,以确保道路的质量。在付忠杰的辛勤监管下,这条长564米、面积2519平方米的水泥路如期保质保量的交工了。  

          “这条路原先时坑坑坑洼洼的,一下雨全是泥浆,人不小心就会摔倒,多谢烟草公司给俺村修好这条路,如今俺雨天也能出门了。”提起这条路,在路边晒太阳的老大爷李全福感慨对记者说。

    (初审编辑:庄红   责任编辑:邓梦娇)
手机快拍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分享此新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