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7日 星期三

新闻热线:0539-3100789

通讯员qq群:97190667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汽车>汽车用具

夏日开车“雷区”多 这些习惯都要改

2013年07月25日 09:54 作者: 来源:南方日报
很多车主点完烟顺手就把打火机放在中控台的某个地方,正是这个不经意却给我们带来潜在的危险。曝晒情况下车辆后备箱温度相对较低,可以在后备箱内放一些瓶装水,但也建议不要放太多,3—5瓶比较合适。

      很多车主点完烟顺手就把打火机放在中控台的某个地方,正是这个不经意却给我们带来潜在的危险。本版图片曾亮超摄

      行车时车胎弹起的小石块打在漆面上,会使漆面出现剥落的小点,时间久了会产生小锈斑。

      瓶装水放在被太阳直接晒到且高温的车厢内,使有害物质析出融进水中,对健康非常不利。

      盛夏天气炎热,很多车主喜欢在车内放一些瓶装水,渴了就喝喝。但你知道吗?塑料瓶经暴晒可能释放有毒化学物质,而喝过的瓶装水放置久了也容易滋长细菌。开车无小事,开车要小心,一起来看看还有哪些习以为常的行为,其实会对我们的身体产生危害呢?

      打火机放车内或引起爆炸

      危险事情多源自不好的习惯。很多车主点完烟顺手就把打火机放在汽车中控台的某个地方,但这个不经意的动作却往往给我们带来潜在的危险。

      我们经常使用的一次性打火机的外壳是塑料做的,里面充满了可燃气体,在受到重击或温度达到40℃以上时,填充的可燃气体就会发生膨胀并有可能爆炸。而在夏天,当车辆停在太阳下的时候,车内温度可以高达60℃以上,这样又增大了打火机爆炸的可能。而爆炸引起的危害轻则车辆内饰受损,重者甚至会引发汽车自燃。

      塑料瓶装水曝晒可致癌

      瓶装水在常温的情况下是不会对人体产生任何危害的,但塑料瓶含有可能导致人体慢性中毒的双酚A等化学物质,经高温曝晒,会让瓶身的化学物质变化,使有害物质析出融进水中,时间长了甚至可能诱发癌症,对健康非常不利。因此,车主需注意改掉随处放置喝过的塑料瓶装水的习惯。

      曝晒情况下车辆后备箱温度相对较低,可以在后备箱内放一些瓶装水,但也建议不要放太多,3—5瓶比较合适。

      此外,将还未喝完的瓶装水随意放置在车内,时间一长,水中细菌滋长,再次饮用也会对身体造成危害。

      除了瓶装水不要放在车内,药品也不要放在车内,因为高温和曝晒会让药品失去药效。

      直接关掉空调致车内异味

      很多车友在到达目的地的时候往往就直接熄火或者直接把风量调节关闭,殊不知这样也给我们的身体带来潜在的危害。

      直接关空调,会让存留在空调管道中的剩余冷气不能完整地释放。由于外界环境温度比较高,与冷气相遇后产生的水滴就会留在管道中,给霉菌创造了非常好的生长温床,这就是为什么有时打开空调会从出风口吹出有异味的风。对大多数人来说,这些带有异味的空气只是难闻,但是对一些过敏体质的人则有比较大的伤害。

      避免空调异味产生的方法很简单,只要我们在彻底关闭空调之前先将空调的A/C开关关上,继续让冷风吹出来,这样做是减少冷气留在空调管道中的量,避免与相对温度较高的空气结合产生水滴,从而减少发霉的可能性。

      更需要注意的是长时间开空调在车内休息很危险,因为汽车在发动的时候会产生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有毒气体可能进入车内,极容易使人中毒昏迷致死或造成车祸。

      另外,长时间车辆内循环使用空调会使车内空气污浊,影响身体健康。正确的方法是,使用空调1个小时以后开窗或者使用外循环更换空气。

    (初审编辑:徐传文   责任编辑:张婷婷)
手机快拍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分享此新闻
新闻热线:0539-7037770 新闻邮箱:lydzwxw@163.com
汽车资讯:0539-3100789-8002 汽车邮箱:405997570@qq.com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关于我们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业务拓展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2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webmaster@dzwww.com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
鲁ICP备09023866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