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3日 星期日

新闻热线:0539-3100789

通讯员qq群:97190667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汽车>汽车专题>国华宝华奔腾>最新动态

红旗H71月销量仅100辆 欲转型"私人定制"

2014年02月28日 09:03 作者:陈筱红 来源:北京青年报
红旗H7目前的售价在29万—47万元左右,但是29万多元的车型只针对政府采购客户,私人购买的车型最低配的起售价也要31万多元。据介绍,红旗H7目前的售价在29万—47万元左右,但是29万多元的车型只针对政府采购客户,私人购买的车型最低配的起售价也要31万多元。

      红旗H7目前的售价在29万—47万元左右,但是29万多元的车型只针对政府采购客户,私人购买的车型最低配的起售价也要31万多元。而同样是这个售价,它面临着皇冠2.5L V6导航版、奥迪A4L 2.0T FSI标准版等诸多市场热门车型的竞争。对此,业内有关专家表示,如果是私人消费市场,红旗H7和它的竞争对手相比,无论品牌、配置、性价比等,都不占有优势。

      首批开业的全国9家红旗城市展厅之一,位于寸土寸金的金宝街,占地面积近600平方米,投资约3000万元,毗邻宾利、劳斯莱斯、法拉利和玛莎拉蒂等超豪华品牌专营店……昨天下午,记者来到这家已经开业七个多月的北京“红馆”,和开业时的人声鼎沸相比,此时的“红馆”非常冷清,不仅没有人看车、谈车,甚至连进店参观的人都寥寥无几。“我们都习惯了,这个店开业后,大部分时间是这样,月销量大概在60辆左右吧。”店里的一位销售人员说。

      红旗H7上市9个月销量仅3000多辆

      据悉,自红旗项目启动以来,研发团队最多时达到1600人,累计投入研发费用52亿元。除了在研发投入巨资外,对于渠道建设,一汽也是不惜投入重金。比如北京“红馆”的选址,就必须是高端商业圈,这样才符合红旗消费者的身份定位。因此,金宝街的“红馆”一年仅店面租金的运营成本就超过200万元。

      尽管如此,红旗的市场表现却差强人意。统计数据显示,红旗H7去年11月的销量为662辆,12月的销量为566辆,今年1月的销量只有100辆。自去年5月30日首款车型上市至今,9个月的累计总销量只有3000多辆。

      据介绍,红旗H7目前的售价在29万—47万元左右,但是29万多元的车型只针对政府采购客户,私人购买的车型最低配的起售价也要31万多元。而同样是这个售价,它面临着皇冠2.5LV6导航版、奥迪A4L 2.0T FSI标准版等诸多市场热门车型的竞争。对此,业内有关专家表示,如果是私人消费市场,红旗H7和它的竞争对手相比,无论品牌、配置、性价比等,都不占有优势。

      欲从“高大上”转型“私人定制”

      率先开拓公务车市场,通过公务车扩大市场销量,提升品牌形象之后,再逐步拓展私人用车市场——这是当年奥迪拓展中国市场的成功案例,也是当下红旗品牌复兴的市场战略。据悉,红旗H7在去年5月份上市后,就率先进入了政府采购,并作为省部级公务用车。2013年,红旗获得的政府订单总数超过1000辆。

      2013年末,《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出台,明确提出了要取消一般公务用车。对此,业内有关专家分析认为,此次公务车改革势必会造成政府采购订单的缩水,对于近年来一直积极拓展公务车市场的自主品牌,可能是比较沉重的打击。“现在公务车市场已经呈现收缩态势,如何快速启动红旗车的私人消费市场,则是红旗品牌复兴的关键所在。”

      年内还将开25家“红馆”

      为了改变目前的局面,从今年1月开始,一汽轿车正式设立了专项红旗营销职能部,负责红旗的市场宣传、销售管理、渠道建设和售后服务。此外,为了保证用户能够获得高品质的服务,一汽在“红馆”所在的城市建成了11家红旗专属服务中心,年内还将有25家陆续开业,实现对国内36个省会城市和直辖市的覆盖。

      “作为‘国车’的代名词,红旗首先要想清楚,究竟要走什么样的‘路线’。”对此,业内有关专家表示,是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公务路线?还是面向普通消费者的私人路线?如果确定产品和销售都要向普通消费者转型,那就不能总端着“国车”的架子,降下身段是必须的。(记者 陈筱红)

    (初审编辑:徐传文   责任编辑:张婷婷)
手机快拍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分享此新闻
新闻热线:0539-7037770 新闻邮箱:lydzwxw@163.com
汽车资讯:0539-3100789-8002 汽车邮箱:405997570@qq.com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关于我们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业务拓展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2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webmaster@dzwww.com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
鲁ICP备09023866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