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论坛探讨国际化战略
李莎,加拿大著名旅华作家。1991年起,李莎女士一直在中国工作和生活,长年致力于文化交流事业,把中国介绍给世界,将世界介绍给中国。译著《狼图腾》获得2008年度法语翻译奖。
第二十二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以下简称图博会)将于今天起到30日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新馆)举办。作为图博会的重点活动,2015北京国际出版论坛昨天在京举办,同时,第九届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的获奖者们在京亮相。该奖颁奖仪式于昨日傍晚在人民大会堂举办。多位获奖者谈及近年来中国文化交流、输出中的变化,青年成就奖获奖者艾瑞克·阿布汉森谈到,中国国内各方面的支持增多,国外出版机构、媒体也在更多地了解。
出版论坛探讨业界热点
2015北京国际出版论坛主题为“出版国际化的战略选择”,并围绕主题举办3场平行分论坛,各论坛议题分别为“‘一带一路’与出版业的机遇和挑战”、“出版业与资本的融合”和“互联网与大数据背景下的阅读与出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吴尚之在主题演讲中介绍道,2014年,全国出版、印刷和发行服务实现营业收入19967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增长9.4%;利润总额1563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增长8.6%;2014年共出版图书44.8万种,图书出版实现营业收入791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2.7%;数字出版2014年实现营业收入3387.7亿元,比上年增长33.4%。
特贡奖新增青年成就奖
昨天,第九届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20位获奖人中的17位集中在北京亮相。其中,获得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的有15位,他们是澳大利亚汉学家、作家马克林,澳大利亚翻译家、澳洲国立大学汉学教授梅约翰,加拿大著名旅华作家李莎,法籍华裔翻译家程抱一,法国汉学家、法国国民教育部汉语总督学白乐桑,德国汉学家、德国汉学协会主席施寒微等。新增设的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青年成就奖有埃及青年出版家艾哈迈德·赛伊德、缅甸籍华裔青年翻译家光民、匈牙利青年翻译家宗博莉·克拉拉等5位获奖者。
获奖者成为中外文化桥
谈及自己的创作,李莎表示:“1991年,我第三次来到中国,来中国以前看不到外国人写的中国文化的书、人际关系的书、社会关系的书。我在中国选择学习中文、了解中国,好几次我到了偏远的地方,和本地人说话,和本地人住在一起,我变成了一座文化桥。所以我决定帮助别的外国人,让他们在中国和我一样开心。比如,解释为什么邀请一个中国人去参加聚会,一个中国人说一定去,但是最后他又没去。我把对中国的了解写进了小说和散文,用英、法、意大利文发表。到了现在,中国就像是我的家一样。”
艾瑞克·阿布汉森说道:“我2001年来中国,出于对文学的爱好,做文学翻译,那时并没有什么很清楚的目的。做翻译是个孤独的工作,好像一个人在奋斗。除非以对文学的爱好做支撑,否则是很困难的。因此,2007年、2008年,我和一些做汉译英的翻译朋友,在北京形成了小圈子,吃饭、喝酒、谈文学、诉苦。其实,中国国内想文化走出去,国外也没渠道了解,感觉两边都需要帮助,我们感觉自己是最好的桥梁,但两边都不知道我们的存在。2007年、2008年,我们做了‘纸托邦’网站,通过这个网站做两边的沟通工作。现在不一样了,国内各种单位支持,国外出版机构、媒体也通过我们在了解中国文学,真的和十年前不一样,这十年来的路程还是非常幸运的。”
北京晨报记者 刘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