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5日 星期五

新闻热线:0539-7037779

通讯员qq群:97190667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教育频道>考试辅导>幼儿中小学高考

天河区19幼儿园突"民转公" 周边家长四处"占位置"

2013年05月19日 14:56 作者:冯小静 来源:羊城晚报
天河区19所幼儿园突然“民转公”,周边的家长们一下子乱了阵脚:怕摇不到号,四处“占位置”
     

        漫画/陈春鸣

        天河区19所幼儿园突然“民转公”,周边的家长们一下子乱了阵脚:怕摇不到号,四处“占位置”

        民办幼儿园报名会否虚火一场?

        羊城晚报讯 记者冯小静报道:天河区19所幼儿园突然“民转公”(详见昨日本报A15版报道),周边的家长们一下子乱了阵脚:怕摇不到号,四处“占位置。”记者了解到,目前民办幼儿园的报名出奇地紧张。不过,到最后很可能只是“虚火一场”。 5月16日,天河区首批区属公办园电脑派位在天河区教育局举行,共有827名孩子报名“竞争”4所公办园的85个学位。有三名幼儿家长代表来到现场参加派位仪式,令人惋惜的是,这三名幼儿都“落选”了。

        在查询到结果的那一刹,三位妈妈脸上无一例外都是失望的神情。谢小姐是其中一位妈妈,家住员村山顶,最近一段时间,她一直处于紧张焦虑当中,因为孩子上幼儿园的事情,一家人都被折磨得筋疲力尽。此次摇号,只不过是谢小姐一家所押的一个筹码,在此之前,全家人已经四处出动为孩子在民办幼儿园报名。

        “现在民办那边也一直没有回复,总之现在的心都是悬着的,哪儿也不确定。”谢小姐说。因为天河区新“民转公”的19所幼儿园在8月份还会进行电脑派位,谢小姐表示,到时应该也会参加,“但那个机会也很渺茫啊。”与谢小姐有同样担忧的家长几乎打爆了羊城晚报的报料电话,家住天河区理想蓝堡小区的何先生告诉记者,原本他打算让小孩入读隔壁东逸花园的小区幼儿园,“谁知道报名那天又说要改公办,一下子就打乱阵脚了。”何先生说,幼儿园改为公办后,按要求会优先满足小区业主的子女,剩余学位拿出来摇号。“这摇号可是面对全区的,恐怕中签几率很小。”而放眼楼盘四周,已经没有什么合适的幼儿园可供选择了。

        “那我们的孩子去哪里读书?”何先生也很焦急,为了保障孩子最后能上幼儿园,何先生跟小区其他家长一样,选择了那些离家又远、收费又贵的民办幼儿园先“占着位置”。这也就难怪今年民办幼儿园的报名出奇地紧张,其中很多家长都是抱着“押宝”的心理去挤各间民办幼儿园,以确保自己的孩子在“摇号”的新政之下,不至于无幼儿园可上。而一旦能在公办园摇号成功,大多人可能就会放弃民办园的学位。

        这么火的民办园报名很可能只是“虚火一场”,记者了解到,此前已经有市属公办园摇号成功的家长放弃学位,接下来各区属公办园的摇号,预计也会有成功中签的家长会因为公办园路途遥远等原因而选择放弃。而这背后的一场博弈,苦的是家长和孩子。这当中,又以遭遇“一夜之间民转公”的天河区家长们最为措手不及。家长们始终难以理解,为何这样关乎民生的重大政策调整,会在报名前一天晚上这个“最后时刻”才向社会公布?

        (报料人何先生、余小姐,三等奖各100元)

        辟谣一则

        民办幼儿园改“姓公”

        在读小朋友不“清走”

        羊城晚报昨日接到天河区米洛幼儿园家长报料,称从幼儿园得到的消息是,他们在读的幼儿很快就会被“清走”。天河区教育局发布的公告上有这么一句话:“公办幼儿园原则上将接收同地址原民办幼儿园在本公告发布之前合法依规招收的所有在园幼儿,区教育局将对此予以严格审核”,“园长告诉我们,这就是说像我们没有天河区户口的、或者没有独生子女证什么的,都要被清走。”一位家长如是说。

        记者就此事向天河区教育局副局长王建辉求证,她表示“绝无此事”。王建辉说,只要是5月10日前在正规园区就读的幼儿,都可以继续升班就读,“之所以规定是要合法依规照收的,是为了防止一些幼儿园利用这个机会插班招收幼儿,也有一些幼儿园在本园区外,开办了非法园区,对这些幼儿我们是无法保障的。”她还表示,例如户口这些要求是针对幼儿园转公办后新招生的幼儿的,并不针对已在读的幼儿,因此米洛幼儿园一批在读的外籍小朋友同样可以照常升班就读。 ·冯小静·

        记者手记

        “民转公”为何家长最后一个知道?

        □冯小静

        在采访过程中,媒体记者始终揪着“19所民办园转公办园”公告发布时间是否太晚这个问题不放。王建辉的回复始终是,需要走程序,并一直强调早在一年前就已知会了各个幼儿园。

        知会了幼儿园,就等于家长都知道了吗?当然不是,政府部门尚且没有给家长们一个确实的说法,幼儿园们又怎么可能“先行一步”告知家长:我们不办了?在上幼儿园这件事上,谁是主角?是孩子。在政策调整的过程中,教育部门最应该考虑的是谁?是孩子。如果一切从孩子出发,为何家长们会是最后一个知道消息的?政府行政部门走程序无可厚非,为何不能为了孩子,走快一步?

    (责任编辑:白晓伟)
手机快拍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分享此新闻

新闻热线:0539-7037770 新闻邮箱:lydzwxw@163.com
合作热线:0539-3100789-8001 合作邮箱:lydzwhz@163.com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关于我们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业务拓展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2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webmaster@dzwww.com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
鲁ICP备09023866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