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9-7037770

通讯员qq群:205620460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财经>山东财经

青岛确定实施“1元硬币化”

2016年03月10日 17:06:00 作者:乔秀峰 来源:半岛都市报
关于青岛市实施“1元硬币化”工程的传闻,3月9日有了确切消息。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货币金银处副处长刘治国表示,央行此次推广小面额硬币化主要是为了盘活现有硬币的使用率,从而提高人民币使用整洁度。

      关于青岛市实施“1元硬币化”工程的传闻,3月9日有了确切消息。记者从中国人民银行青岛市中心支行了解到,按照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的统一部署,继1角、5 角硬币化之后,2016年青岛市将启动实施1元硬币化工程,即自今年1月1日起,中国人民银行青岛市中心支行在青岛辖内停止向商业银行投放1元纸币,转由硬币替代。

      据中国人民银行青岛市中心支行相关负责人透露,青岛市辖区流通的1元纸币在经过消化后会转为残损币进行销毁,并逐步退出流通市场,“从1月1日以来,青岛市中心支行共向商业银行投放1元硬币达到1044.2万元。”

      为何要实施“1元硬币化”呢?中国人民银行青岛市中心支行方面表示,在发达国家,小面额货币都是采用硬币制,而我国长期采用硬币和纸钞同时流通的混合模式。小面额货币硬币化是完善中国货币流通体制,与国际货币流通体系接轨的客观需要。

      而且,硬币较纸币具有许多优点。一是硬币流通寿命远远高于纸钞。二是有利于自助设备的普及,方便市民生活。三是有利于净化现金流通环境,减少病菌传播,也有利于消除不法分子利用小面额纸币传播不法言论,净化流通环境。四是有利于节约自然资源。保护了制造纸钞所需要的木材、棉花、淡水等资源。

      据了解,2016年山东省还将在枣庄、济宁、临沂、日照同时启动实施该工程。

      观点

      淘汰1元纸币,市民看法不一

      对于淘汰1元纸币的做法,市民们有不同的看法。平时坐公交车上下班的王先生认为,相比硬币,纸币坐车更麻烦一些,硬币更灵巧,投币的速度更快。“以后乘坐地铁也是用硬币更方便。”他说。不过也有市民认为硬币不太方便携带,容易丢失。“纸币不管是放在钱包还是口袋里都不容易丢,硬币一不小心就丢了。”市民林女士说。对此,青岛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张旭认为,“1元硬币化”符合目前国内支付体系的现状,也符合国际上的支付趋势。

      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货币金银处副处长刘治国表示,央行此次推广小面额硬币化主要是为了盘活现有硬币的使用率,从而提高人民币使用整洁度。

      青岛实施“1元硬币化”后,是否会影响1元纸币的使用呢?对此,中国人民银行青岛市中心支行方面表示,“1元硬币化”并不影响1元纸币的正常流通,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原因拒收,个人和单位在使用新版人民币的过程中如遇到问题,均可向人民银行投诉,人民银行将依法予以处理。

      由于物价上涨,不少市民发现,1角、5角货币越来越难花出去,此次“1元硬币化”后,一元纸币是否会出现同样的情况呢?青岛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张旭表示,“1元硬币化”与通货膨胀无关。“央行是从货币制造流通成本、使用环境等角度进行的调整,1元币不但不会退出流通,以后使用还会越来越频繁。”释疑

      1元纸币使用是否将受影响?

      1元纸币是否有收藏价值?

      实施“1元硬币化”后,不少市民表示,要把手中的1元纸币收藏起来,坐等升值。不过,记者采访多位钱币收藏业内人士,他们均认为,即使1元纸币退出流通,收藏价值也不大。建设银行青岛分行具有多年钱币收藏产品发行经验的焦经理告诉记者:“从全国范围来看,1元纸币并没有停止发行,此次只是在山东省内实行‘1元硬币化’,而在临近省份1元纸币仍在正常发行,因此1元纸币并没有收藏价值。”

      青岛佳熹纪念币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吴鹏也表示,如果市民把收藏1元纸币作为一种乐趣是可以的,但从投资的角度来看,1元纸币的收藏价值不大。“一方面,纸币的退出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比如此前面值2元的纸币退出流通,就用了近10年的时间。另一方面,收藏价值的大小取决于发行数量,1元纸币作为流通货币,发行量太大。”

      记者 乔秀峰

    (初审编辑:韦辉   责任编辑:张婷婷)
想随时随地获取更多临沂新闻,请下载"山东24小时"新闻客户端、关注临沂大众网(@lydzw)微博
或临沂大众网公众微信( linyidzw);新闻爆料请登录大众论坛临沂社区或拨打新闻热线0539-7037770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