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3日 星期日

新闻热线:0539-7037770

通讯员qq群:205620460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家居>家电资讯>冰洗

馨厨冰箱被跟进背后的惊人数据

2016年01月21日 14:35:00 作者: 来源:大众网
近日,关于某韩国品牌展出带屏冰箱跟进中国品牌的事情,在行业内被讨论的沸沸扬扬。即便是行业中出现了类似的带屏智能冰箱,但从与用户零距离交互方面来看,馨厨的引领作用依然处在行业前列。

      近日,关于某韩国品牌展出带屏冰箱跟进中国品牌的事情,在行业内被讨论的沸沸扬扬。记者发现,海尔早在去年10月就已经推出过此类冰箱——馨厨。从时间上来看,海尔的馨厨冰箱是带屏智能冰箱的最早探索者。

    1

      馨厨冰箱被韩国品牌跟进,引发了业界人士对带屏冰箱的激烈探讨。有专家指出,海尔馨厨冰箱的推出重新定义了冰箱的概念,将冰箱由产品变为一个开放的关系平台,这是对冰箱行业的一种彻底颠覆。同时,在探讨馨厨引领潮流的背后,一组组惊人的数据也浮出水面。

      背后的研发数据:馨厨一天的迭代次数达到了3次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打破了传统信息不对称的局面,用户取代企业逐渐占据了市场的主体地位。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的用户思维成为企业发展和转型的核心指导理念。馨厨冰箱研发和上市的全流程,便是在与用户充分交互的过程中不断优化迭代的。

      据海尔馨厨冰箱负责人透露,为给用户带去最完美的体验,馨厨的软件系统从去年6月研发之初一直到上市,其迭代的次数高达1300多次,而馨厨最多的时候一天迭代次数达到了3次。对传统冰箱而言,这样的迭代速度是不可想象的,但对于馨厨这一类的互联网冰箱来说,这样的迭代速度再正常不过。

      所以,即便是行业中出现了类似的带屏智能冰箱,但从与用户零距离交互方面来看,馨厨的引领作用依然处在行业前列。除此之外,在馨厨冰箱的开放体系中,已经有包括爱奇艺、蜻蜓FM、豆果网、苏宁易购等多家资源方进入,这些巨量数据的利益攸关方的不断进入,会进一步推动馨厨根据用户需求进行迭代。

      背后的产业数据:一款智能冰箱开启百亿物联市场

      市场调研机构Gartner曾预测,2020年全球物联网设备将增至250亿台,届时,全球物联网市场或将达到34000亿美元。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作为家庭物联网的重要应用,家电领域纷纷触网。而冰箱作为厨房智能物联网的中枢则成为家电强国发力的重点,希望借此打通家庭物联网的并联网络。

      去年10月,馨厨冰箱的上市宣告了冰箱行业家庭物联网最后环节的打通。无论是“冰箱+屏”的颠覆设计,还是以馨厨为内容载体搭建的开放生态体系,馨厨的上市都堪称是冰箱行业互联网变革的转折点。正如业内专家所言,馨厨冰箱彻底打破了“冰箱=厨房工具”的传统认知,成为了一个互联互通的连接工具。

      更有专家分析认为,馨厨背后的用户交互及关系链接体系已经让馨厨超越了一般智能冰箱的范畴,馨厨未来将在用户交互、生活娱乐甚至是金融理财方面发挥重大作用,以馨厨为中心的物联网可能打通更多生活场景。不过,就目前的趋势来看,馨厨冰箱率先颠覆或者说破局的领域将出现在物联网领域。

    2

      背后的用户数据:挖掘隐藏在产品背后的真实用户需求

      家电产业问题专家罗清启在评价馨厨引发的互联网冰箱潮流时曾说,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改变了整个经济运行逻辑,企业不能再用制造的思维看制造,而是要用互联网的思维对产品进行变革,从本质上说就是产品要跳出产品的概念范畴,从平台的角度对产品进行运营。

      从这个角度来看,海尔馨厨经营的不是产品,而是搭建的平台,其更关注的是信息份额,在其平台上运行着丰富的节目内容和应用,这会吸引更多的分供方加入开发和设计,最终成为一个开放的生态体系。在这一新经营逻辑的冲击下,传统冰箱企业的产品线甚至整个市场都有可能在一夜之间被摧毁。

      传统冰箱的颠覆者馨厨是第一个,但绝不是最后一个。正如前面所讲的,未来冰箱产业的竞争不是产品,而是产品背后的软件和内容,也就是数据。所以冰箱产业竞争的重心不是制造产品,而是为用户提供所需的数据,具备丰富数据的企业将具备更大的优势,换句话说,隐藏在冰箱产业背后的真实用户需求将逐渐被挖掘出来。

    (初审编辑:韦辉   责任编辑:张婷婷)
想随时随地获取更多临沂新闻,请下载"山东24小时"新闻客户端、关注临沂大众网(@lydzw)微博
或临沂大众网公众微信( linyidzw);新闻爆料请登录大众论坛临沂社区或拨打新闻热线0539-7037770
新闻热线:0539-7037770 新闻邮箱:lydzwxw@163.com
家居新闻:0539-3100789-8010 新闻邮箱:496700864@qq.com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关于我们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业务拓展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2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webmaster@dzwww.com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
鲁ICP备09023866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