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百年前外国人拍摄的3D照片首次曝光 令人惊叹。100年前,由外国人拍摄的沈阳鼓楼一条街的三维立体照片昨日首次曝光。
看这种照片,要通过一套100年前的“观视仪”才能看到,相当于今天的“3D电影”,在清末非常流行。
昨日,沈阳老照片陈列馆正式开馆,今后都将在上午时间免费对外开放。在500多张沈阳老建筑、历史、人物的照片中,有100多张首次对外亮相。
100年前外国人拍出中国“3D”照片
这张3D老照片相当于6寸片大小,是由两幅图片拼接而成,中间还能看到一道拼接的缝隙。照片可以从“观视仪”上取下,“观视仪”有点像望远镜,只是比较简陋。一版两张的照片,对应着观者的左右眼睛,它采用特殊的双镜头相机,同时拍摄两个并列的影像,借用相机镜头和人双眼的视差,采用特制的“观视仪” 产生立体影像的观看效果。
在镜头下,可以看到图片中的人物立体起来,那是一条细长的小街,两旁都是低矮的商铺,有两名头戴斗笠挑着米的挑夫,还有穿着白色长袍,梳着大辫子的行人。后面一座高高的楼正是沈阳著名的鼓楼。
馆长詹洪阁介绍,这些照片在清末非常流行,当年立体照片发行的数量和涉及的方面非常广泛,其中有大量的都是关于中国的,有城市风光、民俗、义和团运动等。
这些立体照片都是由外国人拍摄的,照片留白处都有英文标识。西方立体照片摄影师第一次对中国的集中拍摄是在1850年末和1860年初。由于当时没有电影电视,一些时尚人士便通过购买立体照片和“观视仪”回家观看,了解外面的世界。
立体照片拍摄和传统平面照相是一样的,不过要拍成一张立体照片,必须拍摄两张具有视角差距效果的照片。立体照相的拍摄可分为静态景物和动态景物。对于不动的静态景物拍摄,只要用一部照相机先在某一个位置先拍一张照片,然后平行移动照相机几厘米,再拍摄一张,就得到了一组具有视差的照片。对于动态景物的拍摄,必须用双镜头相机,或者是两部并排的相机同时按快门,一次同时拍摄两张照片。
上世纪二十年代沈阳现第一座电梯房
拍摄于1900年的老照片是最早介绍中街的,拍摄人是站在中街向故宫的方向拍摄。当时可见到最高的建筑是故宫里的三层建筑凤凰楼。
另一张1905年拍摄于小西门至中街一带。全城绝大多数是平房,可见到远处最高的建筑物,分别是白塔、凤凰楼、鼓楼。另一张拍摄的是小东门一带的集市。商铺林立,却非常简陋,搭的多是草棚。街路细如鸡肠,曲曲弯弯。穿着棉袍、坎肩,梳着辫子的市民正在赶集,场面很热闹。
100年前,沈阳城里仅有20万人。 全城多是低矮的平房,方城外几乎都是农田和杂草丛生的荒地。现在的方型广场在当年曾是十里码头,大西边门是刑场。
1908年至1924年间反映中街的图片上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由3匹白马拉着一列火车车厢,沿着铁轨缓慢地行进。这就是沈阳最早的公共交通工具——“马拉铁道车”,也是日后有轨电车的雏形。它是1908年通车,由火车站至小西边门,线路4公里。像这样的车在当时沈阳有29辆。据说,一次能坐20 多人。
1925年后的图片上出现了有轨电车还有电线杆。1923年8月奉天市政公所成立,向德国购买8辆有轨电车,由沈阳人自行筹划、施工,1925年建成沈城第一条有轨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