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9-7037770

通讯员qq群:205620460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聚焦

“沂蒙红嫂”娄承玉——七十载不改红嫂本色

2014年08月01日 08:45:00 作者:刘遥 来源:大众网-鲁南商报
 娄承玉,1924年11月出生于山东省沂源县娄家铺村,自幼饱经战乱之苦。1944年,有一位人称“秦区长”的地下干部,来到了娄家铺村宣传进步思想,与娄承玉一家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受其影响,娄承玉认清了当时的时局,知道了共产党是为穷苦人谋福利的,就参加了鲁中公学,学习文化知识和革命道理。

     人物档案

      娄承玉,蒙阴县岱崮镇坡里村人。1924年11月生,1946年2月参军,1947年5月孟良崮战役时,她所在的第十四医院驻扎在沂源县,接受治疗前线负伤伤员。1948年9月济南战役时,第十四医院驻扎在济南郊区,娄承玉参与护理伤员。1953年,中共中央实行精兵简政政策,娄成玉作为一名老兵复原回家。

      在蒙阴县北部山区的古城重镇岱崮,有一位埋名于乡间70载的沂蒙红嫂。今年八一建军节前夕,记者在一座普通的庭院里造访了这位进入耄耋之年的老红嫂娄承玉。谈起革命战争年代冒着生命危险所做的那一件件鲜为人知的事,老人思维清晰,心潮澎湃。随着老人的讲述,炮火纷飞的往事又浮现眼前。

      A 从女学生到支前红嫂,组织二三百人做军鞋

      娄承玉,1924年11月出生于山东省沂源县娄家铺村,自幼饱经战乱之苦。1944年,有一位人称“秦区长”的地下干部,来到了娄家铺村宣传进步思想,与娄承玉一家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受其影响,娄承玉认清了当时的时局,知道了共产党是为穷苦人谋福利的,就参加了鲁中公学,学习文化知识和革命道理。

      在鲁中公学里,她进一步认清了日寇的凶残面目,爱憎更加分明。娄承玉逐渐从一个女学生,变成了宣传革命思想的组织者。为了让更多人认清时局,明辨是非,她走家串户,说服了一个又一个因兵荒马乱而担惊受怕,因世俗偏见而羞颜红面的男女青年参加了鲁中公学。

      毕业后的娄承玉积极参加了地方妇救会工作。白天工作,晚上开会,成了她每一天的主要任务。

      “那时开会大都是在野外小树林里和玉米秸棚里。”娄承玉说,那时候她每次都按时参加会议,勇敢地接受上级布置给妇救会的支前工作。一个秋天,一项沉重的支前任务压在了她的肩上,她没黑没白地干,以惊人的意志和智慧,组织了一支二三百人的支前队伍:年纪大的捻麻线,中年人纳鞋底,青年纳鞋帮,将一批批军鞋送往前线。

      1945年,革命工作十分出色的娄承玉,一次偶然的机会与正在鲁中军区某部当文书的包培军相识,两人喜结连理,成为革命夫妻。

     B 勇敢参军,护理过孟良崮、济南战役伤员

      1946年,党组织来动员参军。当时战事吃紧,在这个沂蒙山腹地的小村庄里,也弥漫着恐惧的情绪。可娄承玉说服家人,在村里第一个报名参军。

      2月的沂蒙山,天气依然寒冷,娄承玉穿上那肥大的绿军装时,心里感到十分温暖。因为在她的心目中,八路军是穷苦人的大救星,踏入部队才是人生的正确选择。来到部队,娄承玉被分配到华东第三野战军特纵卫生队做护理伤病员工作。

      初来乍到,一点护理知识都不懂的她,一切从头学起,参加了卫生训练队的学习。当初规定学习一年,可学到8个月的时候,由于各个战场的伤员一批批转运下来,娄承玉所在的学习队提前毕业分配到第十四医院。

      1947年5月,孟良崮战役交战正酣,娄承玉所在第十四医院驻扎在沂源县,接受治疗前线负伤伤员。那天,一批伤病员从前线运送下来,虽然他们在战场上经过了初步包扎,但从战场到后方救护所,还得一两天。

      “有的伤员伤口招了蛆,我们接收后就得马上清创、换药。”娄承玉回忆,那天从晚饭后,她们几个姐妹一直忙了个通宵,鼻子、眼圈都让煤油灯熏得乌黑,一脱掉工作服,两只袖口上的蛆直往下掉……

      由于工作突出,娄承玉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5月17日,随着战役的胜利,娄承玉所在医院带着大批伤病员随大部队转移。1948年9月济南战役时,娄承玉所在的第十四医院又驻扎在了济南郊区。

      一次,从前线运回一批伤病员,全部被弹片炸伤,不是没了胳膊就是失去了腿。“我们瞅着血肉模糊的战友,心里都不是个滋味。”娄承玉说,当时想着战场上战友为了革命胜利抛头颅洒热血,她们就不觉得自己的工作辛苦,拿镊子、取纱布、洗伤口,一个个来回奔跑忙得脚不沾地。

      经过她们的精心治疗,这些伤病员有的陆续出院返回部队,有的不能继续留队就返乡了。每到出院的时候,他们都会过来感谢道别,从内心深处感激她们这群战场护理员。

      C 从老兵复员到送新兵入伍 70余年不改红嫂本色

      1949年8月,娄承玉调入第三野战军特种兵纵队炮兵部队,在江苏南京学习炮兵技术。10月,特种兵纵队番号撤销,娄承玉被分配到华东军区炮兵司令部。抗美援朝期间,部队一直驻扎南京做入朝作战的准备。

      1953年,中共中央实行精兵简政政策,娄承玉作为一名老兵,和丈夫一道复员回家。之后的几十年里,娄承玉与丈夫包培军,安心参加生产,两人恩爱有加,幸福美满。

      昔日驰骋疆场救伤员,今朝余热生辉献国防,让子孙后代参军报国,成了娄承玉的最大心愿。2001年,征兵刚一开始,娄承玉就领着外孙郭宝云第一个报上名,通过体检、政审终于如愿以偿。临行那天,娄承玉紧紧握住外孙子的手说:“到了部队好好干,不能给咱沂蒙人丢脸。”

      争气的外孙在解放军驻辽宁某部服役5年的时间里,先后三次立功、受奖,并光荣入党。采访这天,已担任坡里村民兵连长的郭宝云说,“从小就听着俺姥娘讲他们老一辈的革命故事,参军报国早就在俺心底深深扎下了根。”

      岱崮镇武装部副部长郑庆安告诉记者,娄承玉老人虽然已是耄耋之年,但是最近几年来,她仍为驻地入伍新兵上了多次国防教育课。“她老人家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教育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积极投身军营,为报效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令人感动。”郑庆安说。

      太阳西斜,一抹晚霞倾泻在娄承玉老人居住的楼阁小院。埋名于乡间70载的沂蒙红嫂娄承玉,她不凡的经历和光辉的往事,将在沂蒙大地上被更多的人传诵。

      通讯员 傅家德 记者 刘遥

    (初审编辑:孙贵坤   责任编辑:李龙)
手机快拍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分享此新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