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9-7037770

通讯员qq群:205620460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聚焦

临沂专家会诊沂南大庄大坑:地下水位下降致塌陷

2014年10月12日 15:37:00 作者:袁文潇 赵泽军 来源:大众网-沂蒙晚报
日前,临沂市沂南县《大庄农田一月塌陷俩深坑》一文刊登后,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立即成立了由地环科、地环站、沂南县国土资源局、山东省第七地质矿产勘查院组成的调查组,赴现场进行了调查。通过查阅地质资料、实地勘察与走访群众,确定该地面塌陷为岩溶塌陷,概因地下水位下降,塌陷属于正常情况。
      

      日前,临沂市沂南县《大庄农田一月塌陷俩深坑》一文刊登后,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立即成立了由地环科、地环站、沂南县国土资源局、山东省第七地质矿产勘查院组成的调查组,赴现场进行了调查。通过查阅地质资料、实地勘察与走访群众,确定该地面塌陷为岩溶塌陷,概因地下水位下降,塌陷属于正常情况。

      

      9月8日夜间、10月8日夜间,沂南县大庄镇后交良村先后两次发生地面塌陷,形成两处塌陷坑。1号陷坑坑面直径约3.5米,塌陷深度约1.5米,塌陷初期坑底见水,随后消失,未见基岩出露。2号陷坑形状接近长方形,坑面宽3.5米,长约4米,塌陷深度约1.5米,未见基岩出露。

      10月9日,由临沂市国土资源局、沂南县国土资源局、山东省第七地质矿产勘查院组成的地质灾害调查组进行了现场调查。通过查阅地质资料、实地勘察与走访群众,确定该地面塌陷为岩溶塌陷。由于该村种植了大面积的姜,灌溉用水量较大,每日抽取2000—3000立方的地下水,加之今年降雨量较小,造成了该村地下水水位大幅下降,诱发了本次地面塌陷。本次地面塌陷地质灾害的发生,由于当地群众的及时发现上报,国土部门派遣工作小组设置了警示标志及防护围栏,塌陷未造成人员伤亡,仅造成大庄镇后交良村部分农作物(姜)受损。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专业,研究地质灾害防治方面多年的博士密士文告诉沂蒙晚报记者,根据本次调查及走访得知,沂南县大庄镇后交良村塌陷坑附近,有2眼深井,井深约为150米左右,根据当地政府人员介绍水井1为后交良村自来水集中供水井,兼顾周围农田灌溉;水井2为后交良村主要灌溉用井。据介绍由于本季度为大姜主要成长期,灌溉用水量较大,每口井日开采量为1000—1500立方。由于大量抽水,已经造成该村地下水水位大幅下降,且该地区下伏基岩为三山子组灰岩,为可溶性岩石。“因此,确定本次产生地面塌陷为岩溶塌陷,塌陷主要原因为周边农田间歇性大规模灌溉造成地下水位上下波动,水位下降造成。”密士文说道。

      “从岩溶塌陷发育程度来看,该区岩溶塌陷在后期仍有再次发生的趋势,特别是周边的岩溶水过量开采地下水会加剧岩溶塌陷地质灾害的发生,应引起高度重视,保证群众的财产安全。”调查人员说。(记者袁文潇 赵泽军)

      【防治建议】

      调查组向当地镇政府和国土所相关负责人员,后交良村的群众介绍了塌陷形成的原因,并提出了防治建议:

      1、对现有塌陷坑采用粘土回填,恢复耕地。

      2、对当地居民进行预防地质灾害的宣传教育,提前对附近村民发放地质灾害明白卡及避险卡。

      3、采用周边河水灌溉,控制周边岩溶水的过量开采,避免岩溶水位下降。

      4、立即采取监测预警系统,对岩溶塌陷体加强监测工作,并在岩溶塌陷影响区域设置警示牌,确保人身安全。

      5、建议在本地区设置地下水监测点,对本区内的地下水水位波动进行长期监测工作。

    (初审编辑:孙贵坤   责任编辑:满健)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