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问题关系着千家万户,如何确保舌尖上的安全成了此次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之一。“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心市”、“健全四级食品药品监管体系,提高监管能力,构建食品流通追溯体系”,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对临沂食品安全工作作了进一步部署。
那么,2015年我市在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方面又将如何把好入市第一道关口呢?
批发市场:开办、入场准入有门槛
据了解,为规范批发市场监督管理,保证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我市对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开办者、入场经营者、监管者分别制定了2015年上半年、2015年下半年、2016年全年三个时间段的工作任务。
那么开办者、入场经营者、监管者又该如何承担起责任?
据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开办者要全面落实质量安全承诺和各项质量安全制度,严格设置食用农产品安全管理机构、建立入场经营者档案及农民自产自销名册、全面启动自检工作、对不能提供产地证明的食用农产品入场时实行批批检测、建立完善的退市纪录等。
而作为入场经营者要主动向批发市场开办者如实提供基本信息、详实记录产地,经营的食用农产品获得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已经取得注册商标的食用农产品应当按照规定使用包装等。
同时,在开展监督检查、建立入场经营者不良信用记录制度、健全批发市场监督管理档、实行抽检全覆盖等多方面对监管者的也作出了更加严格详细的要求,逐步建成监管部门驻场监管体系、形成批发市场长效监管机制。
食用农产品:以“票”通行流通环节
为保障食品质量安全,构建完善的食品流通安全网络是极其重要的,为此我市2015年将全面推行“一票通”制度,购货者进货凭证和供货者销货凭证使用统一格式、统一内容,做到一一对应、关联使用、一票通行。
首先食用农产品市场开办者要按要求统一制作“一票通”,并监督全部入场经营者使用统一制作的“一票通”。入场经营者则要严格落实食用农产品准入规定,规范使用“一票通”,监管者切实履行监管职责。对于自制熟食加工的经营户纳入“一票通”管理制度,在原料购进使用、供货送货、建立加工记录台账等方面都作了明确的规定。各县区要按照统一要求,制定监督抽查计划,建好批发市场档案,指导开办者建立入场经营者档案,统一制作“一票通”、制作公示标牌、抓好入场经营者产地信息记录、“一票通”使用、准入证明材料的提供等工作落实。
据了解,实行一票通既能解决食品零销商记账难问题,加强对食品配送户的管理,又保障食品购销信息的完整、准确和真实,完善食品经营进货查验和记录制度,实现流通环节食品质量的可追溯管理,真正把食品安全跟踪到百姓的饭桌上。
段淑君代表:食品领域法制建设不容忽视
“食品安全问题涉及到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段淑君代表说。在她看来,当前食品安全面临的形势严峻。要确保百姓舌尖上的安全,应当加强食品生产监管领域的法制建设,向食品生产企业、社会公众普及食品安全领域法律知识,让食品生产者和消费者知法、懂法、敬法、用法。
同时,工商、质监和食药监局等部门要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加大执法力度,增加集中、主动执法次数和力度,制定严格的处罚措施,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在食品监管上要提前介入,明确责任、加强监管,变被动为主动。”段淑君说。
此外,保障食品安全问题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食品安全不是某一企业或者某个部门的事,而是涉及到生活中的每一个人。全社会的食品安全意识都要提高。”段淑君说,应当加强食品安全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的食品安全意识,人人参与保障食品安全,才能真正实现舌尖上的安全。
王彦法代表:保障食品安全要从源头抓起
“一旦出现食品安全问题,不仅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威胁,而且对经济发展也不利,影响社会持续稳定发展。”作为一名食品生产企业代表,王彦法认为要保障食品安全首先要从源头抓起。“例如当前的农产品存在农药残留超标等现象,从源头上就出现了安全问题,因此首先从食品原材料的生产、食品企业的生产加工的源头上就要加强监管。”王彦法说,土壤污染、过量使用农药化肥、滥用添加剂等,是种植、养殖等环节中出现的安全问题,食品从原材料开始就不合格更加无法保证食品安全。
“加强食品生产企业的诚信建设也极为重要。”王彦法说,食品生产企业作为食品的生产加工者,也是确保食品安全的重要一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不能做到诚信生产,就会对食品安全和消费者的健康造成威胁。”王彦法建议加强企业自身的诚信建设和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加强对食品生产经营者的动态监管,建立企业诚信档案;对不良信用食品生产经营者加强监管,建立失信惩戒制度,增强企业遵守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自觉性。
同时,王彦法还建议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流通体系,加强食品流通过程中的采购、储存、运输、陈列、销售等环节的监管,保证食品流通过程完善畅通,保障食品流通追溯链条连续完整。“确保食品安全需要企业、个人、政府部门等多方努力。”王彦法说。
王淑清委员:“舌尖上的安全”需要政府加强监管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是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大事。要想让人民群众吃的放心,王淑清委员认为,政府应该主动“站出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从源头和餐桌上去保障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标准不完备、监管和检验检测能力有待提高、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够到位、社会共治氛围还未真正形成,行业协会自律作用未有效发挥。这些问题的存在,都需要政府能够发挥主导作用,来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王淑清委员说。
为此,王淑清委员建议,加强食品安全,首先政府需要加强对农户的教育、管理,提高科学种植养殖的意识和水平。避免“源头污染”是加强食品安全的一个重要途径,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严加整顿农药和添加剂生产、流通、销售市场,严厉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制假售假行为。同时,加大对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统一化服务,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集约化程度和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以品牌为导向,整合各类生产要素,全面提升质量管理水平,打造以诚信、质量、服务为核心的信誉度高、群众认可的品牌。
另外,为了防止“餐桌污染”,政府还应健全巡查严打机制。深化对食品非法添加、滥用食品添加剂、农兽药残留、畜禽屠宰等重点领域和场所的集中整治力度,坚决破除各类影响食品安全的行业潜规则。
“宣传教育同样也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部分,一方面开展食品安全科普知识宣传,提高公众自我保护意识和参与监督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大法律法规宣传力度,增强生产经营者第一责任人的意识,提高企业履行法定义务的能力。这样双管齐下,在社会上才能实现群控群防的局面。”王淑清委员说。
龙君江委员:“两型农业”是解决食品安全的根本
龙君江委员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看到“两型农业”时很振奋。他认为,种植过程中过量使用化肥、农药和畜禽污染源造成严重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使用禁止使用的化肥农药,使土壤重金属超标、农药残留、土地板结,严重影响“食品安全”。“普通市民觉得瓜果蔬菜在地面之上喷洒农药有残留影响食品安全,但如果土壤被污染了岂不是更要命?”
他建议加快推进土地流转和规模化农场建设,发展自然生态系统种养结合的循环经济模式。通过整体规划,根据养殖规模产出粪便做成有机肥数量确定种植面积,根据种养规模确定农场面积,充分利用养殖粪便,农业秸秆生物菌液混合发酵后成为优质有机肥循环利用,实现种养结合自然生态的循环经济模式。减少农业化肥使用量,促进受损生态环境修复治理,加强耕地质量建设,促进粮食增产,保护耕地和水资源。
龙君江委员表示,中国是滥用抗生素比较严重的国家,不仅滥用于人体,还滥用于畜牧养殖业。抗生素过量使用给食品安全带来巨大隐患,建议加大支持生物饲料产业发展,解决养殖滥用抗生素的问题。
记者王慧敏 杨帆 唐丽丽 高红红 李文梅 金成远 庄成 王富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