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日下午,最后一场英语考试开考在即,临沂三中考点的门前,一个女生却不肯走进考场,母亲反复劝说终归没能劝住,她弃考了英语。
下午1点多,该考生的母亲就在考点大门外,试图劝说孩子走进考场,把最后一门考完。但该考生因为前三场考试发挥不理想,情绪沮丧,坚持放弃最后一场考试。
离开考时间越来越近,该考生的老师发现情况后走过去询问。“英语是你最擅长的一门科目,肯定没问题的,现在还剩最后一分钟,你赶紧跑到考场还来得及。”班主任劝道。
听说有考生要放弃最后一门考试,本来闲坐在一旁聊天的陪考家长们不淡定了。纷纷起身,帮着该考生的母亲和老师一起劝该考生不要放弃。
“你自己感觉没考好,但感觉可能不准的,最后一场考试你拼一拼,说不定总体成绩就上去了,不能任性,一定得考一下试试。”一家长跑过去帮着劝说。
遗憾的是,这名女生坚持前三场考试没发挥好,不再参加最后一场考试。最后,随其母亲离开考点。
延伸阅读
专家分析弃考行为 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压力
“考生在考试过程中把错误或者不利因素扩大化,只看到前面的错误,忽略了后面的跟进积累,这样的思维方式导致很多考生选择弃考。”临沂大学社会学教授王维义说,事实上,前面发挥不理想,若能及时调整情绪,之后的考试正常发挥的话,仍然有希望得到一个比较理想的综合成绩。
王维义认为,弃考现象不止存在于高考中,每年各类资格证、公务员考试等众多考试中都存在弃考现象,考试中弃考的现象,不是个案,算是普遍现象。
“高考生弃考这种行为的出现,高考只是一个诱因,是一个发泄点。”王维义说,出现这种行为的背后,是家庭和学校对心理挫折教育不足导致的。
王维义分析,另一方面,外界对考生的过度关注,可能会给考生心理加压。孩子升学,不仅是家长老师的事情,更多的时候成了社会的一种希冀。个人行为升级成社会行为,一人升学不利,成了家庭不和谐因素。高关注度,高期望值,一旦达不到预期的目标,心理承受与调节能力相对弱的考生,就可能出现破罐子破摔的行为——放弃。
“面对考生弃考的行为,从家长和老师角度来讲,应给予更多的宽容和理解。考生情绪稳定后,要跟进心理挫折教育。”王维义说,发挥失误,这是正常现象,前期发挥不好,后期通过努力积累来弥补,而不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针对考生压力大的问题,王维义建议,家长应理解孩子的不易,孩子也要理解家长的良苦用心,没有一个家长和老师不希望孩子成才。但孩子成才,有大有小。在不同岗位都能成才,把思路打开,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压力。
记者 郇恒雪
考生紧张上吐下泻
“有事一定要让监考老师给我打电话啊。”8日早上8点10分,一名女生走进临沂七中考点时,妈妈则在身后不停叮嘱。
“今天早上孩子起床后说肚子有点胀,自己喝了包三九胃泰。我问她要不要紧,她说平时也这样,很快就没事了。可谁知,不大一会,女儿就呕吐起来,把喝进去的药也呕出来了,接着还拉肚子。这上吐下泻的,把孩子折腾了好一阵子,7点50分,卫生室刚刚开门,我赶紧带她去打了一针。”刘女士说。
刘女士说,她对女儿的饮食很注意,应该不是吃坏了东西,可能跟自身紧张有关系。
“要不先在外面等等再进去吧。”进考场前,刘女士还是不放心女儿,但是女儿执意提前进了考场。
“如果有情况,我让她告诉监考老师,给我打电话,现在开考20分钟了,应该没多大问题了。”刘女士生怕手机会响起来,心里忐忑不安。
直到考试快结束了,刘女士的手机也没响起来,她这才松了一口气。考试结束,刘女士接上女儿,记者发现女孩状态不错,“还行吧,文综是我的强项,发挥得还可以。”女孩自信地说。
记者 崔洪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