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今年已98岁的王玉玺老人不仅身体硬朗,而且还能穿针引线、骑三轮车、做饭、干家务,精神头十足。23日,记者来到临沂市兰山区柳青街道朱高村王玉玺老人的家中,探寻老人的生活方式和长寿秘诀。
独居老人,穿针引线样样行
年纪近百的王玉玺老人,身体硬朗,精神焕发。如今,老人一个人住在老家的房子里。老人的小儿子王俊宏告诉记者,父亲特别爱干净,平时每天起床后都会收拾屋子,什么东西都归整得干净利落。老人常说,家里干净利索,住着才舒坦。
每天除了子女们去送饭、洗洗衣服,其他的事情老人都可以自理。“其实父亲能自己做饭,送去的饭菜有时候凉了,他就自己热热吃。”王俊宏说,衣服的扣子掉了,父亲就带着老花镜穿针引线自己缝好。
儿女们担心老人年纪大独居不安全,想接到自己家里,每次都被老人拒绝了,老人总说,对老家的房子有感情,自己住没问题。
年近百岁,老人也闲不住。为了锻炼身体,老人经常自己动手制作各种健身器材,比如在花洒软管的一头包上一层层海绵,就是一个简易的按摩棰。
老人还经常骑着三轮车出去溜达,有时也去集市上逛一逛。去年冬天,老人一个人出去散步,晚上10点在滨河大道上迷路了,幸亏遇到一位好心人,帮忙拨通了家人的电话。从那以后,老人便把儿女的联系方式写在一个小记事本上,放在口袋里,为了保险还特意给口袋缝上扣子。
性情温和,从来不和人红脸
提起老人的长寿秘诀,儿女们认为,老人的好脾气和好心态应该是重要原因之一。“父亲一辈子受了不少罪,但父亲为人和善,一辈子不急不躁。”老人的大儿子王俊岭说。
1918年腊月,王玉玺出生在兰山区朱高村一个贫穷的农村家庭,排行老三。在贫穷落后的旧中国,王玉玺11岁时才进入私塾读书,开始识文断字。“读了五六年后,抗日战争爆发,为了躲避战乱,王玉玺跟随家人四处逃难,学业就此中断。
种地、打短工、当学徒……为了生计,王玉玺四处奔波。20岁时回到老家,经人介绍,与本村一个姑娘结婚,安家落户,后来生育了6个孩子。为了把孩子们抚养长大,有着编席子手艺的他和妻子没日没夜地编席子,白天拉出去卖钱换粮食。
尽管如此,王玉玺一家仍然经常饥不果腹。“当时我母亲就去河边割水草,回家烙煎饼,一口咬下去,根本没法下咽。”老人的二女儿王俊芳今年已经60岁,她对当年家庭的困境仍然记忆深刻。
“不把琐事杂事放在心上,也不大生气,从来没见父亲和谁吵过架红过脸,父亲心态平和,一辈子笑呵呵的。”对此,王俊岭表示,父亲的心态值得学习,虽然一辈子生活困顿,但心态始终宽广,坚强乐观。
生活规律,喜欢吃肉吃冰糖
据老人的儿女们介绍,老人的生活比较有规律,一日三餐也很准时。“父亲不挑食,有什么吃什么,不过特别喜欢吃肉。”王俊芳说,老人一辈子不吸烟,以前每天要喝两次酒,酒量很小,最近两年不喝了。
除了喜欢吃肉,最近两年,老人还特别喜欢吃冰糖。“有时候我们给买,有时来不及送过去,他就自己去商店里买,这两年攒的冰糖包装袋都有一沓了。”王俊芳笑着说。
生活规律,加上良好的心态,让老人的身体一直很硬朗。“父亲没有得过大病,最近一次体检,除了心脏功能有点衰退以外,血压、血脂等都很正常,完全不像是百岁老人。”老人的儿子王俊宏表示。
平时除了散散步,老人还有一个爱好——喜欢看书。“父亲喜欢看小说,特别是武侠小说,前几年很入迷。”王俊宏说,前两年,老人早晨吃完饭后就戴上老花镜看书,一看就是一上午,下午出门到村头和老伙计们会合,把上午看到的故事讲给他们听,特别受欢迎。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如今,每逢周末,儿女们轮流把老人接到自己家里,五世同堂,其乐融融。心态平和,生活规律,家庭和睦,子女孝顺,王玉玺老人如此长寿,自然也就不足为怪了。
记者 王逸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