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周企稳小幅反弹后,14日,沪指再次遭遇“黑色星期一”,收盘重挫2.67%,退守至3114.80点,盘面上除了银行与保险股护盘外,行业板块全线下跌,再现约1400只股票跌停惨剧。
盘面:国企改革题材“见光死”
9月13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业界普遍认为这是消息面上的重大利好。然而,市场期盼已久的国企改革纲领文件却宣告了其题材股的“见光死”。14日开盘,沪深两市不负众望双双高开,沪指开盘微涨,盘中国企改革概念股涨幅靠前,但好景不长,接近午盘,沪指急转直下,央企概念股纷纷“变脸”,沪指一度跌逾3%,失守3100。
午盘后,银行、保险股轮番拉升护盘,截至收盘,沪指险守3100点,报3114.80点,跌85点,跌幅2.67%。深成指报9778点,跌6.55%,创业板报1906点,跌7.49%。两市合计成交6810.6亿元,约有1400只个股跌停,2200只个股下跌。
板块方面,除“护盘侠”保险、银行板块上涨外,钢铁、有色、煤炭、石油、地产、券商股纷纷大幅回调。央企改革概念股截至收盘跌逾7%。水域改革概念股跌停,网贷概念、卫星导航、3D打印、军工航天等概念股逼近跌停。
股民:市场上蹿下跳 让部分“小鲜肉”撤资离场
在经历了上一轮的资本市场的剧烈震荡之后,记者走访市场发现,不少股民特别是今年新入市的“小鲜肉”们炒股热情正在消退,部分股民正在陆续撤资离场,转投相对更加稳妥的理财产品“怀抱”。
“我感觉自己不适合炒股,心脏不够强大,还是买理财产品吧。”14日,记者在一家股份制银行理财专柜碰到了一位从股市“退下来”的股民周女士,她刚刚购买了一份185天的封闭式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为5.2%。
周女士说她是5月份新入市的“小鲜肉”,还没有来得及品尝炒股盈利的喜悦,就遭遇了接连不断的暴跌。“手里3只股票,都亏损20%以上,眼看解套遥遥无期,咬牙割肉了,还不如当初买理财产品呢,哪怕利润少点,也好过炒股总赔钱。”周女士一脸倦色地表示,变幻莫测的股市给自己着实上了一课,此后决不会轻易把钱投进股市。
记者咨询了多家银行的理财顾问后了解到,从8月份起,前来咨询或购买理财产品的顾客中不乏股民的身影。“大部分都是被套牢的,也有刚解套的,纷纷表示上蹿下跳的股市伤不起,还是买风险较小的理财产品比较好。”一家银行理财师汪经理说。
不过记者也注意到,在央行连续降息降准后,资本市场的收益已经处于比较低的水平,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也处于下行通道。目前各银行封闭式理财产品鲜见年化收益率超过6%的产品,而开放式天天理财产品的年化收益率则多为3.5%左右,部分已经逼近3%关口。
底部在哪仍不明朗,谨慎“抄底”
事实上,9月份最大的不安定因素是美联储加息与否,有分析人士认为,美联储加息会使全球资本向美国回流,推动其它货币贬值及新兴市场资本外逃,这会加大新兴经济体的系统性风险。“可以说目前市场不稳定的因素主要是受美联储加息影响,有分析称9月份美联储加息已成定局,而也有人认为由于加息预期将推迟,但可以肯定的是,加息‘靴子’一日不落地,投资者就一日不得安心,而从目前市场来看,这种避险情绪已经导致了大盘震荡。”临沂本地一家证券公司投资顾问说。
另一位投资顾问认为,需要明确的一点是,目前市场底部在哪仍不明朗,因此对于投资者来说,任何一次“抄底”都将伴随着极大的风险。“从技术面分析,这次下跌与上一轮暴跌形态类似,如果盲目出手很可能又是抄在半山腰上,市场目前仍处于一个探底的过程,近期大盘震荡走势将延续,建议投资者耐心等待底部出现,轻仓参与超跌个股反弹。对于重仓投资者来说,每一次反弹都是减仓的机会,轻仓或者空仓者则建议原地休息待命。”这位投资顾问分析说。
记者 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