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气转暖,草莓开始大量上市,临沂市区大小水果摊随处可见色泽鲜艳的新鲜草莓待售,然而价格却远高于往年,让不少“吃货”望而却步。
为何今年的草莓格外“金贵”?草莓价高是否就意味着果农鼓起了腰包?
18日记者来到临沂草莓主产区之一的河东区八湖镇一探究竟。
栽种首年赶上高价 一个收获季让大棚回本
18日下午2点,记者驱车来到河东区八湖镇王疃村,该村也是我市有名的长红岭草莓采摘基地。眼下正是踏春出游的好时节,以草莓采摘为主的乡村游吸引了大批市民的到来,基地主路两旁的空地上停满了车辆。
“今天到现在卖了大概有200斤草莓了。”在一户大棚门前,56岁的果农史秀菊高兴地告诉记者,“今天这销量还不算多,周六、周日过来采摘的人会更多,一天卖个二三百斤不成问题。”
聊天中记者得知,这是史秀菊家第一年种草莓,大棚占地两亩,是去年8月份才开始建的,眼下是第一个收获季。而且,史秀菊家的大棚草莓是专供游客休闲采摘的,并不通过批发市场销售。
“我们家种的草莓品种要好一些,春节的时候就开始采摘了,那时候一斤要卖三四十元,出了正月后采摘一斤也要二十元。现在天暖和了,草莓熟的多了,来采摘的也多了,供求基本能平衡。”史秀菊告诉记者,当初建大棚费用加上育苗一共花了六七万元,从现在行情和销售情况看,今年就可以回本,“我家大棚没受雪灾影响,今年草莓价格还这么高,真是赶巧了。”
草莓采摘黄金期 受灾大棚却刚结幼果
与史秀菊家相比,当地草莓种植大户王长师家就没那么幸运了,年前的一场雪灾使得王长师家50亩专供休闲采摘的草莓大棚一夜被压塌,而当时正是大棚里草莓的开花期,开得旺盛的花芽全部毁损。王长师不得不一边重建大棚一边将第一茬花芽摘除,尽力挽回损失,“有些草莓直接就被冻死了,能挽救回来的,现在才刚刚进入幼果期,估计还要20多天才能成熟。”
“大棚当初建的时候成本在100万左右,被大雪压塌了后很多材料直接成了废铁,重建花费了40万元左右,加上第一茬草莓的损失,加起来损失近200万。”王长师无奈叹息,一场雪灾让自家的草莓大棚元气大伤,近日自己也一直在跑银行忙着寻找周转资金。
眼看现在进入草莓采摘旺季且持续高价位,王长师却只能望着自家大棚刚结出的幼果干着急。“现在这个高价的行情肯定是赶不上了,还好草莓采摘季一般可以持续到五一劳动节以后,算算我家大棚的草莓还能赶上最后一个月的采摘。现在只能寄希望到时候行情好些,尽可能地多挽回些损失了。”
批发走量缩水 高价难持久
随后记者来到八湖镇当地最大的草莓批发市场,一眼望去并没有往年草莓大量上市时的繁忙热闹景象,只看到零星有几个果农骑着三轮车前来送货。
记者采访该批发市场工作人员了解到,虽然河东区八湖镇今年规模种植有4000多亩温控大棚草莓,和往年比有增无减,然而,批发市场日走量却较往年同期减少了一半,“往年这时候市场一天的走量能达到10万斤左右,现在每天也就能有5万斤。”
“这边大部分大棚都是竹竿的,年前的雪灾压塌了很多大棚,再加上寒潮,使得今年草莓减产不少,而且果形也比往年差一些。”批发市场工作人员王节远介绍,除了草莓减产外,市场需求量缩水也是造成批发市场走量减少的一大因素。
“往年这时候草莓一斤收购也就两三块钱,今年一直稳定在4块钱以上,是近四年来最高的价,价高了市场需求也就相应少了。”王节远说,草莓收购价高,使得作为中间商的批发客户难以获得利润,导致前来收购的客户减少,“往年市场需求量大,来一辆车拉走上千斤货,除去运费,中间商还有的赚,今年收购价高市场需求量低,批发商不敢大量进货,来一趟拉个四五百斤利润还不够运费的。”
“不过市场需求少,草莓又开始大量上市,估计很快价格就得降下来了。”王节远说。
记者杨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