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9-7037770

通讯员qq群:205620460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临沂大学频道>志同道合

高考志愿填报,不必狂追“热门专业”

2015年05月29日 09:39:00 作者: 来源:人民网
法国心理学专家约翰·法伯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毛毛虫实验”:把许多毛毛虫放在一个花盆的边缘上,首尾相连,围成一圈,并在花盆不远处撒了一些毛毛虫爱吃的松针。

      法国心理学专家约翰·法伯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毛毛虫实验”:把许多毛毛虫放在一个花盆的边缘上,首尾相连,围成一圈,并在花盆不远处撒了一些毛毛虫爱吃的松针。毛毛虫天生有一种“跟随”性,一个跟着一个,绕着花盆的边缘一圈一圈地走,一小时过去了,一天过去了,又一天过去了,这些毛毛虫还是夜以继日地绕着花盆的边缘在转圈,一连走了七天七夜,它们最终因为饥饿和精疲力竭而相继死去。

      
      在网络上,我们看到许多志愿填报的指导文章,例如“最适合男生学习的专业”、“最适合女生学习的专业”等。其实,高考志愿追求的目标是性价比最大化。
      
      从1977年恢复高考到现在近40年的时间里,专业选择的热点从文史哲—理工科—通讯—计算机—金融,“热门专业”从未停下变化的脚步。从大学毕业到退休约有40多年的时间,期间哲学可以从热门专业变为冷门专业,法学也可以从热门专业变为红牌专业。抛开“热门专业”的变化不说,大量生源同时挤进一个专业,也必然会造成未来行业内的激烈竞争。
      
      在40多年职业生涯行业竞争的过程中,如何占据优势?如何占据长期优势?如何在退休的时候依然占据优势?有一个著名的木桶理论--一个木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一块板。在工业化时代,这个理论的确非常有效。但是在全球互联网时代,不论是在公司还是在社会,一个人没有必要精通一切,只需要有一块足够长的长板,以及一个有“完整的桶”的意识的管理者,就可以通过合作的方式补齐短板。要想成功,就要努力成为某个行业中最长的长板。
      
      唯有喜欢和坚持才能帮助考生最终成为长板,与其在志愿选择上盲目跟风,根据专业热度和社会需要塑造自己,还不如努力做最好的自己。(贾小峰)(LN)
       
       
    (初审编辑:孙贵坤   责任编辑:张婷婷)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